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段话要明白什么是“文章”,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作文,朱熹解释说“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就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等全面的知识和学问,子贡说这些我们都能有机会学习到,但是关于“性”和“天道”的问题,却从没有听孔子谈论过。 这段话中的“性”,不是男女之间的性,而是天性——人性本源的问题,就跟后世儒家提出的“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些问题孔子从来不谈,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太深了,并不是一般的弟子所能思考的了的问题,况且无论什么人,最关键的是看成长过程中怎么教育的,老虎狮子都会懂得感恩,何况是人呢?另外就是“天道”的问题,朱熹说是道体,南怀瑾说是地球宇宙的起源问题,这都是一些大课题,估计除了颜回,其他弟子都达不到谈论思考这些问题的高度。就跟《易经》一样,也不是一般弟子能够得闻的。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段话比较简单,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子路的道德修养的高度。他一旦听到一个道理之后,如果还不能达到融入行为之中的话,就害怕老师再讲其他的道理。这就是“践行”的问题,按照明朝王阳明的话,就是“知行合一”,不欺人,更不自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