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并异淋增多,一元论还是多元论?

 板桥胡同37号 2019-08-02

作者:杨佳锦  谭树东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科

案例经过
周一的夜班总是异常忙碌,大量的标本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这时一个三岁小男孩的血常规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血小板只有26×109∕L。

除了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也明显增高,伴报警提示“原始细胞?”。

难道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白血病?

推片复检可见血小板数不多,同仪器的计数结果相符。同时,镜下还发现一类不典型淋巴细胞,但形态却似异型淋巴而不是原幼淋。因为它们的胞浆丰富,而且同时可见Ⅰ和Ⅱ型异淋,约占白细胞的20%。

考虑是儿童,难道会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传单一般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这是怎么回事呢?抽血不顺导致的假性降低?

待患儿家长来取报告时,我询问了患儿的一般情况。了解到其身上已有明显瘀点瘀斑4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院检查结果与本次基本相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同时导致了血小板减少症跟异淋增多呢?


案例分析与总结
患儿入院后,完善一系列检查。体查可见散在瘀点瘀斑,眼睑轻度浮肿及咽部充血,骨髓穿刺示巨核细胞增多(85个)伴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余未见异常。

同时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均提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EB病毒抗体和DNA都是阳性,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和增多的异型淋巴细胞,最终诊断为: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部分可合并肝脾肿大。血象通常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增高(>10%),一般无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约60%的儿童ITP发生与病毒感染相关包括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

外周血可见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儿童ITP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小板计数提高到一个安全范围内,而非纠正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水平。国内推荐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或伴出血症状时,可对患儿采取药物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该患儿虽然同时患有两种疾病,但可能都是由EB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微信平台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唐强虎   审校:陈雪礼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