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mì)不齐,字子贱,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岁,历史上记载他仁爱,而且有才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贱为单父宰,反命於孔子,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宓子贱在单父当官的时候,回来给孔子汇报,说这个地方有五个人比我贤德,他们教给我怎么治理地方,孔子听到后,感叹说,可惜宓子贱治理的地方太小了,给他再大的地方他也能治理的了。 这里孔子在评价他说,宓子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呀,接着他说“鲁无君子者”,这应该是当时社会人的评价,就跟我们现在说的“这个世道没什么好人了”一样,“斯焉取斯”,一般上都会解释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那么宓子贱又是跟谁学的呢?”这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估计孔子不能干这事,所以这段话需要结合宓子贱治理单父的事情来解释,根据历史记载,宓子贱“鸣琴而治”,在家里弹着琴,就把单父治理地井井有条,所以孔子说:如果没有君子,宓子贱怎么能把单父治理地这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