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油画五百年

 闲云野鹤qpab3u 2019-08-04

中国的油画圈与中国电影圈类似,也有着第一代、第二代画家之类的叫法。以浙江地区为例,如果说开创了中国美院的林风眠先生是第一代画家的话,那吴冠中、赵无极先生就是第二代画家。

以此类推,现在正当年的活跃艺术家们,都已经是第五和第六代中国油画家了。

这种以学术范式的建立和代际传承为标准的归类方式,当然有他天然的合理性,但是这背后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它将中国油画史的时间生生地缩短限定在了百年左右,而将之前中国的油画传播史全部都视为了可有可无的史前史。

事实上,就连许多的专业人士都并不了然,自中国出现第一幅油画开始,已经超过了五百年的时间!

如果以凡▪ 艾克兄弟于1432年完成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油画《根特祭坛画》当作油画史的开端来算,其实同样在十五世纪,在不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内,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油画的身影,也即是这幅《木美人》。

根特祭坛画 1432年 荷兰

由此可以看出,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频繁与精彩。

早的油画被当作神来崇拜

木美人 佚名 中国现存最早的油画

新会博物馆

木美人在展出

  《木美人》能够传承至今,是一个中国油画史上的奇迹。它甚至与艺术无关,而是借助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神怪传说才能保留至今。

它俗称“烂大门”,实际可能是被人当作门神绘在了门上。又可能当时画家在绘制它时使用了防火材料,才在一场大火之后保存了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场火灾,才让木美人获得了一个传奇的身份,从而被人从福建带到广东新会,最后又被李氏族人供奉在宗祠之中享受香火,被人顶礼膜拜,其地位甚至与妈祖同列。

在李氏族谱中,关于它记载是一个聊斋式的神怪故事:木美人是一个道人为答谢酒馆老板而画下的仙女,每天晚上都会为老头带来财富。之后是反角的典型——县令出场了。还是老套路,争夺神仙姐姐不着,便放了一把大火。老板死了,酒馆没了,最后连县令也没了,但木美人却奇迹般地留了下来……

我们可以为此做一个臆想:在中国古代,两个画在烂大门上的美女,穿着中国人的衣服,长着一张神秘(洋人)的脸,立体得像要从画里跳出来一般,而且连一场大火都烧不掉,对油画几乎一无所知的当时来说,好像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也正是这个神话的外衣,才让它传承至今。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绘制他的画家是谁。是行商至中国的外国商人?还是在欧洲学得油画技巧的中国人?我们只能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地地道道的专业油画,而且绘制他的画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准。

只是可惜,在一个水墨的世界中,油画好像难觅立足之地。在这个故事中,身怀技艺的画家好像只能用它来在路边的酒馆中换点酒喝。至于这个神话故事,则完全是一个美好的偶然。

但在这个偶然背后,被掩埋的则很可能是一段丰富中国油画传播史……

上帝与女人

利玛窦像 木板油画 游文辉 意大利罗马耶稣会档案馆

可能是有史可查的由中国人画的第一幅油画作品

平林野墅 传为利玛窦所绘 现藏辽宁博物馆

据李氏族谱所载,木美人的历史被设定在了明朝开国的洪武(1368-1398)年间。但直至明末的万历(1573-1620)年间,中国油画史才迎来了信史时代。这段信史的主人公名叫利玛窦。

圣母子像

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文艺复兴后期,当时的教会正竭力将年青人培养成处于时代前沿的新潮人物。据史所载,我们可发现利玛窦是个虔诚而跳脱的人。为了能够绕开明朝的闭关政府而留下传教,他假扮过印度僧人、中国道士、最后又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儒家知识份子。

在当时人的眼中,利玛窦也普通的儒家学者几无二致。在南昌,他甚至将四书倒背如流(是真正的倒背,从最后一个字背到开头的第一个字!)也许正是这种身份,让他最终走进了紫禁城,并给当时的万历皇帝送去了油画《圣母子像》。

但戏剧性的是,万历看到油画的第一感觉是感到害怕!万历皇帝说了句:“真是活神仙啊!”便将他转送给了皇太后。而李太后也几乎是同样的反应,说了句活佛之后,便将之藏于珍宝阁,之后再也没有看过。

对于油画,他的知识份子朋友们也留下了许多记载。大多数人对油画的“明暗法”印象深刻。再比如徐光启,他就在油画中看出了几何学,认为透视法则是几何的伟大力量。

而民间对油画的种种猜测与误解则显得欢乐得多。利玛窦终于在北京建起了教堂,人们看到堂中悬挂圣母子像,许多人都认为那是送子观音。而在利玛窦的眼中,则变成了一种令他感到深深愧疚的现象:“他们说上帝个女人。”

黑暗与高光

绰罗斯和硕亲王达瓦齐 王致诚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

郎世宁作品

桐荫仕女图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焦秉贞 耕织图 画法受到油画的影响

利玛窦死于1610年,按照当时的惯例,传教士的遗体必须送到澳门归葬。但万历皇帝亲自下旨,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死前,给中国油画史留下了那幅《平林野墅》。

当然他的遗产并不仅仅于此,明末崇贞皇帝与他的皇后周太后都信奉了天主教,国破城亡之前,崇贞皇帝还以周太后的身份给罗马教庭写过一幅求援信,只是一年多以后到达梵帝冈时,大明王朝已经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清朝王庭与传教士的联系也继承了下来。并在百余年后让油画真正开始在中国美术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完成了这个使命的人便是郎世宁。

  郎世宁画像 (1688-1766)

与明末的几位亡国之君害怕油画不同,清初的几位皇帝都显得自信而强势。尤为难得的是,顺治、康熙与乾隆三代君王的绘画鉴赏水平都出类拔萃。这其中,尤以与郎世宁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乾隆为最。

郎世宁虽然是利玛窦的后辈,同样是一个传教士,但他获得乾隆的赏识却是油画。作为一个充满着文化自信的强势帝王,他也直接否定了油画的格调,尤其不喜欢油画中的阴暗与高光。

直到郎世宁将画面全部改为平光布局,画人物肖像时也全部调整为正面光源后,才慢慢获得了认可。

与此同时,郎世宁的画风也影响到了当时的许多画家,甚至成为了清朝画院的标志性风格。

但没有对油画语言做出改变的其他画家,像王致诚,则始终没有获得认可,始终徘徊在画坛的主流之外。

三百年前大芬村

维多利亚港 清初外销画

男人像 清初外销画

清初外销画

钱纳利作品

钱纳利作品

十三行外销画画师

清代广州西关生产外销画的“关联昌画室”

如果郎世宁走的是高层路线,影响始终局限在画院之中的话,那几乎在同一时期,油画这种形式在民间也开始流行起来。

其中主要的是通道有三条:1、广州十三行的外销画;2、上海土山湾圣像制作基地;3、则是东北地区俄罗斯画家的活动。

钱纳利自画像

在广州十三行,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位英国油画家钱纳利。正是他在中国生活的二十余年中,影响与练一批外销画画家,才让十三行的外销画流行一时。

当时正值欧洲的明清中国风刮得正炙的时候,这种风气也无形中促成了十三行外销画的兴盛。

只是可惜,因为流水线作业和缺乏创造性。随着清帝国国力的衰落,清初的外销画也逐渐消声匿迹。

写实是一种文化

冯刚百作品

李叔同作品

林风眠作品

吴冠中作品

直到清末民初,中国饱经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开始向西方全面学习。与乾隆的态度相反,那时的中国开始认为“写实是一种文化“。

而油画作为西方艺术的代表,也真正地进入中国人的内心。无论是归国的华侨画家,如冯刚百;还是外出习艺的留学生,如李叔同,都开始让油画艺术具有了动人心魂的艺术力量。

随着如林风眠、徐悲鸿等艺术家开始引入西方美术院校的学术体系,在中国创建起各大美院,油画才开始在中国化探索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并造就出了一批如吴冠中先生即具中国传美学意境,并兼具油画美感的艺术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