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万佛堂石窟

 缘聚缘来图书馆 2019-07-21
  不止一次听人提起过,锦州义县县城大凌河北岸,有一处石窟建筑群----万佛堂石窟。鲜花盛开的五月时节,有幸随爱人来到这里,感受万佛堂石窟的千古风韵。
  踏进山门,耳边传来阵阵佛教音乐,放眼望去,石窟凿于悬崖峭壁之上,石窟脚下的九曲凌河碧波荡漾,隔河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远处炊烟袅袅,近处绿树成荫,亭阁林立,宛若走入了唐人的诗篇、宋人的画卷、远古时代的梦境。
  听介绍,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是当时营州刺史元景为皇帝赐福开凿的,与山西云岗石窟同时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它是中国东北最早最大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石窟十六个,西区九窟,东区七窟,佛像四百余尊,具有珍贵的历史、宗教和艺术价值,一九九八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循着先人的足迹,我和爱人漫步于凌河与福山之间,瞻仰一座座佛像。行至不远处,见一用玻璃罩着的石碑,就问身边一个慈眉善目的师父,他表情凝重地说:“这可是国宝,叫‘元景造像碑’,它记述了造窟的整个经过。康有为称其为‘元魏诸碑之极品’, 中国大百科全书也称其书法精美,‘堪称魏碑之上乘’,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史,研究边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由于年久,碑的下半部分已经风化,为了保护碑刻,加上了玻璃框 。”我们站在碑刻前凝眸,这是佛国瑰宝,这是书坛佳话,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顺着师父的指点,我们又经过一个窟顶刻有“洞天福地”大字的小洞,洞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色彩斑斓众多人物壁雕一一呈现在眼前,都是典型的北魏真迹。壁上雕刻的人物都是当年出资兴建石窟的供养人。艳丽的色彩是清朝时期彩绘的,这雕刻与色彩穿越时空,逼真艳美,感叹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智慧聪明。
  穿过小洞,我们来到了洞门刻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的第一窟,窟内烛光照明,显得有些幽暗,窟中央有一大约高5米的方形石柱,上连窟顶,盘柱玉龙雕刻精美,奋目振须。窟顶上还残存着飞天。窟壁上浮雕的千佛式坐佛造型飘逸,线条优美。    听师父讲,最珍贵遗存是第六窟的主像交脚弥勒像。来到第六窟,只见佛像依山而雕,它坐在崖壁上,身披袈裟,清风瘦骨,螺纹发鬓,细眉长眼,高鼻薄唇,面带微笑,双腿自然下垂交叉,故称交脚弥勒佛。师父说:“佛像是仿照北魏孝文帝模样雕刻的,北魏时期人们以瘦为美。”仰望千古弥勒佛,与佛的目光相接,那一刻心灵在一种强烈的悸动中,聆听它近在咫尺的心语。
     流连在石窟艺术中,有一尊造型罕见的石佛像,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乐呵呵的,那旷世经典的笑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凝神伫立良久,双手合十默默而又虔诚地在心里为我的亲人们祈祷:永远幸福、安康、快乐!
  拾阶而上,忽见山崖上一棵树挂满红色“福牌”,在山风吹拂下相互撞击,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工作人员讲,此树叫“菩提树”,已有千年历史。“菩提”在梵语中为“大彻大悟”之意。菩提树又叫毕钵罗树,佛经记载,佛祖释迦摩尼曾在位于菩提迦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潜心打坐,修得正果,即改名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我和爱人也买了一块红色的福牌,写上我们的名字挂在树上,祈愿和爱人一生相随,白首到老。
  树后不远处有一口井,一妇女称饮此井水强身健体,可祛百病。相传唐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路过万佛堂石窟,正当人困马乏、口渴难耐之际,在山上发现了这口井,五百名士卒争先恐后喝过井水后,发现井水依然溢得满满的,又饮过所有的马匹后,井水仍然满满的,李世民见状,逐赐名此井为“唐王圣水井”。
  喜欢这一刻的天空,清幽辽远,古人伟大的雕刻,俨然一幅浩瀚的历史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游万佛堂石窟,感受宗教、文化、艺术的光彩和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温馨永久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