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廊推荐】画家尹廷涛:画画缘起

 夕妙斋 2019-07-20

尹廷涛,艺名:尹大山。毕业于山东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临沂市罗庄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罗庄区政协委员。


主要展览:

2014年作品参加山东省第十八届美术作品新人新作展(山东省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大壑静观》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草原牧歌》获“吉祥草原.丹青鹿洲”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作品《山村雪霁图》入选‘壮美内蒙古、靓丽风景线’第十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作品《花间物语》入选‘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全国中国水墨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作品《花言草语》荣获临沂市委、市政府“沂蒙文艺奖”美术类一等奖(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主办)。

2017年作品《山村雪霁》参加中共罗庄区委、区政府第三届“罗庄文艺奖”书画类一等奖(中共罗庄区委、区政府主办)。

2018年作品《溪山清幽》参加“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荣获入会资格将(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己      亥

六      月

十      八

July


画画缘起

文/尹廷涛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 180X97cm

初秋的早晨,我坐在画案前,思考着这些年来艺术的创作。阳光透过白色的窗帘照射在画桌的一角,这里搁放着一大摞毛笔。它们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软或硬,或旧或新,笔毫秃了的,笔根摇动的,用丝线扎了又扎的,用强力胶胶了又胶的……这些满身瘢痕的无言者,跟随了我二十多年。我“率领”着他们,驰骋在一方方宣纸的疆场上,试图开辟一条实现我艺术理想的通途。


高原雪霁图 | 97X180cm

我的记忆比较迟钝,我对自己最初的印象好像是10岁左右吧,从那时开始,我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画画,时常拿着石块,跑到墙边,去画墙,哪里有墙,就在哪里画。

1974年我出生于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家中姊妹四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农村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更不用说像今天的那些孩儿的玩具。我就常常趴在地上,乱涂乱画。现在想起来,这还真是一种纯天然的艺术启蒙。我喜欢画画,所以经常写写画画,萌动中常常信手抹来,胡乱涂鸦,有时居然让自己也感觉得像模像样。

家山初雪 | 180X97cm

我们村里有位老人,他比我父亲大很多,经常来我们家玩,按庄邻辈分,我叫他大哥,他经常来我家看我画画,有一次对我父亲说:“好好培养老二,他将来是画家的料。”父亲叹气说:“神仙还要神仙做,哪有凡人做神仙,吟诗作画是富人的消遣。家里饭都吃不饱,庄稼人还是种好田地才是正经。”

我对父亲的叹息记忆深刻,但却将大哥的话更深地种在了心田。大哥的话是一种夸奖,更是一种暗示,对我走上绘画道路,起了最初的也是最本源的推动作用,它仿佛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在艰难的艺术道路上苦苦探求,激励着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家山雪后 | 180X97cm

记得有一天,我们村里来了一个捏面人的,用五颜六色的面很随意的捏出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什么的,我觉得这个捏面人的师傅太伟大了,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整个下午我一直在看,回家向母亲要钱想买几个,家里穷啊,母亲没舍得给买。我只好在父母外出干活的时候凭着记忆把家里平时不舍得吃的面粉和成一个面团自己来捏,结果捏的非常像,因为父母平时不舍得吃的仅有的一点面粉被我捏成了面人,害怕挨打的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没想到父母看了我捏的面人不但没有批评我,还一直夸奖我捏的很像,现在想起都还觉得挺有趣。小时候家里穷,很久都吃不上鱼,而在我家房子后面的河里确有很多鱼,很清很纯净的水,一眼就能看见水里的鱼在游动,印象中就在地上画鱼,慢慢地就忘记了“馋”,或者这叫做“画鱼解馋”吧?但是现在是已经难于看到如此清澈的水了。

蒙山雪后 | 180X97cm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绘画爱好被我校的美术老师刘家声先生发现了,刘家声先生是我们乡镇的书画名人,他建议我到临沂市里的正规的美术班学习,接受正规的美术培训,这个建议一直装在我的心里。在我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考上一所美术院校,后来听老师说临沂四中招收美术高考生,我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临沂四中,找到了负责美术教学的孟祥君老师,孟老师是山东艺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看了我带去的几幅素描,就答应了收我在四中学习,跟他学习,接收到了一些关于画画的基本知识,比如素描静物、水粉景物、速写、人物写生等。高中毕业我顺利的考入了现在的临沂大学。

瑞雪 | 136X68cm

在上大学的两年时间里,我除了上课,其它时间就往图书馆里跑,然后就钻进画室临摹、学习。两年的时间一如既往,也正是这两年让我了解和领悟了朱耷、徐渭、石涛、齐白石、任伯年、黄宾虹、李苦禅等大师的绘画艺术,并如饥似渴的吸取他们的艺术营养,为自己的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村初雪之一 | 97X180cm

1997年我大学毕业,刚毕业的我,却没能从事到绘画的事业,因为那个时候绘画只是极少数的事情,所以,为了生活,我不得不从事很多与绘画无关的工作。我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刚进企业时,总以为会分到办公室工作,可有些事情往往是人非所愿,一进厂就被分到车间,做起了三班倒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年,虽然三班倒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我没有怨天尤人,我把它当作了对人生的磨练,恰恰就是这几年,时间更充足了,八小时以外,因为有了工资,我买来宣纸便玩命的学习、临摹、创作,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便尝试着把作品寄给报社、杂志,没想到真的发表了,好高兴啊,那种滋味真的好美。后来因工作成绩突出,领导把我调到办公室从事宣传、设计工作,虽然在办公室工作不那么辛苦了,可面临结婚房贷,工资实在是难以维持家境。


山村初雪之二 | 180X97cm

后来,迫于生活、经济上的压力,我通过考试到了营销部门从事销售工作,天天背着个包大江南北去搞销售,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自己画画的梦想。我去过河南、安徽、江苏、江西、上海、广州、海南等地,专门搞销售工作,因我销售业绩突出,一年后我被提拔为分公司经理,同时也因此领略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个地方独具特色的建筑和民俗风情,增加了我的阅历,可以说销售工作对我以后的绘画有很大的影响。

山村雪后 | 97X180cm

说实话,销售工作并不是我的挚爱。可能是兴趣的原因,自己觉得搞销售工作实现不了我的理想,体现不了我的价值。我觉得只有画画可以,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工作状态,起码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表现,去努力,不用附和他人;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一定能够寻找到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四年后,我的思想斗争了三天三夜,我写了辞职报告,我要画画,我要继续追求我的艺术。

暖冬 | 240X180cm

搞艺术确实是相当艰难的事情。我放弃了国有企业工作,选择了画画,我的家人还是比较支持我的,但有时还是不能理解。别人不理解很正常,但是我不能埋怨他们,因为他们即使埋怨我,那也是代表爱我,只是希望我过得更好。

禅茶一味 | 68X45cm

当时有几个要好同学、朋友说我并不“傻”,却做出那么“蠢”的选择和举动呢?苦苦在追求绘画干嘛呢?在他们眼里干点什么,以我的能力干什么都比画画赚钱多!我不是那么认为的。画画是我的理想,画画是我的生活的重要部分。我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我想一个人的一生总应该有点追求,当你选择了某种追求的时候,就必须坚持,哪怕用一生,或许一生也实现不了,但,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去付出去坚持。


成器图 | 68X45cm

人生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却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的一生就必须为自己定一个理想,一个理念。

“艺术贵在创新与富有个性,创作有自己的作品风貌,探索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精神层次的文化意义”,我想这应该是每个艺术家都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作为艺术家就是要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并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感受。


丰收图 | 68X45cm

我个人对历史也是比较喜欢的,有时候我在想,临沂为何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呢?我觉得那是因为它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有历史沉淀感。对于画家,临沂的沂蒙山本身就是一个纯天然的作画基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而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必须去实地考察,去周游世界认识世界。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出真知”,一个优秀的画家是不能闭门造车的,即使你获取了再多的理论,也需要去获取更多的社会真实和自然的感悟,去触摸灵魂深处,否则你的作品就只会是空中楼阁,缺乏生命力。

花间物语 | 240X140cm

我经常想:“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是很难获取更高的高度的。”要多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素材,吸取营养,结合理论与实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画作更加地充实和饱满。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我走过了沂蒙山区许许多多的乡镇、村落。每次深入生活我都认真的观察,对自己要描绘的物象有了深刻的感受才动笔。

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引发了我的许多触动。我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尽量以现实生活素材为依据,经常取舍,剪裁,审视与心灵化的选择加工,最终成为艺术形象入画,成为承载画家情感的符号,成为一种心境的折射。创作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中逐步成熟的。


五世清白 | 68X45cm

我深知“通则变,明则化”,画家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的是博学、苦磨和坚守,拼的时文化,靠的是沉积,比的是年龄,一个画家没有几十年、数十年的学习、训练与养成是出不来的。我始终坚守、坚守把握正确的艺术方向,取法乎上,不随波逐流,让自己的画风始终根植于历史发展的文脉上,在传统的继承中求发展,抛弃表面形式游戏,远离单纯线条与色块的拼接,坚持“意在笔先”,力求“技道合一”,通过技法、理论、认识与情感的化合,将内心的思想感受展现出来。作品是一位画家与大家交流的无声语言,一个人的经历、学养、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格局在作品中都有发现,作为一名画家、我深知个人发展的内源活力在其物化形态,即笔墨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唯有“澄心定志,博学专研”方能在传统文脉与现实生活源泉的汇流中不断滋养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格,坚实的走好每一步,在中国画这一古老传统的文化领域中创作出更多让大家喜爱的、令自身满意的作品来。

我的艺术梦永远不会碎,梦仍然在继续着,坚守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