分享

魏延平生3大致命错误:错出一妙计,错惹一小人,错说一句话!

 江山携手 2019-07-14

(说历史的女人——第262期)

三国名将多争议,蜀汉武将最受争议,尤其是五虎上将,因为虚构导致虚头太大,掩饰了真实的情况,导致后世已经真假难辨。不过在蜀汉武将中,魏延虽然他没有位列五虎上将,但受争议的程度却一点不比五虎上将低,究其原因,大概跟他(魏延)平生的三大致命错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错出一妙计,错惹一小人,错说一句话!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仅次于五虎上将的蜀汉名将魏延这三大致命错误是什么。

魏延第一致命错误:错出一妙计。这妙计就是流传千年的子午谷奇谋。那么这子午谷奇谋历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甚至持支持意见的人似乎要大于持反对意见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持反对意见的认为魏延子午谷奇谋就是一险计,胜算太低,风险太大。持支持意见的则认为魏延子午谷奇谋符合兵家所谓的“出奇制胜”等理论。

那么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三点问题:第一点是魏延提出这个子午谷妙计的背景,第二点是这个妙计的可行性有多大,第三点是如果失败有没有避免全军覆没的办法。

先说第一点,那就是魏延提出此妙计的背景,此计提出的时间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因为蜀国偏狭、只能以攻为守,所以搞北伐,但是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后期北伐的失败挫折,所以他在心理上是准备充足,自信满满,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让诸葛亮去同意一个充满了危险而且胜率极低的妙计,以诸葛亮“稳中求胜”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此外,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部署很充分,但是依然暴露了一个蜀汉的短板,那就是人才的缺乏,我们看一下诸葛亮的安排就隐隐知道,那就是以赵云邓芝领疑兵在箕谷引诱曹魏的主力,而诸葛亮则率主力开往街亭。那么诸葛亮这边也同样需要统军的将领,不管诸葛亮安排马谡的对与错,单看诸葛亮安排马谡作为前锋统帅,配的将领是王平等人。而魏延其实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蜀汉的五虎大将去世后,最老牌最有能力的将领就属魏延了,而魏延则是诸葛亮北伐主力大军的核心将领。因此,如果诸葛亮同意魏延之计,那么魏延领一支5000人的士兵走子午谷去了,诸葛亮的主力大军的核心将帅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军中无将。

第二点,我们看一下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有多大,在这里要搞清子午谷的情况,子午谷全长300多公里,而且地理险要,难以行走,此外在子午谷的一些地段,天气的情况还十分难以预料,甚至说出现意外的话是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季节是春天,春天在外面大概已经是多雨的季节,但在子午谷的深山幽谷之中,可能还是去冬的积雪未化,冰层未解。在这样一种地理形势之下,别说携带干粮行军,就是徒手而行,也是困难重重。兵家虽然讲出奇制胜,但更讲“天时地利人和”,如此之地理,则是地理之缺位。魏延领兵恐怕未出子午谷,已经伤亡二三,如此再到潼关进行攻城,恐怕胜算渺茫,毕竟潼关是一座险关,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优势。当年马超就曾经屯兵于此,让曹操统帅大军也莫可奈何。

第三点,倘若子午谷之计失败,那么魏延带着的这支部队是否有办法避免全军覆没?另外,要知道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但是魏延一支奇袭部队的事,而是改变了整个北伐的行军方略,诸葛亮所带的主力也不再是出祁山,而是赶往潼关和魏延会合。可是魏延这边失败的话,那么诸葛亮带领大军来跟谁会合?既然知道潼关是一座险关,那么带带军来此也未必能攻下,而且曹魏方面离潼关更近,不管是运兵线还是运粮线,其优势都是蜀国无法比的。因此,诸葛亮认为这个子午谷奇谋风险太大,原因应该是在这里。

综合这三点来看,魏延所出子午谷奇谋,看似是一条妙计,但实际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故而诸葛亮说妙计是妙计,但风险太大,没有采用。

魏延第二致命错误:错惹一小人。此小人乃杨仪也。杨仪这个人,我们得破开说,为何?因为杨仪这个人属于能力和人品比较分裂的那种。杨仪是襄阳人,刘备占领荆州后,他先是辞职跑到关羽那里,关羽觉得杨仪这个人有两下子,就推荐他去成都找刘备,刘备面试杨仪,杨仪侃侃而谈,刘备一拍大腿,说:“好,是个人才,用了。”一下就被拜为尚书,后来又去做弘农郡的太守。到诸葛亮时期,杨仪就做了诸葛亮的丞相府参军和长史。杨仪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订规划、筹措粮草等,基本属于内勤工作,但权力很大,经常代行丞相事宜。杨仪把这些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诸葛亮对他也很欣赏。

然杨仪这个人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在个人品行上,却不怎么样。之前在成都的时候,刘备让他做尚书,他竟然跟尚书令刘巴闹矛盾。到了军中的时候,又和核心将帅魏延闹矛盾。从这些细节来看,杨仪这个人是个不善于团结同志的人,而且得势时趾高气扬,失势时立即就恶狗乱吠。比如诸葛亮在去世的时候,确实是让杨仪安排具体的退军事宜,但是他在安排这些工作的时候,肯定对魏延耍拽了,不然魏延不会不顾大局要杀了他。可是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魏延之错,就在于知道魏延是个小人,还去得罪他,岂有不被其坑害之理?

魏延第三致命错误:错说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名震三国的“谁敢杀我”。当时魏延的情况确实不怎么样,他和杨仪的矛盾激化,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魏延为了阻止杨仪退军,率先领兵烧毁栈道。杨仪令马岱姜维等人追杀魏延,但是以魏延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以及武将之间本来就更亲近,容易保护和宽容,当时魏延如果不说这句狂话“谁敢杀我”,然后和诸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清楚,想必众将是不愿意为难魏延的,最多是把魏延押回成都,交给刘禅处理。而杨仪小人到了成都就会露出真面目,刘禅大概也不会处死魏延。可是魏延本有活路,偏就嘴欠,说了那一句狂话“谁敢杀我”,激起了马岱等人的反感和杀心,也正好掉进了杨仪的坑里,被马岱背后一刀杀死,堪称蜀汉最可惜的将星。

结语:我们看魏延,在能力上绝对是一员上等将才,但是却毁于性格,跟关羽张飞一样,都是自己的狂劲害了自己,平生三大致命错误,错出一妙计反引和诸葛亮在军事方略上的意见不合,错惹一小人却为自己埋下祸根,错说一句话则直接导致脑袋落地。其实通过魏延平生三大致命错误,我们也可以吸取不少经验,比如在职场,时机不对的时候就算自己有才华也要学会憋着。再比如到了生死关头,该装孙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低头,免得被人背后一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