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学说越变越坏

 山爷wzs0718 2019-08-12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源远流长,深入骨髓。没有儒家学说,中国古典文化就失去立足之根,找不到定位。因此,理解儒家学说,不仅有助于理解长达二千多年的农耕文明,而且有助于思考中国未来之变化。

儒家学说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般描述为“五儒”:孔儒、孟儒、荀儒、董儒、朱儒。那么,它是一个怎样的流变过程?各个时期有什么具体特点?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概括来说,它是一个由善到恶、真到伪、独立到御用,不断堕落的过程。

儒家创始人孔子,宅心仁厚,克己复礼。孔子所处时代,礼乐崩坏,子弑父,臣杀君,屡屡发生,短短三百多年的时间,约有40多起。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乱臣贼子惧。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他以“仁”和“礼”为中心,构筑了宗法社会体系,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规范社会行为。

孔子把家族血缘关系规范化、固定化。这是正确的一面。但是,孔子把血缘关系泛化和投射到社会政治管理体系当中,以父子类比君臣,是根本性错误。然而,正是这个错误,迎合了统治者的心理,致使儒家学说,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主流文化。

孟子是孔子第四代弟子,继续保持温良本质。他提出“性善论”和“民本论”。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比孔子锋利,咄咄逼人。比如,他说:“义与利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他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逐渐远离温良恭俭让,表现得越来越有个性。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他说:“人之性恶,善者伪也”。因此,他主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儒家、道家、法家融合在一起的学者。至此,儒家已经完全丧失温良恭俭让,不再是宅心仁厚的儒生之学问。

法家重要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中国历史上惨无人道的酷刑,其理论来源就是《荀子》。因此,与其说法家的祖宗是道家,不如说法家的祖宗是儒家更为合适。由善到恶,这是儒家一个质的变化。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他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糅合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道理,还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第一次提出皇帝是“天子”,是替天行道,代替上天管理社会。这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完全是穿凿附会,溜须拍马,巴结逢迎。

董仲舒进一步神化皇帝,对各种思想观念痛下杀手,彻底沦为御用文人。虽然,他也主张以德治国,辅之法治。但是,他不能容忍儒家之外的任何观念,扼杀了国人智慧。其残酷性和危害性不亚于各种酷刑。

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也是著名的儒家学者。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影响巨大,可以说是这三个朝代的官方哲学。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仅提倡女人裹小脚,还大力褒扬节烈观,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树立贞节牌坊。其残忍、虚伪、无耻、反人性、反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全沦为驯化人民的工具。

总之,儒家学说,一代不如一代,一茬不如一茬。其思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类比推理。将家庭血缘关系类比君臣关系,将上天和万物的关系假托皇帝和人民的关系,不仅缺乏逻辑性,完全没有哲科思维。甚至,为了讨好统治者,巩固皇权,不惜反人性,禁锢社会,残害人民。

因此,儒家学说最后堕落为,阳儒阴法,表儒里法,阳奉阴违,面目可憎。表面上好话说尽,实际上残忍苛刻,惨无人道,泯灭人性。2019.8.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