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利整理:程翔班教学实录(3)||《蒹葭》

 默默的收割者 2019-07-31

《蒹葭》教学实录

声明: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虽经再三审校,仍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谅解。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蒹葭 来自李利手记 03:44

一、导入

师:大家困不困?(上课时间为下午4:15左右)有谁想睡觉的,可以先睡一觉,(没有)刚才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生:学《诫子书》。

师:《诫子书》,哦,背过了吗?

生:背会啦。

师:那背一遍好不好?

生:好

学生背诵《诫子书》 

师:背得很好,我建议你们回家之后啊(学生笑)不是给家长讲啊。用毛笔或者是硬笔把它给写下来,贴在你的床头或者贴在你的写字台前。会写毛笔字的举手?

师:你们就用毛笔字写,小楷,好吧,不会毛笔字的,用硬笔把它写下来。那张纸用的时候要讲究一点,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张纸,最好是宣纸,学古代的诗文还要和书法结合在一起。 

二、上课

师:好,同学们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一下午连着上课累不累啊?

生:不累。

师:假话吧?

生:真话。

师:好,真话,不累就好啊。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诗,叫《蒹葭》。打开书,找到了吧,以前学过《诗经》吗?

生:没有。

师:没有是吧,没有学过。在你们发的这个材料上面好像有一个对《诗经》的简介,看到了吗?在右下侧,抓紧看一看,对《诗经》有一个了解。注意自己看的时候一边看着一边画一下,哪些地方是关键信息,要注意。

学生阅读,教师观察

板书:蒹葭

师:看完了吧,好,找个同学来说一说。要是你给别人,一个不知道《诗经》的人去介绍《诗经》这本书,你怎么介绍呢?你来。

生:《诗经》,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接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师:嗯,很好,好的。就这段资料,就可以基本上把《诗经》的特点、内容都给介绍出来了。下面同学们呢,你不看这个,大家互相介绍一下,看能不能介绍出来。好吧,两个人一组,互相介绍一下。

学生互相介绍

师:嗯,再找位同学来说说,你来,刚才我看你没伴是不是,你给我说。

生:念简介。

师:好,请坐。《诗经》共多少首?

生:305首。

师:所以后来呢就简称叫做“诗三百”,同学们记下来。

板书:“诗三百”。

师:简称叫做“诗三百”它一开始不属于经书,不属于经典,到了什么朝代属于经典?

生:汉代。

师:嗯,汉朝,它属于儒家的经典著作。儒家有“十三经”,《诗经》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很重要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是教育他儿子的话。有一天孔子在院里,站着,他儿子从他身旁过去了。孔子说你给我站住,“学诗了吗?”“没学”“没学啊,不行,不学诗无以言。”什么叫“不学诗无以言”呢?就是说《诗经》是当时用来交流特别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流,外交之间常用的语言。到某一个国家去,先说一段《诗》里的话。所以,你不学诗,怎么进行外交的交流呢?这叫“不学诗,无以言。”同学们你们以后读很多的古籍,读越多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诗经》那个时代已经是在官场,在生活当中,进行交流的常用的内容了。就像今天你们说“你知道《哈利波特》吗”,不知道,不知道《哈利波特》无以言。就是这个意思啊。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三百”当中的这首诗叫《蒹葭》,《蒹葭》属于风、雅、颂当中的哪一部分呢?

生:风。

师:风又分为十五国风,它属于哪个风?

生:秦风。

板书:秦风

师:哎,秦风。秦是指的什么地方?

生:秦国。

师:秦,秦国这个地方,秦国这个地方的民歌,民谣。前面那首《关雎》属于“周南”。周南是指周这个封地的南边的那个部分,也是属于“风”。记住了,《关雎》和《蒹葭》都属于国风,而《蒹葭》属于秦风。后人呢,就觉得很不好理解。因为秦国这个地方,是充满了一种战斗、刚强的风格。它怎么就会写成这样一首《蒹葭》呢?那么,《蒹葭》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呢?这需要同学们你们自己先来读一读,来体会体会,来,自己开始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这么快就读完了。一起来读一遍,蒹葭一二开始。

学生齐声朗读

师:读懂的举手,没有举手的?你举手了?没有,你没有,还没懂,还没有看注释,得看了注释才能懂,自己看一看注释,认真看,用笔画一画啊,圈点勾画一下,结合着原文看。

学生默看注释,教师观察

师:看完了吗?

生:看完了。

师:看完了。我再问你,看懂的举手。那个同学举手了,一个同学举手了,两个,三个,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你发现一个什么规律了吗?发现什么规律了?对,你看过注释你才看明白了,对不对啊,所以说学文言文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会看注释。好,谁来说说,老师,我看明白了,那就你来吧,你来说好吧。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了就是,一个人找那个伊人,怎样追都追不到她……

师:噢。一个人找那个伊人,怎样追都追不到她,概括得蛮好的,是吧。好,请坐,有补充的吗?说,老师,我不是这样概括的,谁来?好,你来说。

生:这一首应该是表达对伊人的思念。

师:对伊人的思念,好的,好的。我们再来读一遍。蒹葭一二。

学生齐读课文

师:好多同学都说读懂了,那下面呢,就同学们之间互相讲来这首诗。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讲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结合着注释。讲你自己通过读这首诗,有没有感悟?就是它触发了你自己的、独到的想法没有?好,大家开始自由结合。

学生小组结合,互相诉说

师:好了,停下来吧,停下来吧。大家交流一下,现在我问大家。心眼儿里喜欢这首诗的举手?不喜欢这首诗的举手。一半儿一半儿了。这位同学,你来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呢?

生:说不上来。

师:说不上来,说不上来就不喜欢人家了,你总得有个理由吧,是不是?说不上来,还是有点儿盲目,这就叫做盲目地不喜欢这首诗。

师:你说好吧?你为什么不喜欢?

生:我觉得他表达的意思太曲折了,不能……一直在绕。

师:太绕,也就是说你不喜欢绕的。是不是?你喜欢直接的?(学生大笑)你将来会有体会的。你说说不喜欢的原因。

生:第一段,追了一次,总共追了三次。追,但是追不到。

师:追不到,怎么了?

生:无奈啊!

师:无奈就不喜欢它了?你的意思,就是说追,得把她追到。哈哈哈。同学们,你们这个想法太有意思了。

师:好!喜欢的谁来发言?说:老师,我喜欢这首诗。

生:这首诗,我觉得它的语言非常优美,而且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男的。(女生)

师:哪个人是男的?

生:这个。

师:这个是哪个?写这首诗的这个人?

生:嗯。

师:你知道写这首诗的人是个男的?好吧,假设吧。

生:然后,这个人一直追,而且一直坚持不懈的追。然后这个爱情…虽然不知道结局,可能不是很好吧,但是这个过程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师:噢,为什么值得深思呢?

生:因为一直坚持不懈。

师:一直坚持不懈,还是追不到?

师:好,我这有个问题了,这个同学你站起来,你也不要坐下。(指刚才那位女生)你刚才说你不喜欢它,因为它太绕,你喜欢直接的。你说这个语言还特别好。你们两个是不是有点儿矛盾呢?一个喜欢这个语言美,一个你就觉得它绕。那么这首诗的语言这个特点究竟是个什么特点呢?你知道这个绕是什么意思吗?你用一个词可以说一说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男生)你能说吗?(女生)

生:回环往复。

师:回环往复,你就不喜欢回环往复的是吧?(指男生)好,请坐。同学们,有人讲,这首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朦胧诗。

板书:朦胧诗

师:写下来,第一首朦胧诗。刚才,这位男生实际上是表达了他在文学鉴赏过程当中,他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朦胧诗,没有感觉。而这位女生,则表达了她比较喜欢这种朦胧的语言,朦胧的意境,朦胧的主题。所以同学们,这就反映了我们对于朦胧这样的一种美,怎样来理解的问题。大家记住,朦胧是一种美。

板书: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蒹葭》这首诗。就是要让同学们初步的来接触朦胧美这种美学形态,你看这首诗一共分几段啊?

生:三段。

师:古代不叫段,叫章。

板书:

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是?

生:三章。

师:它一共是三章。那么,它究竟朦胧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来讲。谁来发言,这首诗究竟朦胧在哪儿呢?为什么这种朦胧是美呢?谁来讲?好,你来讲。

生:它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个伊人。

师:它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个伊人,没有描写伊人长什么样,对不对?

板书:伊人

师:是这意思吧!你先不要坐。没有直接描写伊人长什么样。这就是朦胧吧?这就叫美吗?(学生不答)请坐。

师:好,你来讲。

生:这个主人公多次追她,体现出了“伊人”的美。

师:多次追她,所以可以体现她的美,这孩子,很好,很好。要不然他干嘛要追她?肯定是她美,所以才追她。这种理解很好,明白了吗,孩子?(指刚才坐下的同学)这个美就出来了。

师:好,继续讲。它的朦胧美还体现在什么上?我看谁能讲。我看谁能讲,谁来讲。你说。

生:环境。

师:噢,还表现在环境美上,那你来说说这个环境怎么美的?

板书:环境

生:它那个芦苇,芦苇茂盛的样子,在那儿飘。

师:哪个地方飘?

生:在水边。

师:怎么飘了,你读一读,它说芦苇啊飘啊飘,这么写的吗?不是,它怎么写的你说?

生: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

师: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芦苇茂盛的样子

师:芦苇茂盛的样子,茂盛,它和你刚才说的飘飘,它怎么能挂起勾来呢?这个时候就得要发挥想象。那个芦苇长得那么茂盛。那个风一吹……它不就飘飘了吗?对不对啊?它当然就很美了。好,很好,环境,请坐。

师:你来说。

生:时间

师:时间美啊。还有时间美吗?

生:有。

师:有时间美啊,我要理解什么叫时间美,你说说。

板书:时间

生: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师:这怎么是时间美呢?

生:这表明时间,写出了作者,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在追……

师:不分白天昼夜,你怎么知道不分白天昼夜的?哪个是指的白天,哪个是指的昼哪个是夜?(学生不答)

师:你看它说“白露为霜”,就是当它成霜的时候啊。好像这时候天还是比较的?

生:早

师:比较早,到了后来,白露未晞,“晞”是什么意思?

生:干

师:所谓的干,就是太阳怎么样?要出来了。出来照一照,那个露水就没了,对不对啊?说“未晞”,虽然太阳出来了,但是还没有把它照干,对不对啊?天还有点儿早,是不是啊?再往下看呢?

生:白露未已。

师:“未已”,是什么意思?

生:还没有完全干。

师:还没有完全干。怎么就看出了时间的变化了呢?哈哈。你坐,你说。

生:蒹葭苍苍,蒹葭很茂盛的样子,蒹葭茂盛的时候应该是指秋天,又有白露为霜,白露应该是指深秋。

师:好,深秋,你坐下。

师:同学们,这个“晞”呢,就是干的意思。也就是说写这首诗的这个人吧,他就看到了,可能由湿到干的一个变化,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感觉,到了最后呢,“未已”这个“已”呢,就是要结束,完全干掉了。对不对啊?但是还没有完全干掉,从这个地方我们来推测啊,可能是这个时间呢越来越晚,从早晨到晚上,这个时间的变化,大概是这个意思。但是这很难说,这就是时间的朦胧美。这个和朦胧美不相干。好,继续讲。

擦掉板书时间。

师:这个朦胧美还体现在哪儿呢。你说。

生:反复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就是重章叠句的形式。

师:好,重章叠句的形式,这里你提出来了。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形式上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就像我们现在同学们,你们喜欢流行歌吧。流行歌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就是换几个字,对吧?每个段大部分是一样的。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面就有了,这叫重章叠句。很好,很好,重章叠句呢,你不好说它就是朦胧美。你坐。

师:什么叫朦胧美呢?同学们。就是啊,让你看得不真切,模模糊糊的,似乎能看到一点,但是又看不清晰。就在这种模模糊糊当中,我们感觉到它一种美,这才叫朦胧美。好,你讲。

生:就是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地点不同,就给人无处不在的感觉。

板书:地点

师:地点,地点不同,无处不在。无处不在,这一点也不朦胧,对吧。到处都是她,这朦胧吗?一点都不朦胧。你应该这样说,换一个说法。就是她那个地点呢,一直在变,究竟在哪儿呢?我说不太清楚。好像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在那儿,她好像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这就是一种朦胧美了。把握不准,琢磨不定,朦胧美出来了吧?那这为什么是一种美呢?那因为他心里边儿怎么着她?

生:想她。

师:想她,好,这个能够说通。接着说,还有哪儿,谁来说?这个朦胧美,还有哪儿,继续讲。没举手的同学了,这位女生请你来讲一讲。你说说,朦胧美还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这个思想比较美。

师:思想比较美,你说说什么思想吧?

板书:思想

生:因为读不懂,那个姑娘到底对那个…

师:谁是姑娘?

生:那个所爱的人到底对这个作者……

师:不是,哪个是姑娘吧?你说?

生:所爱的人。

师:所爱的人是哪个人?

生:伊人。

师:伊人,还是伊人是姑娘对不对啊?是这个意思吧?

生:不一定。

师:那你怎么冒出一个姑娘来呢?好,算了,不说她,你讲。思想怎么美的?

生:说不清楚这个伊人对作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但这个作者对这个伊人算是一往情深,一直在思念她,在追寻她。

师:噢,作者对于伊人一往情深,但是这个伊人对于这个作者,。那说不准是吧?这就叫朦胧美了?这就是说你喜欢我,我不喜欢你,这就叫朦胧美?好,你坐你坐。蛮有点儿意思的。你来说说。

生:我感觉是那个距离美。

师:好,孩子,你说说怎么个距离美?

板书:距离

生:宛在水中央,这个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就是相距不远,但是接近不了,然后就是距离美。

师:好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是吧。好的,请坐。但是呢,这个距离还是比较明显的,不在一起,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那边,这个不能说是朦胧美。或者说呢,你再进一步的来讲,正是因为有了距离…你来接着讲,你来接着讲。正是因为有了距离,所以看上去怎么着啊?看得真切吗?看得清晰吗?比如说她在水中央,他在这边,她看上去只是一个什么?

生:一个轮廓。

师:对,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就是这个轮廓,这就是伊人,就是他内心所说喜欢的。看不真切,还想看真切,想看真切又看不真切,这就美了。正因为看不真切,所以瞪大了眼睛想看,越瞪大了眼睛,越看不清楚,这就是朦胧美。他就想象啊,长的什么样啊,请坐。

师:我们从这些地方初步体会到了朦胧美。但是我觉得呢,其实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伊人,刚才涉及到这个伊人的性别的问题。“伊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认为是男的举手,认为是女的举手。(多数)

师:那么既然她是女的。那么想这个“伊人”的人就是一个男的。那么这首诗呢,就是这个男的想这个女的,是吧?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这个问题就来了。什么问题?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讲,这个“伊”,在那个时候不表现女人。恰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男子,是不是问题就来啦?这个“伊”表现女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著作里面这个时候开始用这个“伊”作女性的专用代词,作代词,但是它在中国古代更多的情况下,是来表现男性的。如果你去读《诗经》整本书,《诗经》里面这个“伊”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多数情况下,非常明确的就是表现男性。

师:问题来了吧?他是一个男的,怎么办吧?那我们接下来基本上明确了,他是一个男的,不是一个女的,那你说,想这个伊人的是个男的,是个女的?生:是个女的。

师:噢,是个女的,想这个小伙子,是个姑娘想这个小伙子。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举手。(1个)

师:好,你说,你说说。

生:老师,你知不知道有个成语叫作“断袖之癖”?

师:你说吧。

学生不好意思往下讲

师:不就是说同性恋的问题吗。如果说这个思念的人是个男的,这个伊人又是个男的,就是同性恋了,这可不是朦胧美了。

师:同学们注意啦,我们就说这个伊人是个男的,想他的那个人也是个男的。但又不是同性恋。谁来讲,老师,我认为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他们应该是思念之情。

师:思念之情。谁思念谁?你说思念怎么就找不着他呢?到这儿找到那儿找,怎么就找不着呢,你思念他你过去找他,不就完了吗?谁来说?同学们这就叫做学诗的时候,我们知道朦胧美,我们很难把它解释清楚,我们可以试着来把它解释一下啊。这个“伊人”,如果是一位君王。

板书:君王

师:那么想念这个“伊人”的这个人。可能是一位臣子。

板书:臣子

师:好,谁来说?你说吧。

生:就是他们国家灭亡了,然后大臣有意……就像南宋时期,他们想重新建立宋朝。就是想要寻找他们的皇上。

师:我知道了,就是君主没了,他思念皇上是吧。好请坐。就是说思念这个“伊人”的这个人,他是个臣子,他在思念君王,这可以的。那我们再倒过来,同学们,这个“伊人”呢,是一位臣子,思念他的人是一个君王。这你懂吗,谁来讲,你说。

生:比如说那个君王犯糊涂了,臣子进谏,那个君王把他杀了。那个君王认为他自己做错了,然后开始思念他。

师:他后来后悔了是吗?一个君王,他需要他的贤臣来辅佐他,对吧。如果当他没有贤臣的时候呢,他就特别的去思念这样的贤臣,可以吧?所以,同学们,你看这首诗它的朦胧美就在于告诉我们,你既可以把这个“伊人”理解为是一个女的,是一位小伙子思念一位姑娘,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姑娘思念一位小伙子。你还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君王在思念贤臣。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臣子在思念贤君,君主。

师:一直到今天,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就叫朦胧美。比如今天你读了这首诗,你就可以用这首诗来表达你心中所思念的一个人。也可以,不是人,也可以是一个物。也可以是一个大的一个理想:比如你希望出现一个美好的一个学校,一个美好的班级,一个美好的国家,这都是可以的。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师:我觉得这首诗它朦胧美,主要是体现在“伊人”的朦胧上,明白了吗?不要把它说的太清楚,说清楚了,反而,这种美啊,就不存在了。孩子们,要记住,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情感的时候,它不会直白浅陋的表达,它一定要借助形象,委婉、含蓄的来表达,这就是文学的任务。文学从来不直白、浅陋的表达,懂了吧?那么你喜欢的那种直白浅陋那不是文学,那叫什么?那叫生活当中的常理了。比如你们看那个春节联欢会,那个谁一出来,就说“我想死你们了。”那人叫什么呀?

生:冯巩。

师:冯巩。一出来就说我想死你们了,你看多直白、浅陋啊,对不对啊?一点也不含蓄,也不委婉。我想死你们了,我们一听就是假的。不美,对不对啊?诗人在表达“我想死你们”这样情感的时候,绝对不会用这样直白、浅陋的话,他怎么说呢?他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我想死你了。”但是它美,对不对呀?记住文学的特点。

师:好,同学们。我们接着说,这首诗啊,它还有一个朦胧的地方。就是我们看,在这首诗里面有这样的词,叫“溯洄”。还有一个叫“溯游”。

板书:溯洄 溯游

师:什么叫“溯洄”啊?

生:逆流而上。

师:那“溯”是什么意思啊?

生:逆。

师:对,逆,往上走,叫“溯”。对吧?上溯,上溯,是不是这意思?所以“溯”本身,同学们要记住了它就是逆流的意思,那么“洄”是什么意思?

学生小声讨论

师:注意了,“洄”这个字的本字就是这个字“回”。

板书:回

师:这个字它最早的写法就是这样画圈圈这样的一个字。

板书:回(如图)

师:因此“回”这个本来的意思就是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后来人们给它加了个三点水,专门来表现河流弯弯曲曲的,而它这个本字呢,则去表示其他的意思去了,比如说来回的回,我回家了,表达这个意思去了。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字,这个“洄”字的本义就是河流弯弯曲曲的意思。因此“溯洄”是什么意思?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逆流而上。这就叫做“溯洄从之”,这样去找他。

师:那么“溯游从之”呢?我们书上说是顺流而下,我就觉得这个解释有点问题。他本来是逆流而上,怎么一会儿就逆流而下了呢?那个人就在那个地方,你逆流而下,还能找到他吗?肯定找不着了,对不对呀?因此就有人讲了这个“游”啊,不能翻译成顺流而下。

师:大家看这个里,“溯”跟这个“溯”是不是一样的呀?因此,它仍然是“逆”,对不对啊?仍然是“逆”,因此这里的“游”是什么意思了呢?是直,大家看,上面是弯弯曲曲的河道,那么这里的“游”就应该是直的河道。我沿着直的河道,逆流而上去找他。对呀。通过这样我们就可以猜测了,同学们。那个“伊人”啊,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央。对不对啊,那么,他的那个位置究竟在哪儿呢?我们通过这个,我们好像能够给他画出来哎,我们能够给他画出来,你看?沿着这个弯弯曲曲的河道。我们说弯弯曲曲的这是河道,如果水往这流的话,往上走,这就是“溯”,对不对啊?沿着弯弯曲曲的。

师:那么我们再看,它说“道阻且右”,对不对啊,什么情况下“道阻且右”呢?是溯洄的时候“道阻且右”还是溯游的时候“道阻且右”?

生:溯洄。

师:溯洄的时候“道阻且右”,也就是说这个弯弯曲曲的河道应该是在某一个参照物的右边。这里有一个参照物,在这个参照物的右边。因此,我们假设一下,这个参照物是一个直的水道。这个水是往这流,它“溯”是往上走,对不对啊?

师:好,那同学们就可以猜了,这是直的水道,这有一个弯弯曲曲的水道。好像这两个水道有一个交结的地方,有一个交结的地方,大概他所追寻的那个伊人呢,好像是在这两条河大概交汇处,在这样一个不远的地方,我“溯洄从之”的时候怎么样,我“溯游从之”的时候怎么样?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我们这是完全是推测想象的啊。有没有学者这样讲呢?也有,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余冠英他就是这样来解释的。我觉得解释的有一定的道理。

好,同学们,看,还表现朦胧美的,还有一个地方,它说“所谓伊人”这个词大家经常用吧?

板书:所谓

师:小伙子,你来讲一讲,什么意思?

生:所谓就是解释一个词语的时候,它说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就是所谓什么什么。

师:你坐,你来说,“所谓”是什么意思?“谓”是什么意思?“谓”就是说。好,你坐。

师:你说。

生:所以说

师:所以说,好,请坐,不对。所说。“所谓伊人”,所说的,同学们你看,很有意思了。同学们,所说的“伊人”,“伊人”就是那个人。我把它翻译出来:所说的那个人。

板书:所说的那个人

好,哪位同学想举手?你明白什么了,你明白什么了?所说的那个人。好,谁想说什么?你就从这一句里面,你就可以基本上来断定,这首诗表现的是个什么意思?所说的那个人,所说,这个“所说”,是诗人自己说,但是别人说?

生:别人说。

师:对,别人说的,谁来讲?谁来讲?我看看同学们这里开窍不开窍,开窍不开窍?谁来?我再引导大家,是别人说的,这个别人是一个别人,还是两个别人,还是?谁来说?谁来说?是多个别人对不对啊?多个别人都说过那个人,对不对啊?似有所悟吗?别的,多个人都在说这个“伊人”。那是都在说这个“伊人”好呢?还是坏呢?你来说说吧,就是你,你来说说吧?

生:呃……

师:你坐,你说。

生:我不知道别人是好还是坏?

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别人呢,应该是都说他好。我就认为他也是好的,所以我就愿意去和这样的好人去交往,我就去追求他,可是追求他容易吗?能追到吗?结果我“溯洄从之”怎么着,我“溯游从之”怎么着,都不好追是不是?从这里我们来看,这个“伊人”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个好人,这就叫“所谓伊人”。明白了吧?好。大家再看,它的朦胧美还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宛在”,大家看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第一次?

生:宛在水中央。

师:第二次?

生:宛在水中坻。

师:第三次?

生:宛在水中沚。

师:什么叫宛在?

生:好像在。

师:好像在,就是真的在吗?对不对?

生:不对。

师:不对,好像在就是不在,好像在就是不在!但是他为什么说好像在呢?他心中想象的。他应该在,他如果在,该是多么的好?可实际上他在不在?他不在。明白了吧,同学们?好,明白了,把这首诗来完整的读一遍,蒹葭一二。

学生齐读全诗

三、结束

师:好,同学们。后人呢,特别喜欢这首诗,因为它太美了。有人就讲了,最美不过诗经。真的,《诗经》太美了,没有哪个能超过它。而且那么久远,因此后人就把它谱成了曲子。特别是琼瑶在她的一部小说叫《在水一方》里面,就借着它改了,改编成了一首歌。也有人把这首诗的原诗呢,也编成了一首歌,就仿照着琼瑶的那个,大家来听一听,大家来来,跟着唱,看着课文,看着课文。

播放蒹葭,学生跟唱,教师观察。

师:好吧,就这样吧,希望同学们在回去啊,学这首歌,好好唱。我把“在水一方”那个歌词也印给你们了,你们也可以回去唱,很好听的。“经典咏流传”那个节目你们看过吗?里面也唱这个,但是它唱的那个调子和这个不一样。回去之后你们也可以学去唱那个,就这首诗啊有好多人把它谱曲,这就说明人们太喜欢它了,它太美了。

师:好,同学们,快下课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喜欢这首诗的举手。好,请放下。不喜欢的请举手。发生变化了是吧?变化了就好,发生变化了就好。下课。

声明: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虽经再三审校,仍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谅解。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