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后七颠百病消(少林武八8)

 静观vqeg2il1nk 2019-07-23

锻刀练剑

八锻筋,又被称为八段锦,是古人总结的“锻筋练膜”之法,通过“提、举、推、拉、楸、按、抓、拧”八种方法,如制造刀剑的“锻、打、烧、淬”一样,把我们的筋脉骨肉调整改变到一个相对“刚柔并济”的状态。八段锦的实质,就是易筋,所以在少林派又被称为“易筋经之八段锦”。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把“锻筋练膜”的八法与中医理论结合,融入到了八个动作当中,形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成型功法八段锦,成型功法八段锦在易筋的同时,可以调理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并对经脉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少林武八

    八段锦的版本众多,每一种版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是就“锻筋练膜”方面来说,唯独少林派的八段锦,保留了“提、举、推、拉、楸、按、抓、拧”的八种易筋方法。尤其是少林最后一代集大成武僧总教头“释德根”一脉所传下来的少林武八段锦,也就是禅一老师所推广的“少林武八段锦”,原汁原味的保留了“锻筋练膜”的传统易筋之法。少林武八段锦,在保留“锻筋练膜”之法的同时,还保留了少林派的众多练习秘技在其中,所以少林武八段锦动作虽然比其他派别要难、要复杂,但是反而比其他版本的易筋经容易学习,这凸显了练习秘技的重要性。在少林武八段的教学和学习中,在禅一老师的指导之下,我逐渐总结少林武八段锦的练习要点,并进行提炼,形成了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少林武八段锦,八个动作,各有自己的锻炼要点和动作标准,他们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今天我们来学习少林武八段锦的第八个动作,也是最后一个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了解其标准化的练习方法。

背后七颠百病消

预备站姿: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站正站直,竖直放松颈部,眼睛平视正前方,含胸拔背,微微收腹。

八字桩架:重心后移,两脚尖外摆成60度,站出外八字的桩架,身体其他部位的要求同预备站姿。

捧气调息:在外八字桩架基础上,双手捧气于小腹前,调整呼吸,同时调整身体处于最佳的放松和预动状态,也就是稳固下盘或者下丹田。

吸气提手:吸气,双手变拳,缓慢上提至腹部肚脐两侧。双手在此稍停留,微微闭气,呼气,调整呼吸。

旋拳固腰:吸气,双拳沿脐水平线从两侧回旋至腰部脊柱两侧,抵住肾腧穴,身体竖直放松,眼睛平视前方。

定势调息(慢颠起身、慢颠闭气、慢颠顿脚,快颠颤脚):本式动作分为四动,第一动身体竖直上起,脚后跟缓慢离开地面,提至最高处;第二动闭气,维持上提状态10秒,一定放松面部表情;第三步身体微微下落,然后用鼻子喷气,发哼音,身体快速下落,顿脚;第四动身体微起,脚后跟微微离开地面,快速颠脚,越10秒后动作停止,脚后跟落地。

吸气合手(拳回调息):吸气,双拳回到腹前,微微闭气调息。

吐气下落:用嘴缓慢的吐气,控制气流速度,同时双拳变掌,随吐气缓慢下落于身体两侧。

      收势调息:重心后移,两脚回正并拢,恢复预备站姿,双手掌心向内,男左女右,叠加放于腹部丹田处。


预备站姿、(外)八字桩架、捧气调息、吸气提手、旋拳固腰、定势调息(慢颠起身、慢颠闭气、慢颠顿脚,快颠颤脚)、吸气合手(拳回调息)、吐气下落、收势调息。默念口诀,通过这九个标准化动作要领,可以轻松自然的练习好第八式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同时锻炼奇经八脉体系。对于少林武八段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继续学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