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第一部人才理论专著——《人物志》

 海阔天空7815 2019-08-12

《人物志》系三国魏刘劭所著,共三卷十二篇,成书于1700多年前,总计不足一万五千字。极短的一本小书,却涵盖了对识人、用人、以及人际沟通的深刻论析。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尤其在识人方面,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如《九征》中的“阴阳论”和“五行说”。尽管如此,书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如何鉴别与使用人才的标准、原则和相关理念,颇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纵然在今天,也仍具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关于人性的解读,堪称经典。

《人物志》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结合了心理学的人才理论专著。


——《人物志》的结构——

三卷十二篇(另加“自序”)——

上卷:九征、体别、流业、材理

中卷: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

下卷:七谬、效难、释争


——各篇的中心思想与主题——

一、《九征》

《九征篇》其实是从最本质和最初始的层次阐述如何认识人才,从五行、五体、五质、五德引申出九征。所谓“九征”,即人的九种外在表象。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体:筋、骨、血、气、肌

五质: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

五德:仁、义、礼、智、信

九征: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

古人是极其敬畏自然的(老庄哲学便是极致代表),所以但凡论述一个道理,必要联系天地阴阳——《人物志》的作者也不例外。《九征》就是结合阴阳五行阐述人的生理素质和体表特征,然后一步说明人的内在材质与外在表象密不可分,具体可通过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九个征象去鉴别。

二、《体别》

介绍了十二种偏材的性格利弊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

在作者看来,除了中庸之才,其他人都属偏才,偏才的性格与材质都有二面性,要懂得如何扬其长避其短,而不是轻易地去改变他们(“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矣”)。

三、《流业》

阐述了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雄杰——此十二种专业人才及其各自所属的能力与适合的职业。

在刘劭看来,此十二种材质,都是有用的,都能作为人臣,可担当一定的重任。而人君却不在此十二材质之列,因为人君是集十二种材质与一体而不会亲自担任具体事务之人。人君的要务,是懂得因才致用,人尽其才,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君王应该“劳于求贤,逸于治事”——即君主的任务就是发现和使用人才,而不是去处理具体的事务(事必躬亲)。

四、《材理》

《材理篇》主要讲的是沟通和辩论的技巧——从辨论时最常见的三种失误与六种不良后果,引申出与人沟通的八种技能。

理有四种:道理、事理、义理、情理

四种“理”分别对应的“专家”:思虑深远、通晓自然本性的为道理的专家,反应敏捷、能够处理复杂事端的为事理的专家;能阐述礼义教化、分辨各种行为得失的为义理的专家;善解人意的为情理的专家。

从四种“专家”各自的特征差异,引申出人性的九种偏颇,而人性的偏颇又会导致产生七种似是而非的现象。

五、《才能》

强调因才适用,君主的职责是善于用人。

材质不一样,能力便有不同,所以任用人才要视其能力大小,授予其合适的职位。凡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偏材”之人,如同“五味”中的一味,只可担当某一方面的职务,而治国之才即人君则不同,治理国家如同用无味去调和五味。

作者在这里其实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能够统御各种偏材(权臣)的人君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鲜明而强烈的特点的,这就叫中庸之才——看似平淡无味,实则是不具任一种偏颇,能包罗万众。正如第一篇《九征》中所表述的:“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六、《利害》

主要讲了六种不同人才的利害优劣。

详细阐述了清节、法家、术家、智意、伎俩、臧否此六种人才为官从政的利与害,指出了他们各自所擅长的才能,以及从政前的表现、从政后的优势、不足与常见的结局。

七:《接识》

主要讲了“偏材”们在辨识人才与日常交往时易犯的失误和弊病。

仅仅具备某一方面才能的偏才之人因主观意识太强只能做到欣赏和接纳与自己同类材质的人,无法认识和接受与自己不同质性的人,所以,偏材们做不到去鉴赏各种不同的人才,当然也不具能让各种人才发挥其特长的能力。与之相反,具备多种才能、也能赏识各种人才的人,属于“兼材”——兼材与国体之人相同,同时拥有道、法、术三个方面的才干。

八:《英雄》

不仅详细阐述了何谓“英”(聪慧明智突出)、何谓“雄”(胆识和武略过人),还明确说明了“英”与“雄”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二者在组合时各自的占比不同所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

看了《人物志》才知,原来“英雄”不仅不是一个称号,还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人才材质——英指聪明智慧,雄指胆识和武略。

光有英没有雄,再好的主张和谋略也难实现;光有雄没有英,就是徒有匹夫之勇,难以成就大业。所以,英的明智依赖于雄的胆识才能实现,而雄的胆识要靠英的明智去成就。身为首领,在其个人才干上,若只具英才不具雄才,那么归附他的便只有英才;同理,若只具雄才不具英才,敬服他的自然也只有雄才。所以,成大业者(国君)要同时具备英才与雄才,除此之外,英与雄的占比不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体现于个人身上,英的分量应比雄略重一些。

九、《八观》

详细阐述了八种观人的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1、观察对善恶的取舍了解其本性(识别“间杂之人”)。

2、观察言谈举止和神情变化窥见其真实心态。

3、观察其是否名副其实(一个人所获得的名声与其所拥有的某项才能特征相关)。

4、观察其动机和目的了解其性格气质(识别“似是而非”与“似非而是”的两种人)。

5、观察对人的爱敬多寡了解其为人处世与沟通能力(敬多爱寡者,令人望而生畏)。

6、观察与人相处时的六种情绪反应知晓其人生态度(识别君子还是小人)。

7、通过观察缺点而明白其优势(识别偏材)。

8、通过观察聪明程度去分析其所能达到的材质类型(识别人才档次)。

值得一提的是,《庄子·杂篇·列御寇》中有一段借孔子之口说明如何择人的话,在那段话中,孔子先是说“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然后又说“人者厚貌深情”(人的貌相复杂难辨、人的内在深藏难知),所以人常常表里不一。正因人心如此难以辨识,所以君子们有一套专门验证人的方法:“九征”——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译文:因此君子总是让人远离自己而观察他们是否忠诚,让人靠近自己而观察他们是否恭敬,让人处理纷乱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对人突然提问观察他们是否明智,交给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们是否守信,把财物托付给他们观察是否清廉,把危难告诉给他们观察是否持守节操,用醉酒的方式观察他们的仪态,用男女杂处的办法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

最后,附上八观篇中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观点:勤学苦练不如天生有才,有才华不如懂道理,懂道理不如有智慧,有智慧不如得道。

至于啥叫“得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人尚未得道,故而无法相告。

十、《七谬》

指出七种识人的误区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1、以眼见的事实为依据,对人的名誉要核实查证,不能被传闻所误导。

2、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眼光,避开个人主观上的好恶。

3、在人的心机和志向上要谨慎揣度,避免判断失误。

4、人才资质不同,故成功有早晚。要注重人才发展的过程,观察其前后变化,而不是仅以当前表现作出判断。

5、要避免因自己的局限性(偏材的特性)对人才产生偏见和误判。

6、不能仅靠人们现有的尊卑贵贱去鉴别人才,而要认识到形势(客观环境)的变化因素。

7、不能片面的以容貌言行等外在表象去鉴别人才,而忽略其内在与潜能。

十一、《效难》

主要讲的是选拔人才与验证人才的难处。

由于各人观点不同及信息不对称因素,导致人们很难选取合适的人才,这是“难知之难”:即难以鉴识的难处,也就是选人之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由得效之难”(即人才无法得到验证的难处)——即使有合适的人才,可是因为选拔人才的人的地位、能力等限制因素的存在,导致这些人才无法被恰当地任用——举个例子,一个连自己都见不着皇帝面的人却想向皇帝举荐某人当宰相,能成吗?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人,不仅个人能力有限,格局也不高——生怕别人得到重用而自己的前途受损,这也是很多人才无法得到鉴识与任用和提拔的原因。

十二、《释争》

读完《人物志》的全文,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一本讲如何鉴别人才的书,也是一本讲人际沟通的书。显然,在作者眼里,与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素质,而只有真正掌握了人际沟通精妙的人,才能成就不朽的美名和功业。

为此,作者专门以一篇“释争”来讲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纷争。

释争篇中明确指出,争端的产生源于人们内心的宽恕不足,而对外的期望却过高。而化解争端的方法就是让内心自强与自我完善,保持谦虚礼让,怀有敬畏与恐惧。

释争篇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三等人”观点——

1、没有大功劳却自我夸耀的,是下等人;有功劳而居功自傲的,是中等人;功劳很大但不夸耀的,是上等人。

2、愚蠢而又争强好胜的,是下等人;有修养而又能崇尚他人的,是中等人;有修养而又能谦让的,是上等人。

3、宽以待己而严以律人的,是下等人;严以律己也严以律人的,是中等人;严以律己而宽以待人的,是上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释争篇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作者在文中尤其结尾时着重强调了“不争”的思想,并引用了《老子》中的原话“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在向前辈致敬吗?


——总结与感悟——

一、全书内容可归结为三大点

1、如何根据人的表象对人才形成基本认识和分类。

2、如何通过与人接触来具体识别人、有哪些途径能更精确地判断人,以及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失误。

3、关于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论述。

作者不仅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各自的情性影响(因此难免产生矛盾)——还指出了因言语沟通所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背后的原因,并阐明了人际沟通的重要原则。

二、读后感延伸

1、中国一直以来有句话叫:相由心生。仔细想想,此话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生理学上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句话,叫“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反映在神情气貌与言行举止之间,但的确也有很多人属于“深藏不露”、“大智若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面对任何事物(尤其在识人这个问题上),都不可陷入偏执或极端,一定要辩证审慎地去理解和看待。

2、人才以“中和”为最贵,具备“中和”之质的人,平淡无味却聪明至极——聪明是关键,平淡是最高境界。具备中和之质的人叫中庸之才,中庸是人才的最高等级,唯属圣人(或理想中的君主)。除中和外,其他人(不是泛指所有人,而指可用之才)都属偏材。偏材有十二种,每一种都有优点和不足,每一种才干都与其性格密不可分。偏材们的类型不同,能力大小也各异。因此,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使其能力得到发挥,偏材用对了,能带来好处,用错了,则有可能招致灾祸。因为,偏材者们都是带有某种缺陷的。

3、偏材们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没有缺陷便也没有某方面的特长。你看重他的特长,就要容忍他的不足。他的不足是明摆在那里的现实,无法忽略,且难以更改。所以,你想要任用他们,除了要放对位置,还要懂得如何扬其长避其短,而不是去指责他们的不足或者要求他们作出转变。

4、认识一个人不能光听别人对他的评价,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不能只看他当前的得失与表现——要眼见为实,要有自己的判断,要反复验证,要客观全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5、君主的使命是“劳于求贤,逸于治事”——说白了就是想千方设百计去求才,然后把事情都交给人才们去做,在治理国家这件事上,君主要做到“无为”。这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有多少领导者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其实并不是打仗,而是“征兵”和带兵呢?领导者若不能发现、识别和管理好属下,又何谓领导者?

6、古今创业者的素质基本相同,今天这些零资本起步的创业者们与古代那些白手起家的君王们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前者的目标是天下(权力与疆土),后者的目标是市场(地位和份额)。英雄篇讲的不仅是人才的领导力(此人才专指君主),放在今天,其实也就是创业领袖们的胜任力。

7、人际交往,保持谦让是基本原则,化解纷争的唯一方法是“不争”。


——原文精选(每篇精选一句)——

一、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自序》

大意:了解其所心安的东西,观察其行事的途径,便知其立身处世的品行。

二、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九征》

大意:因此正直而不柔和则倔强,刚劲而不能收敛要则蛮横,固执已见却不端正则愚蠢,心气十足而思虑不清则把握不住分寸,思虑通畅而不能平和则会飘荡不安。

三、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矣。——《体别》

大意:“偏材”类人才的本性,不可强求其转变。

四、主德者,聪明平淡,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流业》

大意:君者,聪明平淡,让各种有才能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才而不会事必躬亲。

五、凡人心有所思,则耳目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谓不解,则怒构矣。——《材理》

大意:每个人在心有所思时,都无法分心去听别人讲话,因此双方都在构思并都想要表达意见,彼此互相阻止,希望对方能听自己讲话。两方都持同样的想法,都认为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意见,双方便由此产生误解。每个人都不想被别人误解,误解生,则怒气生。

六、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材能》

大意:所以为臣者以恪尽职守为能力,君主则以善于用人为能力;为臣者以能言善辨为能力,为君者以善于倾听为能力;为臣者以实际行动为能力,为君者以能赏罚公正为能力。

七、其为业也,细而不泰,故为治之末也。——《利害》

大意:这种人(伎俩之材)为官从政,重视细枝末节但无法长治久安(即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因此只能成为治国之才的末位(难以担当重任)。

八、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接识》

大意:一流的人能识别一流之才的长处;二流的人能赏识二流之才的优点,具备多种才能的人,则可鉴识各个方面的人才。

九、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英雄》

大意:如果能够凭借聪慧在开始进行谋划,而不具备明智看到机会,只可以坐而论道,而不可以处理具体事务。具备聪慧能够谋划,具有明智能够看到机会,但缺乏勇气付诸于行动,只可以遵循常规处事,而不可以思虑权变之事。如果力量能够超过众人,但缺乏勇气付诸于行动,只可以成为劳力,不可以作为先锋。力量能够超过众人,有勇气付诸于行动,而智慧不足以决断事务,可以成为先锋,不足以成为将帅。

十、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所以为宕则异。——《八观》

大意:率直的人会揭人所短,喜欢指责他人所短的人也揭人所短,二者的行为一样,但动机和目的不同。通达的人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人也不放荡不羁,这二种行为虽然也一样,但其出发点和原因也不同。

十一、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七谬》

大意:因此善于识人的人,是以眼见的事实去纠正传闻的不实;不善于识人的人,则以传闻败坏了眼见的事实。

十二、故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效难》

大意:所以可以在他平时观察其心安于何处,在他通达时观察其所推举的,在他富裕时观察其所给予的,在他穷困时观察其所作所为,在他贫贱时观察其所想获取的。

十三、物势之反,乃君子所谓道也。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为福。——《释争》

大意:了解事物发展的反面,是君子行为处事的原则。因此君子知道弯屈身体是为了更好的伸展,所以饱含屈辱而不言辞;知道谦卑礼让是为了能够战胜对方,所以谦让对方而不迟疑。到了事态发展的最终,便可转祸为福。


分享完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