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立秋,吃三食、喝三水、拍三处、避三事,身体安康少生病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19-08-08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了,从今天开始,炎热的夏季将逐渐退场,飒爽的秋季即将登场。

在立秋这一天,按照习俗,要吃肉“贴秋膘”,但现在人多崇尚骨感美,所以不少人不但不贴秋膘,还要努力吃黄瓜“刮秋膘”。

其实,无论是“贴秋膘”,还是“刮秋膘”,总要以健康为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想要保持身体安康,吃喝住行都是要有讲究的。

立秋,降燥,吃三食

秋燥是立秋之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人常有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不适,此时要注意饮食调养。

一吃:莲藕

秋季可以选择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清除秋燥,其中莲藕为首选。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能,也可增能人体免疫力。

二吃:山药

山药被称为“神仙之食”,秋季进补饮食中适当食用山药,有助延年益寿。

山药中富含钾元素,加上山药中富含碳水化合物,《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因此,吃点山药不仅能缓解秋燥,对于秋乏的人群来说,吃点山药也有助于抵抗秋乏。

三吃: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本草纲目》言其“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临床观察发现,百合清心安神,对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莫名所苦疗效甚佳。

秋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而百合甘寒质润,有润肺之功,对秋燥有明显治疗效果。

立秋,润肺,喝三水

中医讲: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秋季养肺重在“润”,想要润自然离不开水。

一喝:蜂蜜梨水

蜂蜜能稀释呼吸道中的痰液,并使其快速排出体外。

另外,蜂蜜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葡萄糖氧化酶、溶菌酶等抗菌成分,对多种致病菌都有抑制和灭杀作用。

梨具有润燥消风、生津润肺、镇咳止喘等作用。

将梨煮水后,调入蜂蜜喝,可以有效缓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喉咙干痒症状,也可以起到很好地润肺化痰作用。

二喝:鸡头参茶水

鸡头参,别名龙衔、白及、菟竹等,性平;甘;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目前认为,鸡头参既有较强的补阴之力,又有一定的补气之能。临床上常用于多种慢性病以气阴两虚为主的症候。

鸡头参的补阴作用强,既能通过直接补阴以润肺燥,又能通过补气以生津而润肺,因此无论是单纯性的肺阴不足,还是肺的气阴两虚均可用。

三喝:白鼓丁桔梗茶水

白鼓丁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很适宜排肺毒、清肺热的。

桔梗具有去痰镇咳作用。善利肺气、宽胸快膈,促进肺中脓痰排出,为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品。中医常用桔梗治风热犯肺,咽痛失声等症。

两者搭配,辅以消炎排毒的玉兰根,滋阴润燥的玉竹,四者一起泡水代茶饮,可养肺镇咳、化痰润燥,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溃疡也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立秋,祛湿,拍三处

经过一个夏天湿热的侵扰,秋季如果不祛湿,冬天就很容易生病。想要祛湿,要拍一拍。

一拍:手掌

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只需要每日有空之时轻轻拍手即可。

坚持一段时间,身体湿气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拍:肘窝

多数人不知道拍打肘窝不仅可以祛除身体的湿气,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心肺排毒。

每天早晚各拍打一次,每次的时间保持在二十分钟。

三拍:腘窝

所谓腘窝,即膝盖后的凹陷部位。平时适当拍打腘窝上的委中穴,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祛湿。

这是因为委中穴经过膀胱,膀胱是人体中排毒祛湿的必经之路。

所以,每次就委中穴拍打十分钟左右,可谓是好处多多。

立秋,防病,避三事

秋冬季节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立秋之后,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习惯,以免招惹病痛。

一避:过饱伤身

秋高气爽,很多人胃口大开,胡吃海喝起来,这是不好的,要避免。

从养生角度看,每顿饭所食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而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要做到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

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样才能健康到永远。

二避:常熬夜

长期熬夜会损伤我们的大脑导致记忆力下降、头晕、头痛。

熬夜也会对皮肤有极大影响,加速变老出现,还会引起痘痘、黑眼圈、眼袋等问题。

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该休息而没有休息,就会因为过度疲劳,造成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满血丝。

三避:不吃早餐

早餐是很重要的,要避免不吃早餐的习惯。

秋天很多人都是比较乏的,一些人不愿意去吃早餐,如果是长时间不吃早餐的话,那么对于上午影响还是挺大的。

所以说,每天都要去吃早餐,这样才不会导致身体不适。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