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大部分人对泰坦尼克号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电影,被里面的情景深深打动,而电影也是根据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进行改编的。根据相关记载泰坦尼克号在1912年4月14日夜里不到十二点的时候撞上冰山,虽说当时有700多人已经获救,可还是有1500多人葬身海底,整个下沉过程只有两个小时。 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通过现代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终于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可直到今天都没人去把“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打捞上来,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众多专家眼中是坚决不能打捞的,科学家:碰都不能碰。 首先“泰坦尼克”当时沉没的地点在大西洋,它的残骸在大西洋3700米的伸出,想要把它打捞上来是非常困难的,最起码以现在的打捞技术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因为它会受到非常强烈的水压,整个打捞过程不管换做是哪个国家都是无法做到的,还会严重影响整个大西洋的海域环境。 其次,“泰坦尼克”号整艘船都是使用金属打造而成的,因为常年在海水中浸泡,很大一部分早就已经被腐蚀了。而且在“泰坦尼克”的残骸上肯定会残留非常多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如果就算是把残骸打捞了上来,那么也会因为暴露在空气中而产生氧化,会瞬间化为灰尘,甚至还会变成废渣,就完全失去研究价值了。所以说在没有100%打捞技术之前,最好不要去乱碰,很有可能会毁了“泰坦尼克”的残骸。 |
|
来自: kanglanlan > 《科普、科幻、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