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 其中有氧运动算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了 只要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的都算是有氧运动 比如跑步、跳绳、游泳等 k妹教你科学的进行有氧运动 规避运动损伤 个人有氧训练的安排需要注意4点: 1.训练频率 2.训练时间 3.训练强度 4.训练的动作模式 1. 训练频率 频率指的是每日或每周训练进行的次数,太多的训练会增加受伤、生病的风险,而训练太少则效果甚微或无效! 建议:每周规律2~5次的有氧训练。 如果你以前没有运动习惯,就要从少量开始,每周两次,然后慢慢增加到三次、四次。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开始健身时由于热情高涨,想要尽快达到效果,就一下子每天锻炼,每次锻炼的强度也很大,这样做往往会训练过度,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疲劳、失眠、浑身过度酸痛等症状。于是就又会停止下来。 2. 训练时间 时间顾名思义就是每次训练进行多久、多长,10分钟?30分钟? 60分钟??? 其实训练的时间经常性的受我们所设定的强度所影响。 建议:想通过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来减脂的朋友,要至少训练30分钟以上。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hiit)则训练20分钟左右。 3. 训练强度 强度是我们身体形成训练适应的关键,所以要经常更换强度给身体不同的刺激。 建议:如果一周进行3次有氧训练,建议低中高各一次的训练强度。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 低中强度的有氧训练并长时间的持续进行,这种情况较有利于我们燃烧身体多余的脂肪。 Ps: 运动产生的疲劳是否能在第二天消除,也是衡量是不是有氧运动的一个标准:如果疲劳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则说明运动过量了,已超出有氧运动的范围。 4. 动作模式 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动作模式,清楚你所进行的有氧训练动作模式,才会达到最好的效益,也会降低运动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