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展中国》王伟水墨画作品展

 艺术名家数据库 2019-07-16

王伟简介

王伟,男,生于江苏射阳。

现工作于江苏省扬州市蒋王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江苏省高中美术高级教师

江苏省扬州邗江高级中学美术类骨干教师;

扬州市全国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评委

1、从事二十多年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学,辅导上百名学生考入全国重点艺术院校

2、数十篇教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重点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并结题

3、《子夜》入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获江苏省省教育厅 “时代风华”高校美术展优秀奖(唯一奖项);

4、《听风》入展澳门“墨魂彩韵”系列刘赦师生全国巡展;

5、《西湖秋霁》入展扬州美术馆并获首届扬州美术双年展二等奖;

6、《初冬》入展哈尔滨红场美术馆黑龙江省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

7、《凤栖畬乡》入展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美术展;

8、《晨曦》等多幅作品入展江苏省美协主办的“墨魂彩韵”系列刘赦师生全国巡展。

王伟中国水墨画融通智性

文/二月梅

跟王伟老师谈画事,他喜欢谈他的盐阜老乡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艺术呈现》一文的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下中国提出来对全世界非常有建设性的一个主张,这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美美与共'就是我们人类在文化文明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认同方式,就像我们展览中毕加索的《带鸟的步兵》这件作品,毕加索是和平主义者,他在剑上画了一只停止飞翔的和平鸽,《带鸟的步兵》是战争与人类和平永远追求的主题。毕加索用中国水墨的方式做了探索,他是一个西方艺术家,体现了在实验过程中他用中国水墨对异域文明的追求。在这个展览里头有60多个国家200多位作家的作品呈现出来,可以看到不同文明、时代、文化精神呈现出来。在一个展厅里有这么多国家的艺术家,人类文明的精神在一个环境里、在一个厅堂里融汇,所以'美美与共'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文化艺术的呈现。”吴为山先生特意强调了西方艺术大师乐意吸纳中国画艺术的精华为己所用。反而观之,中国画界至今还存在对西方的排斥。中国人讲所谓的悟性,都是在渐悟过程中逐渐地顿悟,顿悟都有每个时期的点,所以顿悟实际上是艺术家对自己未来的一个定位,也为发展做了一个总结和铺垫。排斥西方艺术融合的中国人是对艺术认知结构的不完整,脱离了当下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时代的发展反对死抱传统不放,因为这是没有创造力没有未来的。对中国画艺术的未来态度要理解融合的“融”字,这个字是中国文化多元境界的生动体现,“融”有融合、融汇之意,也有包容、融会贯通的意思,一个画家要有追求大艺术的融合心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反过来,世界的亦可成为民族的。

中国当代水墨画应该是对传统与非传统,民族与世界,画家自我与非我的选择与接纳,在发现与选择中完成典型的实验实践作品。

在民族性方面,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理解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笔墨”古有“骨法用笔”之法,现有“以书入画”之说,研究其本,则乃强调画家对“笔”和“墨”在诸多方面运筹与控制。中国自古画家通过练习书法而掌握对手中毛笔的控制力,于是形成书法艺术是中国画见“笔”的普遍共识。可以肯定,书法作为中国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民族性最强的中国艺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在工具材料上几乎完全一致,加之精神文化的一致,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艺术具有先天的包容性,使得传统中国画“以书入画”奉为正宗,这也是中国画发展至今具备“民族性”的重要原因。然艺术的发展必然由江流汇入沧海,近代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被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碾压的体无完肤,唯有艺术,中国书画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被西方世界所认知,同时中国画家从西方艺术作品中发现了另外的世界!中国画在漫长的探索发展长河中不闭眼盲从,而是不断地向域外文化学习与消化,近代以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的表现变得丰富多样起来!突破了唯书法入画的教条,将对中国毛笔工具的艺术控制力呈现多维表现形式。比如历古以来骨法用笔以书入画方可谓之“见笔”,当下他的导师刘赦先生不仅聚锋作书法点划入画,而且将手中毛笔摊平,其形如西方油画笔刷,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崭新的表现符号!通过平锋笔用变化的墨色来表现江南山水的意蕴,万象错布其中。他有幸投刘赦导师门下,蒙先生悉心指点,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将独特的水墨语言技法悉心教授,导师探索精神和对自然艺术的敏锐感受力影响着当代水墨画坛。当代水墨画理论家将刘赦导师新颖的笔墨语言称为刘家样”,全国高校及欧美西方国家艺术学术届教育界竞相邀请其讲学授业。

中国当代水墨画当具有时代特征,她具备世界性必然是对世界艺术包容的,她具备民族性必然在中外艺术丛林中是别致的。对现代水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走出了完全以水墨表现西方图式阶段,在探索中,逐渐走上了理性反思之路,圆归至艺术之本。当代主流意识开始从传统绘画中寻求灵感与启示,自觉回归古典笔墨与艺术精神,但此回归非重拾古典固化的形式语言而是将传统艺术意境与精微的笔墨语言与现代社会审美要求和特性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一改早期写实技巧上的西方至上主义,也突破唯古典表现语言程式化,而是在艺术语言与表现方式在精神上实现中西方艺术更高层次的统一。

艺术不会摆脱各种风格之分别的争执与批评,这就是当代水墨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艺术批评犀利的字里行间往往可以发现埋在沙里的宝石。艺术创新一般会给艺术家带来更多批评,不管是迷恋传统还是推崇创新,艺术家可贵的是具有坚定的自我,不被各种批评负面所左右,而是在其中努力发现批评的价值。正是这类正真高尚的艺术家不断推动着艺术进步发展的车轮。

体悟当代水墨画气韵不凡,陈置布势完整,色彩变化统一,意境悠远立意高古,就水墨趣味而言,若立意不高,眼界未及,尤其对水墨语言的精微变化控制力不够,则难为“技道合一”。技道合一的创作精神体现在技的认识上注重精、气、神,一以贯之,重融精合气,神与气俱成之,技唯精湛而不可轻率。夫累积笔墨法式与表现山水及人文精神境界相结合,以求“技道合一”。表现中国山水画气韵生动的独特审美魅力,在水墨实验中用心体悟自然与自我心性归一的感动,冥想宇宙生生不息的节奏。存在于天地万物间传达出丰富情感与生命律动的气韵,显于笔墨,灵动于绢宣之上,达到“技道合一”。他写生时顿悟的审美潜意识里往往可以呈现出一种有别于现实而陌生的新形象,对这中陌生境象充斥各种期待,这种寄托性情的期待,往往因为神秘而激发潜意识底层的创作欲。观其作画,必凝神静气,自我的精神之道与绘画表现“一以贯之”至绘事始终,若精神不与绘画活动保持一致,画出来的作品就不能很好体现作画意旨,这也是他作画恭谨勤恳的态度对待全幅作品的原因。

为对水墨艺术不断地研究探索,终不悔躬耕于邗上“籁寂斋”,相信王伟老师在他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