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38】如何理解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上)

 舍得付出 2019-08-05
什么是心理健康?

按照卫健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1)认知合理、(2)情绪稳定、(3)行为适当、(4)人际和谐、(5)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心理健康是从五个维度来评估的,也就是认知、情感、行为、人际、适应等五个方面,然而,这一概念缺乏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2012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了中国人《心理健康六项标准》: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要了解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够接受自己;

2、自我学习、独立生活。具有从经验中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的衣食住行活动,能够利用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或技能解决常见的问题;

3、情绪稳定、有安全感。情绪基本稳定,以积极情绪为主导,能够调控自己情绪的变化,对人身、生活稳定等有基本的安全感;

4、人际关系和谐。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处理与保持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正常的情绪情感,获得满足感,能够接纳他人及交往中的问题;

5、角色功能协调统一。基本能够履行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角色规定,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等特征,心理与行为符合所处的环境,在社会规范许可范围内,实现个人需要的适当满足;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保持与现实环境接触,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积极应对现实,能够正确面对并克服困难。这一标准相对全面,包含了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而且包含了角色功能统一及与符合年龄发展的内容。当然,自我意识是不容易评估的内容,可以外显为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及适应变化。

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如何?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移民、休闲、老龄化等社会心理和人口学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无疑导致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当前,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目前国内权威发布的调查数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在2017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相关情况。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团队公布了“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主要揭示了我国七类精神障碍患病率。2019年2月18日,《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了第一批主要结果,该研究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其内容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老年期痴呆等七类。

该调查发现我国居民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9.32%。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为4.98%;心境障碍其次,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症十二个月患病率达到2.1%;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第三,患病率为1.94%;间歇爆发性障碍第四,患病率为1.23%;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1%;进食障碍患病率低于1‰;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六大类,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重性精神疾病。同时,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2018年5月4日,在西安举行的“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健康学论坛”上,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牵头,联合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以及国内30余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并发布了《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历时五年的大数据采集和全国约113万人的心理健康分析,调查结果指出,心理健康状态是导致躯体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需加强心理健康管理,并研究制定了更适合于健康行业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级标准。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城镇居民有16.1%,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仅10.3%,提示心理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与医疗价值。同时,城镇慢病人群心理问题伴发率极高,心理健康的仅5.1%。《白皮书》指出,心理健康状态与躯体生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甲状腺结节、乳腺良性病变、子宫肌瘤、肥胖和失眠等亚健康城镇居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五类人群的心理亚健康比例在54.7%—64.7%,心理问题发生率在24.3%—37.3%;此外,在肿瘤、脑梗、心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城镇慢病患者中,抑郁、焦虑问题突出,城镇慢病人群中有50.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倾向。《白皮书》的结果揭示了心理在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推进的重要性。

三是2019年2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在北京首发。

该蓝皮书指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巨大,但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够便利。心理健康蓝皮书披露,中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15.8%心理健康状况差或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农村人口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好于农村人口(20.9%心理健康状况差或较差)。

心理健康素养方面,2017-2018年的调查显示,女性略高于男性、25-45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中国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表示需要的受访者达53%,其后依次是“教育孩子”“人际交往”“心理疾病防治”“职业指导”和“婚姻”,占比由46.3%至28.9%不等。 

三大数据由于调查目的、抽样人群、调查工具、评估方法不同,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但是,从精神障碍患病率到心理健康、亚健康揭示了中国居民的心理健康现状。从后面两个数据看,城镇居民具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基本都是16%左右。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包含哪些?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对外公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于当天发布。为实现这些目标,《意见》强调,要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健康中国行动包含十大行动,其中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令人振奋。7月23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就“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在京召开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雷正龙副局长介绍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两个目标,个人和家庭九项行动措施,社会和政府九项行动措施,可以简称“299”行动。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两个目标:一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二是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具体目标有如下十个方面:

(1)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2)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3)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3名和4.5名;

(4)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和80%;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和85%;

(5)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和85%;

(6)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7)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8)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

(9)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0)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什么是心理健康素养呢?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第一个目标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什么是心理健康素养呢?心理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心理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公民心理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维护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发展阶段,对一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儿童的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未完待续

作者:祝卓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