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苑拾珍第五期:商代马车起源

 无心涧 2019-08-06
殷苑拾珍

上一期的殷苑拾珍向您讲述了古老的商代马车,本期将进一步探索商代马车的起源问题。

根据《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说的是薛国有个奚仲的人,是夏代专职掌管造车、用车的官员。据《新语·道基》记载:古时“川谷交错,风化未通,九州绝隔,未有舟车之用,以济深致远。于是奚仲乃挠曲为轮,因直为辕,驾马服牛”,认为马车、牛车都是奚仲发明的。在汉以前的许多书籍,如《墨子·非儒下》、《荀子·解蔽篇》、《吕氏春秋·君守篇》等等,都记有“奚仲作车”的事,所以奚仲被称为造车的第一人。

关于记载夏代有车的文献也很多。如《史记·夏本纪》中记有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的文字。在《史记·河渠书》中,也说大禹治水时“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橇、山行即桥”。在《尚书·益稷》中,大禹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所谓“四载”,指车、船、橇、轿这四种交通工具。这些说法反映了那时的先民,在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时,已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惜“四载”中的车、橇、轿三种交通工具,至今未见早于先秦时期的实物。在文献中还有黄帝造车、相土造车等记载,也是很早流传下来的说法。同样,这些说法的真伪、是非,今天已无法判断。

从上一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商代马车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制作的技术已相当成熟。这说明马车从它出现到商代晚期,应该经历了相当长的历程。可以推断:马车的出现,应在商代以前比较久远的某个时间。

目前我国古代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车子就是殷墟的马车,而殷墟所发现的车以殷墟三、四期的居多,个别的可以早到殷墟二期,即武丁晚期至祖庚祖甲时期。从二期到四期的时间内,殷代的车子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较早的车车轮径较大,轨距较宽,车轮的辐条较少。到了晚期轮径变小,轨距缩短,车轮的辐条增多。此外,还有一些构件上的变化,使得车子更牢固、更灵活、更稳定。

殷墟所发现的车子结构复杂,形制规范,装饰华美,制作考究,已经是很进步的车。这样的车一定曾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在我国尚未发现时间更早、形制结构更为原始的车,于是一些学者就把视野延伸到我国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提出殷代的马车是由境外传人中国的。李济先生在《安阳》一书中说:“最新研究成果使人们相信某些工具、武器的出现,可能还有双轮车,是由于与外界交往的结果。”—些外国学者也主张中国马车是外来的。殷代马车“外来说”的依据主要有二条:一是中国古代驯马较晚,只是到商代晚期,与马车盛行的同时,养马业才发展起来;二是西亚及中亚地区发现的古代两轮马车,时间要比殷代的马车早。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亚的马车与殷墟所发现的车子的结构有明显的不同,不属于同一个发展系列。

西亚马车

中亚殉马

商代车子的构造颇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干栏式的车舆、向前弯翘的辕、平直或两端上翘的衡,无一不脱胎于中国古代木作构件的造型。用以驾驭马的轭的形状结构,以及轭与衡的联结,都有独到的构思。从中国马车传统的系驾方法来看,轭套在马的肩部,轭与靭带加上连系马络头的缰绳,既将马与车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给马以行走的宽松条件,利于马拖曳和奔跑。这一切都倾叙着商人的聪明和才智。商代马车上有各种青铜构件,这些青铜车马器设计周到,制作精美,是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成果。马车铜构件上多铸有花纹,有菱形纹、云雷纹、乳钉纹等几何形纹饰,以及饕餮纹、蝉纹、龙纹等动物形纹饰,这些纹饰也是商代青铜礼器上常见纹饰,它显示了商代青铜文化独有的民族特色。

另外,从商代马车可以看到,各部件的联结用的是榫卯结构。这种榫卯结构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已经见到。夏王朝时用的斧、锛、凿类金石工具比河姆渡文化时期进步了许多,从理论上说,在夏王朝时期的榫卯结构也应有不少提高。至于能否胜任马车对榫卯结构所需的严格要求?不可妄加猜测。同样,从理论上说,龙山时期的先民已经驯养马匹,但是否己用马去驾车?也未有定数。

考古资料表明,在商代一些周边方国也使用马车。凡出土车马器的方国遗址的时代都属于殷墟晚期,至今还没有发现早于殷商车子的同类遗存。

如果设想商代的马车是由中亚或西亚传入的,像马车这样结构复杂、形体庞大的交通工具,决非像贝、龟那样可以轻易地带入商都,它必然要经过一个传递过程,也就是说从西亚、中亚到商都殷墟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过渡地区。而商王国周边地区一些方国所发现的车子和车马器没有早于殷墟的,至于更远的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和东北地区更没有商代马车遗存的发现。这一事实说明马车从西亚、中亚传到殷墟的过渡地区是不存在的,换而言之,这一传递过程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定要在商王国与方国之间寻找马车的传递过程的话,那么这个传递过程也是逆向的。也就是说,各方国的马车是在商王朝的影响下产生的,或者是通过贸易交换、战争俘获等手段获得的。

目前,关于商代马车的起源问题还存在众多争议,相信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现,这一谜题终将会解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