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朱熹陷害入狱的青楼才女,最终惊动皇上,从良后嫁入皇家

 老黄说史 2019-07-17

朱熹的神操作:为了扳倒政敌,竟找人刑逼已经从良的青楼女。被朱熹陷害入狱的青楼才女,最终目惊动皇上,后嫁入皇家。

在中国文化史上,朱熹可谓是大名鼎鼎的牛人大咖,他十九岁就考中进士,历任知府、巡抚、章阁侍制兼侍讲等职,还是宋宁帝的文化课导师。朱熹的一生著述颇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不仅能文,朱熹还能诗,如其《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世人传诵。

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朱熹的表现也是有瑕疵的,比如他为了扳倒与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政敌,竟然指使人刑讯逼供已经赎身从良的著名才女严蕊,就多遭时人诟病。

说起南宋词坛的女词人,除了李清照外,就数这位名严蕊的营伎出身的女词人的知名度高了,因为,她与朱熹及曾任台州知府唐仲友之间的一段恩怨,最终赢得了后世文人的无数关注。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出身低微,生卒年不详,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伎,改艺名为严蕊。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因而收获无数粉丝的追捧。严蕊的粉丝中,就有时任台州知府的唐仲友。

唐仲友系初唐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甲戌进士。唐仲友也是个热衷做学问的人,属于永康学派的中坚人物,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悦斋文集》等著作八百余卷。

任台州知府期间,唐仲友听闻了严蕊的才名,就常与其宴饮联诗。严蕊在一次侍宴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唐仲友一下子来了兴致,就命严蕊以前的红白桃花为题,即席赋诗。严蕊不愧为才思敏捷之人,不片刻,严蕊就铺纸挥毫,一首《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就跃然纸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全词借由眼前的一片红白桃花,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这种跳跃式的描写,表现出作者要摆脱当前人生困境的强烈愿望。

唐仲友也是怜香惜玉之人,得知严蕊的心声后,并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从良后的严蕊,回到老家黄岩陪伴母亲。

令严蕊难以料到的是,从良后的她,竟然还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原来,是年八月,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朱熹被任命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专事浙东救灾事宜,当他巡行台州时,因怀疑台州知府唐仲友不法,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当朝宰相、唐仲友的姻亲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祸害灾民。

在朱熹的弹劾信中,就有斥责唐仲友与营伎严蕊之间犯有有伤风化之罪。朱熹在弹劾唐仲友期间,还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出与唐仲友之间的丑事。但是,令主审官员不可想像的是,严蕊却是个铁骨铮铮的女汉子,她在严刑苦逼下,并没屈服,而是极力为自己和唐仲友辩解:

“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朱熹羁押一个无辜的青楼从良女的事情,闹得天下皆知,有人认为朱熹这是借机打压报复反对程朱理学的永康学派。就连宋孝宗也有所耳闻,并认为唐朱之间的矛盾,是“秀才争闲气”。此时,宰相王淮也趁机出手,朱熹在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就被免职离任回家了。接替朱熹来处理此案的,是岳飞的后人岳霖。迫于压力,唐仲友也被同时免职。

岳霖上任后,就将严蕊无罪释放。岳霖问严蕊此后有何打算时,严蕊又写了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心明心志: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在词中讲述自己堕落风尘,非为自愿,希望地方官能为己作主,重获自由生活。“山花插满头”,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此词反映了一被压迫被侮辱的弱女子渴望自由生活的心情,因而流传甚广。

岳霖满足了严蕊的要求,判令其从良。从良后的严蕊,后来被赵宋宗室纳为妾,从此过上了“一入侯门深似海”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