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步界产生了不少神话和常见的误区。 从跑前热身到短期碳水化合物补充法......不少类似这样的跑步神话,其实你有鉴别力地忽视,而不是别人说啥就信啥。 01 跑前拉伸 静态拉伸通常并不被认为是准备跑步前的最佳热身方式,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运动表现,并可能增加受伤风险。 拉伸“冷”肌肉(还没通过运动活动开的肌肉)可能会拉伤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跑前做一些温和的心脏活动作为热身,而不是静态拉伸,比如步行或慢跑,这将比静态拉伸更有效、更安全地让你的肌肉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 02 错过训练不是件好事 错过计划表上一两天的训练课程并不会造成灾难,完全没必要为之紧张恐慌。 事实上,休息几天反倒可能是你的身体所需要的,毕竟休息被认为是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缓解。 在恢复时期,肌肉会适应并加强。 一旦完成了艰苦的训练并取得一定成果,你的状态就可以轻松维持,你多休息一天,不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有时,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再是决定是否去跑步,是一种非常理智的做法。 03 跑步对关节不好? 很多人都认为跑步对关节不利,尤其是膝关节。 是的,跑步时可能会受伤,但研究发现,正确而科学的跑步可以降低骨关节炎的风险。 Benjamin·Ebert的研究表明,身体会适应跑步的影响,肌肉和关节的这种适应实际上有助于延迟或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04 跑鞋需要磨合 虽然你总是被告知要在比赛前磨合新跑鞋,但它不会改变鞋子真正的长期舒适性。 如果你在商店里试穿一些跑鞋感到不舒服,那么穿这双跑鞋很可能会一直感到不舒服,这不仅仅是“磨合”的问题。 适合你的跑鞋起码在一上脚的时候就应该让你感到很舒服。 05 只关注跑步 跑步可能是你的最爱,但它不该成为你整个运动的全部。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并成为一名更加全面的运动爱好者,那么在生活中加入一些力量训练将有所帮助。 除了力量训练,你还可以进行其它形式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行和跳绳,并且交叉结合。 06 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 补充碳水化合物应该有一个限度,不一定非得在比赛前一晚用碳水塞满自己的胃。 除非正在进行半马或更长距离的比赛,否则没必要非得在赛前补充碳水化合物。 发表在欧洲应用生理学和职业生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补充的最佳方法是在几周内将它们整合到日常饮食中。 这意味着,在比赛前几周要逐渐增加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而不是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大量吞食它们。 07 人人都可以跑马 人们常说,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参加比赛(可能还有一些步行),但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跑完一场马拉松比赛可能会超出一些人的能力。 不是他们有多少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基因构成。 拉夫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20%的人不具备有效进行马拉松训练的正确基因组合。 由于他们的肌肉无法有效地摄取氧气,因此,此类人群被发现在马拉松训练方面存在着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