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杭大运河历史进程中的吴江智慧

 吴越尽说 2019-08-03
作者: 吴同浩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抒写的无言史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了让大运河更好地造福当代与后世,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疏浚治理运河,修筑加固塘岸,这其中也包含着吴江人的智慧与汗水。今天小编用一二三来归纳一下:

1

一段堤岸官民两用,成为塘路效仿的典范

      据《吴江县志》记载,在唐代之前,运河与太湖的界限并不明显,二者之间是大片的太湖浅滩洼地,太湖水大时,水会漫过浅滩与运河交汇。唐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组织当地民众修建了一条土质堤坝,名松江堤,自此苏州与吴江县城之间有了陆路通道,史称“吴江塘路”,堤东是运河,堤西是太湖。但是筑成的河堤经受不住湖水长期冲刷,时有坍毁,因此五代和宋朝时期多次修整加固,并开始加入石材。元天历二年(1326),由于吴江塘路石块较小,常被水冲走,这次修筑采用巨石砌成两道石墙,中间填小块石加固,并建泄水涵百余,以泄太湖之水。“石塘小则有窦,大则有桥,内外浦泾纵横贯穿,皆为泄水计”。元至正六年(1346),再修吴江石塘,全部用统一尺寸的青石修筑,并用杉木梢打入土中作路基,路体内外再筑两道石墙,中间填入泥石,路面在3米到5米宽。同时在石塘下“开水窦百三十只,以疏横流”,建桥九座,三孔、五孔、七孔不等。这段石塘全长约九里,又称“九里石塘”,至此形成了江南运河有史以来最坚固、最完整的一条临水路道,被喻为江南的“水上长城”。其构筑技艺,成了后来许多塘路效仿的典范。九里石塘成为政府传递政务、军事公文的驿道,也为南来北往的舟船提供了纤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运河古纤道旧影

运河古纤道三山桥

运河古纤道遗址

2

两部专著系统论述,方便人们认识运河管理运河

      吴江运河在历代志书中虽有记载,但都是几段文字甚至几句话带过,没有系统记述。直到明代史鉴的《吴江运河志》问世才打破这个局面。

史鉴像

      史鉴(1434-1496),吴江盛泽人,明代学者,平生好读书和收藏。明正德年间,吴中高士有个排名,沈周第一,史鉴次之,两人还是儿女亲家。

      《吴江运河志》是史鉴关注家乡水利之作,分上中下三部分,主要记载大运河吴江段的流经、塘路修筑和沿线建筑。《吴江运河志上》记述吴江境内的两条运河,一条由杭州经嘉兴崇德、桐乡、秀水至王江泾,进入吴江境内的运河称石塘。另一条源于湖州天目山,东流为荻塘,由南浔镇东进入吴江县境,两条运河在平望莺脰湖汇合。《吴江运河志中》主要介绍运河平望至吴江三江桥段沿线的桥梁、塘路分布以及人文典故。史鉴认为,沿太湖的人贪图小利,在太湖边广种茭草,淤泥变成了田地,不利太湖泄洪,执政者应当加以制止。《吴江运河志下》记载了运河在吴江县城一带的流向,介绍了沿线的太湖庙、儒学、三高祠和垂虹桥等,后经三里桥北流入运河土塘直到长洲县界。

安德桥

      而《山东运河备览》是吴江人陆燿撰写的有关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水利专著。

陆燿像

      陆燿(1722-1785),吴江芦墟人。自小家境贫寒,遵从父亲教诲,专心学习。乾隆十九年(1754),明通进士。历任户部郎中、登州知府、山东运河道、布政使,官至湖南巡抚。陆燿的仕途生涯,大部分是在山东度过的。在任期间,他为政躬亲,讲求实务,或考察烟草栽培,或推广甘薯种植,或治理运河积弊,足迹踏遍齐鲁大地,任劳任怨,功效显著。

      《山东运河备览》乾隆四十年(1775)成书,共十二卷,分为:图说、沿革表、职官表、泇河厅河道、运河厅河首、捕河厅河道、上下二河厅河道、泉河诸泉厅河道、挑河事宜、钱粮款项、治迹及名论等,是运河工程专志。涉及运河的范围北起山东德州拓园,南迄峄县(古县名,今枣庄一带)黄林庄;时限上自元代,下至乾隆三十七年,重点在明末清初,记述运河山东段的水利工程和航运管理,尤其对峄县至临清间49座单式船闸的启闭运用,以及济运水源、水柜调节蓄泄等经验教训,记述更详。这本专著保留了该时期京杭运河工程兴建和管理的珍贵史料。首载山东运河等图并说4篇,以年表形式分别记述元至元十六年至清乾隆四十年(1279~1775)运河工程沿革和主管官员姓名,任职年份,沿革表、职官表这两种表在有关山东运河的多种水利专著里没有先例。该书博采明清诸家治水道之书及历代史地旧迹,辑录前人论述黄运相关、运河大势、经理漕河、疏浚泉源、加速漕运诸法等方面的著作80多种,为后人研究山东运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山东运河备览》

3

三位官员异地治河,趋利避害造福一方

徐有贞像

      徐有贞(1407-1472),出生于吴江芦墟,其父在苏州城内行医,徐有贞自小在苏州生活长大。后徐有贞以长洲籍考取进士,由此踏上仕途。

徐有贞作品

      明景泰三年(1452)黄河沙湾河段(在今山东阳谷)决口已有七年,淤塞了山东济宁至清口之间的一段运河河道。朝廷先后派多位官员治理,但却始终未能平息河患。景泰四年,明景帝召集朝中大臣开会,让他们推荐治水人才,群臣都推荐徐有贞。于是徐有贞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前往山东治理运河。徐有贞上任后,并不急于动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来趁机考察水利,二来修整治河队伍。徐有贞经过初步勘察,草拟了治河计划,并上疏朝廷,即治黄史上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其具体方案如下:设置水门、开凿支河、疏浚运河,以疏塞浚并举的方法平息河患。由于黄河水势大容易决口,运河水量小不易行船,徐有贞采取“分黄河水合运河”的办法,在黄河地形水势较合理的地段,挖渠开河疏导入运河。他集中大量民夫,自张秋向西南开通数百里的广济渠,接通黄河沁水。同时,他将内陆的河水开渠引入运河,并设立通源闸,节制水流流量,将黄河水势大的危害化害为利。此外,徐有贞还在分河基础上设立九堰,拦截水流、巩固堤防。运河由于河沙淤塞,造成了运河河道提高,从而导致“取水难,走水易”。徐有贞根据这个情况,顺势提出第三个治河策略——挑深运河。经过550多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平息了沙湾决河之患。其中,引黄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既解决了黄河溃决问题,也解决了运河漕运水量不畅阻碍航运的问题。

盛应期

      盛应期(1474-1535),吴江松陵人,盛寅四世孙。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

      嘉靖六年(1527),黄河水泛滥涌入运粮河道,江苏沛县北面的庙道口运河淤塞数十里,运粮船只受阻,工部侍郎章拯无法治理。工部尚书胡世宁等官员认为从长计议,应该在昭阳湖东另外开凿运粮河道。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辞官在家的盛应期被任命为右都御史,代替工部侍郎章拯前往治理。盛应期到任后,认为胡世宁等人的建议符合实际,准备在昭阳湖东,北起江家口,南到留城口,开掘疏浚一百四十多里的新河。这样运河不经过黄河,就不会淤积,比疏通原运河水道省时省力并且一劳永逸。工程计划征用民夫六万五千人,白银二十万两,工期六个月。盛应期雷厉风行,马上组织实施开河工程,并亲自督工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开工四个月后,工程量完成大半,正巧遇上旱灾,很多官员认为新开河道不是好办法,嘉靖皇帝就下令停工。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工,没有得到皇帝同意,包括盛应期在内的多名官员因主张开新河而被免职。此后,开凿新河成为朝中敏感话题,无人敢谈及。嘉靖时期,黄河共决口6次,冲坏运河。隆庆六年(1572),工部尚书朱衡兼任左副都御史,负责管理河道。在盛应期去世后三十多年,朱衡接着他的新河遗迹完成了南阳新河的开通工程,新河长一百九十四里,给河道运输带来了很多便利。

叶燮像

      叶燮(1627-1703),吴江北厍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江苏宝应知县。康熙十五年,淮河黄河发大水,山阳钓鱼台、宝应高家堰和高邮清水潭同时出现缺口,穿过高邮宝应两县的大运河被冲毁,河水泛滥,声如雷霆,沿线道路村庄全被冲垮,百姓呼号连天,景状十分惨烈。叶燮马上征集民夫抢修运河堤防,对老弱病残的贫户一律免派,而对那些“公然脱籍簿”,依然灯红酒绿的豪绅富户却概不豁免。叶燮审时度势,根据地理状况采用合理的方法加紧抢修,叶燮亲自参加抢修河堤的劳动,与民工同吃同住,经过三个月的奋力抢救,宝应东西60里河堤全部保住,大大减轻了水灾造成的损失,深得百姓爱戴。叶燮离开宝应时,两袖清风穷得连赶路的盘缠也没有。好在公道自在人心,宝应的父老乡亲凑钱为叶燮置备行装,买船送叶燮离开,送了一程又一程。

      当然,在吴江本地修理官塘纤路疏浚运河的人也很多,他们同样做出了很大贡献,这里就不再赘述。

      行文至此,相信很多看官有话要说,有文要写,毕竟千年运河集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修筑治理运河的工程艰辛,一篇文章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2019-0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