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衡》之碎语杂言(30)——刺孟篇第三十(中)

 时宝官 2019-08-03

七、

孟子效孔子之法,亦曾周游列国并游说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再赴齐国。第一次是在齐威王时,齐威王对其只是表面敬重,礼遇待之,却并不赞同他的主张。孟子在齐未能得志,辞而不受齐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悻悻而去。二次赴齐时,已是齐宣王为君。齐宣王欲图霸业,而孟子主张尊周天子以及效法“先王”,双方政见相左,孟子屡有进言却并未被齐宣王采纳,被齐国君臣上下视为“守旧术,不知世务”。但齐宣王还是表现出对孟子非常尊重的态度,以至于孟子在已经决定离开齐国后,仍在齐国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天,期待齐宣王能回心转念,给他实现政治主张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希望落空,无奈地离开了齐国。后来,几经辗转,年逾六旬的孟子到了鲁国,而此时孟子的弟子乐正子正得鲁平公赏识并欲委以其重任。乐正子告诉孟子,鲁平公本欲拜访孟子,因其所宠信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鲁平公打消了拜访孟子的想法。孟子慨叹“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其中似有奇怪,鲁平公要让乐正子为政,说明鲁平公是很赏识和信任乐正子的,却为何专信了身边的小臣臧仓诋毁孟子之言,却不相信乐正子呢?或许这句“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已经有所暗示。孟子已经周游不动了,从此便回到邹国老家,再也不出游了。后世将孔孟并称为二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孔、孟二人最相似之处就是周游列国推行儒家之道,结局皆是未得其志,转而回归专心著书立说、培养学生之路。天命?非也!“守旧术,不知世务!”

八、

孟子两赴齐国,即便其政治主张没有得到齐威王、齐宣王的认同,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机会,但孟子的理想和意志还是没有变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因为他坚信其儒家学说是天下最好的。孟子大约是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离开故乡邹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先是去了齐国,未得施展,便离开了;再去了宋国,然后回到邹国。复去滕国,再奔魏国,待齐宣王即位,又二度赴齐,虽失望而去,却仍存“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而谁”的豪情。在经历了游宋、赴鲁之后,孟子终于发出“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的感慨,深感心乏体累却终不能得志,无奈回到了故乡邹国。

九、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未必就是确指的“五百年”,或可理解为是在一代圣王陨落五百年后的某个时间,总会有一位圣王出现,以“平治天下”。而孟子真正想说的,是那后一句“期间必有名世者矣”,因为他自认为就是那“名世者”,所以才会说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而谁也”。孟子的周游列国,如同孔子一般,皆无所成就。虽然孟子没有像孔子那样“穷游”,而是很风光的“出游”,但所得到的只是诸侯对他的表面上的敬重和礼遇,所到各国的君王只想借孟子的儒师身份博取一些敬贤的虚名,却全然不理会他的儒家学说。孟子曾言“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此言放在他推崇的儒学主张上,倒是有些贴切,因为在他力推其儒家之道时,未能得志,而在其身后,尤其是到了汉代以后,儒学大行其道,颇得皇家赏识,一跃而成中国最大的学说流派,历经千载,儒家思想早已深植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孟子亦被尊为圣,那么如若圣人孟子天上有知,当然不会有所“不豫”。能有此成就,“舍我而谁也?”

十、

周朝,始于公元前1046年;孔子在世,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孟子在世,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周朝建立后,直到周厉王之前,尚可称治。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至公元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为周宣王,周朝重现兴盛,史称“宣王中兴”。然而好景不长,宣王晚年及至幽王继位,周朝已经破败不堪。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又言“其间必有名世”,或许是从周朝明显衰败的周厉王时期开始计算的吧,因为如此计算,可以刚好使孟子自己身处这“五百年”之间,故而他才说出“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舍予而谁也?”这样的豪言壮语。孟子在世期间,几近战国末期,列国早已视东周天子为无物,诸侯皆有一统天下、取周而代之的霸业之心。孟子应是已经对诸侯的野心了然于胸,急着寻找一位合适的君王,借其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就是用他的儒家学说,辅佐圣王“平治天下”,自己也就成了“圣臣”。儒家学说或可助“圣王”“平治天下”,然而从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的失败结果来看,在天下纷争之时,并不是争霸天下的合适工具。

十一、

读书人,是对一个很大群体的称谓。古时,受客观条件所限,读书是很奢侈的事,虽然有“寒门学子”之说,但那是极少数的。读过书的人,大多是能做官的,既然做了官,也就是做了事,焉有“无事而食”的事?“无事而食”的“士”,极少的,比如孔子最得意的门徒颜渊。颜渊一心求学,却不做事,终致穷困潦倒早亡。读了书的“士”,其志非只“求食”,多为求“仕”,入仕便会有“功”。既有“志”,亦有“功”,不会少“食”。

十二、

巧言善辩,是战国时名士的立身本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在战乱纷争的列国诸侯那里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实在是一种本事。当然,这种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具备的,那也是下了大功夫的。然而,创立了儒家学说的孔子,发扬光大了儒家学说的孟子,虽然后世尊他们为“孔孟之圣”,但他们在当时却并不被诸侯所赏识。孟子还好,虽不能获得机会实现其主张,却能常得诸侯厚金相赠。孔子的周游列国却是很惨的,堪称受尽了磨难,也未能实现任何政治作为。倒是孔子的一些思想比较现实的门徒,倚仗广博的学识和善辩的能力,或为国相,或成巨商。孟子所说的“有志”,按照现在的说法,或许就是“有理想”。孟子解释的“有志”,便是“得食”;现今的“有理想”呢?解释可就太多了。“利”与“志”,因“利”而有“志”?亦或有“志”为逐“利”?世人自然会有自己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