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xianfengdui111 2021-08-06

今天是牛年新年,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牛人。

这位牛人是个外国友人,他是明朝中国对外开放的典范,他以和平友好的方式为明末的中国打开了西方近代科学艺术的大门。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利玛窦像

这位外国友人叫利玛窦(MatteoRicci)。

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东部城市马切拉塔(Macerata)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马切拉塔

马切拉塔是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省的省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留存,作为贵族的后裔,利玛窦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1571年,利玛窦进耶稣会修道。为了让传教士们去陌生国度更好的布道,教会教授了很多技艺,例如绘画、语言、医学、科学等,可以说,每一个传教士都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利玛窦受同会前辈方济沙威略(Francis Xavier )精神感召,立下了一个宏大的志愿:他期望自己成为神秘的东方国度皇帝的告解神父,把基督精神融入中华文化。

1582年,利玛窦受教会委派,历尽艰辛抵达澳门,后在广东学会了中文。

1595年,利玛窦首次抵达南京,他被南京城的宏伟壮丽震惊了,他感慨道:“整个建筑,且不说它的个别特征,或许世上还没有一个国王能有超过它的宫殿。”

当他知道南京只是当时中国的副都以后,就萌生了继续北上的想法。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1598年,利玛窦到达北京,可惜没有见到皇帝。直到1601年再次抵京时才得以进宫面圣,利玛窦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天主像、圣母像等物品,博得明神宗的欢心,下诏允许利玛窦一行人长居北京。

——你没看错,我写的是“利玛窦一行人”。因为利玛窦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教会不但给他配备了强大的辅助随从,他本人还在中国招募培养了一些同伴、助手,比如游文辉、倪雅谷、徐必登等。

其中,游文辉作为“粗通绘事的教友”,曾经在1610年左右绘制《利玛窦》油画肖像,这是目前我们所发现的由中国人绘制的最早的油画作品;而倪雅谷“艺术造诣相当高,学的是西画”,曾经创作过一幅木板油画《圣弥额尔大天神》。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游文辉绘制《利玛窦》油画肖像

这几位都是从利玛窦这里学习的油画——尽管利玛窦的水平不是很高,可能跟一笑差不多,但毕竟利玛窦掌握了一个全新的绘画体系,开个初级培训班,带人入门神马的还是没问题的。

万历皇帝上位后,召见了利玛窦,但他最想知道的是欧洲君主的服饰、发式、宫殿是什么样子。利玛窦就将相关的画“呈送皇上,附以汉语简短说明;然后,鉴于画的尺寸太小,而中国人又不会画阴影,两位神父(利玛窦和庞迪)就花了两三天时间,奉旨帮助官方画师把它放大并着色”。

万历一看到这些与中国画迥然不同的西洋画,就十分欣赏,他将利玛窦留在宫内3天指导宫廷画师作画。万历希望中国的宫廷画师可以学会油画的技法,能仿照利玛窦的油画再画一幅。

至于天主?万历表示我已经有亲爸爸了,而且朕受命于天,贵为天子,没必要再认一个洋爸爸,上帝他管不着我这地儿。

于是,利玛窦在皇帝这儿“沦为”了美术老师,这与他想成为皇帝的告解神父的愿望相差甚远,——利玛窦为此“不务正业”感到困惑,他在写给耶稣会总会长的信中说:“我对于绘画艺术极为喜爱,不过我担忧,此事再加其他一切,都放在我肩上,会使我羁绊得无法脱身。”

利玛窦对中国画的评价是:“中国人非常喜好绘画,但技术不能与欧洲人相比。……他们这类技术不高明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与外国毫无接触,以供他们参考。若论中国人的才气与手指之灵巧,不会输给任何民族。……他们不会画油画,画的东西也没有明暗之别;他们的画都是平板的,毫不生动。”

为什么说中国画是平板的呢?

利玛窦解释说:“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迎阳,则皆明而白;若侧立则向明一边者白,其不向明一边者眼耳鼻口凹处,皆有暗向。吾国之写像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亡异也。”

好吧,看在你主业是传教士的份上,原谅你的无知吧。

要知道五代时张僧繇就已经会用明暗面画“凹凸花”了,只不过中国人物画受传统观念影响,不画阴暗处(“画阳不画阴”),所以才给利玛窦这种错误的认识。

不过,西洋绘画的视点,也许就在此时未经刻意宣扬就悄悄地融入了中国绘画。

而且利马窦带来的宗教油画引起了一些思想开明的人士的兴趣,公开以后,也确实引起了一些画者的注意和学习。前面我们说过的波臣派创始人曾鲸可能也受到了影响。

所以,目前史学界公认利玛窦是中国油画的启蒙者,是把西方油画带入中国的第一人。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除此之外,在历史上,中国近世与西学接触的开端,一般总以利玛窦的到来为里程碑,这是因为他与中国士大夫往来并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尊敬,故而使得西方事物与学问也得以迅速发生影响。

明末清初,是西方传教士东进中国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来自欧洲各国的传教士中不乏擅长绘画的,例如14世纪北京总主教约翰·孟德高维奴为了传播《新旧约》,还亲自画了6幅圣经故事。

传教士带到中国来的这些绘画与书籍插图,提供给中国人一个新的艺术参照系。

除了油画,版画以及透视画法也带给中国人以震撼。

还有,从明万历年间开始,由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大大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让中国人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1610年在北京逝世,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利玛窦墓地,在北京市委党校内

利玛窦在华28年,不但给中国带来了油画、世界地图,还向中国人介绍了迦利略的天文知识,麦卡托的地理投影法,逻辑、数学的演绎推理法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和中国的《四书》等,被称为“泰西儒士”,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而且,明朝的皇帝也没有阻止利玛窦在民间传播西方文化。1670年中国教友人数由2500人增加到27万人。耶稣会出版的数学、哲学、伦理学等华文著作有150多种。

然而,清朝皇帝因为害怕这些西方文化启迪民智,把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传播活动禁锢在宫廷之中,导致中国跟西方诸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中康熙还于1721年诏令禁止天主教,利玛窦的毕生努力几乎功亏一匮。

现在在利玛窦的故乡,意大利马切拉塔还有一个马切拉塔美术学院,在中国留学生中的口碑很好,被评价为“是一所学术严谨、教学突出、综合管理相当好的学校”,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马切拉塔美术学院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油画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这得感谢他,不做科普的画家不是好传教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