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牙能固精,闭目能养血,握拳能调肝:三个小动作顶大用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26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养生学》、《中医基础理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话说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劳碌半生,等积劳成疾的时候,才悔悟自己没能好好照顾身体。如此这般,实在是令人痛心。

故而,我们应养生。养生,不仅为自己,也为我们的亲人。

如何养生?这篇文说,我们不谈大道理,只说三个最简单的动作。这三个动做,常常为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大问题。

1,咬紧牙关。它可以帮助我们固摄肾精。

看官,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咬紧牙关啊?在愤怒的时候,在努力的时候,在浑身使劲儿的时候,在忍受疼痛的时候,在心中愤怒的时候。这些时候,我们都会咬紧牙关。为什么?因为这些时候,我们的身体要“作强”啊,要去承担,要去努力,要去做进取的准备。在我们的五脏里面,肾为作强之官。故而,咬牙,就是在正面刺激我们的肾,使得肾气能够支撑我们身体抗压、努力。具体说来,通过咬牙,可以固肾精、固肾气。肾精肾气得以密固,则肾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功能,支撑我们的身体。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很多人在小便的时候,往往到了末了时分会浑身一哆嗦。这一哆嗦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解释,是肾气下溜所致。就是说,肾气随着尿液下趋外泄,身体难以自持,故而一哆嗦。怎么解决呢?中医主张,排尿的时候咬紧牙关,如此固摄肾气,使之不至于外泄。您下回可以尝试一下,效果是不错的。

所以,在日常养生中,我们不妨经常适当用力咬咬牙,每次坚持20到30秒。长期坚持,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2,闭上眼睛。它可以帮助我们养血。

闭眼睛为什么能养血啊?

咱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眼不见心不烦。当我们因眼前的事物而难堪难受的时候,在心中感觉烦乱劳累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闭上眼睛。如此,心里会安静一些,好受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啊?眼不见就直接决定了心不烦?不见得。眼睛看不见,耳朵还能听见啊!光闭眼睛能顶什么用?

其实,这里的真实原因,在于闭眼之后,可以养血。中医认为,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闭上眼睛,则养五脏之精。精,能化血。此外,肝开窍于目,且肝主藏血。肝阴血充足,我们的眼睛才会好用。闭上眼睛,可以节省肝血,恢复肝气。

血,能养神。《素问》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为供养心神之品。养血,就能养神,就能安养心神。所以,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指的是眼睛闭上,养好气血,进而令血和神安。它的真正意义,在这里。

所以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比如说到了中老年,眼睛开始花了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抽空闭上眼睛,养我们的血,进而养我们的神。闭目20分钟后睁开眼睛,觉得眼睛滋润,精神清澈,头脑清晰。这就是养血的效果。我们不妨好好地尝试和感受一下。

3,握紧拳头。它可以帮助我们养肝。

调肝,有一个办法,就是握紧拳头,然后伸开。

说说道理吧。肝,主藏血,主条达。我们的血液在身体里面的流通,之所以顺畅,靠肝的条达之气。肝气舒畅,则血液流通就平稳顺畅。血液的流通,在四肢末节容易被阻遏。毕竟那里距离脏腑太远了,受气血滋养最少。那怎么办?我们用力握拳、然后伸展,相当于对双手的血管做一次挤压、伸缩刺激。这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在经脉里的顺畅流通。血液畅,则肝气畅,于是就起到养肝的目的了。

实际上,中医理论早就告诉我们,肝主筋。肝气对双手筋肉、肌腱是有影响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生气的时候握紧拳头。为什么啊?人发怒,则肝气横逆。此时双手不由自主握紧拳头,就是肝气在筋脉中异常输布的体现,我们下意识地通过用力,来促进肝气运行,使之归于平和。因此,用力握拳、再用力张开,可以很好地调肝气。

明白这些,我们也就动了,为什么有一个词儿叫做“撒手人寰”。撒手二字为何被体现出来?因为人的手彻底无力了,说明肝气不能主筋了,不能行血了,人也就失去生命了。

所以,咱们养生,平时就多多用力握拳,用力伸展。这可以养血、调肝,舒活筋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样做,还有宣泄情绪,调节心理的作用。您以后不妨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