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欢迎大咖 2019-08-13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如果说舌尖上的幸福来自于美食的滋味,融资融券

那么留存于我们心中最深的便是家乡美食的味道,

它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愁,

就像是立体几何,

虽然在脑海中是抽象的,

但更是立体的。

因为那是互助的味道,

时间的味道,

乡情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想起来永远流口水的味道。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来啊,互相伤害啊,让你的味蕾颤抖起来,一起来了解互助美食的做法、吃法。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熬饭(孬饭nao fan)。先擦上点凉粉,等到凉粉完全晾凉之后,准备萝卜,胡萝卜,韭菜蒜苗、豆腐、木耳等...然后我感觉就是一锅炖,出锅后的味道简直无法形容了,尤其是剩了之后第二次热一下的熬饭更好吃,你们有没有吃过第二次热过得熬饭?

来来来,焪洋芋来了...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焪洋芋(qiong yang yu )。我们这里的洋芋大多是储存在地窖里的,这样拿出来的洋芋比较新鲜,不会长芽儿。每次拿出洋芋洗干净,切成片,放入铝锅中浇上油,撒上辣椒面,盖上盖子,整个房间都是这种穹洋芋的味道。当然还有种懒人吃法是拿出洋芋,直接不洗,然后放到炉子里面烤,等烤到洋芋皮发黑了大概就可以吃了,好像还是很香的。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搅团(jiao tuan)。一般是奶奶或者妈妈拿着擀面杖把和好的白面跟豆面放到锅里这样搅,所谓的“搅团”。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搅团做好之后做各种调料,如蒜、韭辣儿,然后准备好各种菜就着吃,很美味。以前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苦苦菜(ku ku cai )。是一种药食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具有清凉解毒、明目和胃、破瘀活血、消炎利尿、排脓去淤消肿等功效。每当奶奶们没事干的时候就外出去挖苦苦菜,回来除根洗好后就能做一盘既养生又美味的菜。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面片(main pian)。一般是先将面调揉好,或切成短条,或者先团成饼状,待下锅时再切成短条,锅里煮好相应的蔬菜、肉等后,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揪为方块下到锅里。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酿皮(niang pi)。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蒸熟了酿皮,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血肠(xue chang)。每逢快要过年杀猪时,专门拿着盆等着接血,接到的血盛在盆里,乘热撒上盐搅匀,血液不易结成块,保持鲜嫩。然后灌血肠,把混合好的血和葱姜蒜沫灌入纤细的肠里结扎好,下一步就是煮了,煮好撒上料就可以吃了。

舌尖上的青海,味蕾中的乡愁

洋芋津津(yang yu jinjin)。将选好的洋芋用挫子磨成细粉。然后在磨成的细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淀粉,在烧热的铝锅中放上油,把拌好的洋芋粉倒进去铺平,等五六分钟翻面,若两面焦黄时就做好了,做好的洋芋津津一般有外面酥里面筋道的口感。

时光荏苒,

岁月变迁,

品尝过的美食,

已无法找回当年的味道,

它只能成为记忆的味道,时间的味道。

在过去的时光中和着故土,掺着乡情,

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中。


(来源:互助信息港、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先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