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道德经》论到唯有持守“道纪”的人才能促成新的变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持守“道纪”哪?只有“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要做到持守“道纪”,只有尽力达到心灵的虚无状态,也就是尽量的接近虚无的极点,坚持固守心灵的清静状态,也就是坚守清静不变。如此,方能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过程中,我才能通过反复的观察,明白其“道”变化的“道纪”。那万物纷纷芸芸,虽然各自的变化是千姿百态,却最终都是在反复的归其各自的本根。归其本根也就是万物各自的根本,相对万物纷纷芸芸千姿百态的变化,就叫做“静”,“静”就叫做在“静”中覆盖决定了万物纷纷芸芸千姿百态变化的生命。真是只有无私无欲的虚无,方能清静无为。 既然万物各自的根本之谓“静”,那么“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万物各自根本的“静”覆盖决定其生命叫其“道”的常规状态,能认识“道”的常规状态就叫做明“道纪”;不认识“道”的常规状态,轻举妄动往往会形成灾凶。能认识“道”常规状态的人是会包容万物万事变化的,能包容万物万事的变化则能公正,公正则能全面的客观的看问题,能全面的客观的看问题则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才能长治久安,而终身不会遭到危险。清静无为是“道”的常规状态。自然一切都是清净的,只有人的私欲方能打破清静的自然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