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侨与潮汕纺织业的发展

 zhqxiao 2019-08-14
 杜元兰
    潮汕是著名侨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潮汕华侨,不仅对侨居地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潮汕地区社会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华侨是潮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代大量的历史事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积极支持和参与潮汕各项建设的动人事迹,充分说明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热忱和经济力量的支持,是潮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从清末民初起直到改革开放后华侨在潮汕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投资和历史贡献,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清末民初以高绳之为代表的华侨回乡投资设厂,开拓了潮汕地区机器织布之先河,促进了潮汕纺织行业的发展
    潮汕地区手工织布历史悠久,是遍布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生产,主要由妇女承担。汕头开埠之前所产的布匹多为家庭自用产品,主要有苎布、蕉布、织毯等。其中以蕉布为本地名产。据清乾隆年间周硕勋的《潮州府志》载押“唐时潮阳郡每年贡蕉十匹,乃蕉布也。而潮阳郡即今潮州府,故其俗至今种蕉,煮以纯灰水漂澼令乾,乃绩为布。”纺织工具主要有木质纺纱机、排布机、捆纱机,均靠人力操作生产。谢雪影在其《潮梅现象》一书中曾有过生动叙述:“机声杂沓,填街塞巷,柴机林立。贫家妇女,闲坐机上,口唱歌而手足织布。”
    随着汕头开埠对外通商以后,国外纺织品大量输入潮汕地区,严重打击了农村家庭纺织业。同时有些常年往返上海、苏州、杭州和香港、澳门从事纺织品买卖的商人,也集资在汕头、潮州、澄海等地开办纺织作坊或纺织厂。但技术、设备不过关,生产出来的布俗称土布。
    在《汕头百年大事记》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史实“1909年澄海振发织布厂开办,该厂开了潮汕地区机器织布之先河。”素有“红头船之乡”美称的澄海华侨众多,除了陈慈黉家族是一个代表,澄城的高氏家族也颇具代表性。高氏家族是潮汕地区民族工业的开拓者。家财万贯、人丁兴旺的高家,在20世纪初被潮汕人称为“高半城”。高绳之(1878—1913)原名高秉贞,生于澄海城镇城南。祖居上华镇上滘村,祖父高满华,又名高楚香,是旅泰华侨经营机械碾米业的首创者,在泰国、香港、新加坡、广州和汕头设有商号,又在广州组织八邑会馆,在香港创辨东华医院。高绳之从当时“日本的工业已相当先进,织布行业多已实现机械化,减少人力,提高工效,降低了成本,所以布价也降下来”中得到启示,人力终究斗不过机器,民族织布业必须改革设备。在父亲高学能的大力支持下1909年,第一批20台新式木质织布机到达澄海振发布局。尽管振发布局经营短暂,但它依然是潮汕近代织布生产技术改革的先驱者。振发布局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澄海的织布业,仅澄海一地先后仿照高氏方法,制造新式木规机织布就有很多人。随后潮安、汕头等地也兴起机器织布。
    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十余年间,汕头市场的外国机纺棉纱和机织棉布大为减少,潮汕土布生产业获得了大发展的时机。特别是潮阳和澄海成为潮汕土布的主产区。由于这时期的澄海布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而且产量最多、销量最大,“澄海布”成为潮汕土布的代名词。而潮汕土布的式样又多以白地间以蓝线,又称为“白柳条”。暹罗等地因潮汕土布四季皆可穿用,又名为“四季布”。1920~1932年,潮汕土布生产处于一个空前阶段,生产规模较大的织布厂就有数百家之多。澄海的织业公会有会员厂家80—90家,每厂织机都在100架以上。据统计资料,在20世纪30年代初,澄海城及附近乡村日产棉布达300匹,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这些织布厂和家庭作坊,80%属华侨投资或有侨眷的股份。潮汕成为当时国内的重要产布区之一。
    抗战以后,机器织布又发展至潮阳,并采用电机织造,其产品质量并不亚于上海等地的产品,而且价格低廉,深受市场欢迎,仅潮阳一县就有机器织布厂300~400家,每天出品万余匹之多,年产值10余亿元之巨。机器织布业成为潮汕地区首屈一指的工业。
    民国时期普宁的织布业,是受到澄海、汕头、潮阳一带的辐射和影响而慢慢发展成为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工厂,并逐步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组织方式从家庭作坊向规模较大的工厂制度转变,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如1930年8月杨娘意先生创办了普宁占陇生昌织布厂,生产高峰时新式织布机达100多台。今天上市公司广东高乐玩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改革开放后杨娘意先生在香港的儿孙回乡投资创办的。
    综上所述,近代潮汕的民族纺织工业从一开始便输入侨资血液,华侨的投资对潮汕地区纺织业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潮汕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由于华侨潮商的得力参与、贩卖,潮汕夏布业、抽纱业盛极一时
    汕头开埠通商之后,潮汕地区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潮汕地区与海内外市场的联系,也给潮汕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另一方面又使潮汕传统行业面对更多更强的竞争,潮汕传统行业非创新不足以发展,非进步不足以图存,从而推动潮汕传统行业领域的发展。
    1、潮汕夏布。夏布又称“苎布”,由苎皮丝织成,质地精细,外观白净,通风透气,冰凉,为制作夏天服装所用,故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2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前,潮汕夏布生产获得较大发展。其主要市场在朝鲜、日本、东南亚,国内市场有台湾、珠三角以及粤东、闽西、赣南等区域。近代潮汕夏布生产的兴起,最初得力于日本商人的收购以及东南亚潮商的贩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日本商人纷纷涌入中国沿海口岸城市经商,他们大批收购潮汕夏布,转售世界各地市场;后来又有东南亚潮商以及东南亚商人纷纷来潮汕采购夏布贩销于东南亚市场,于是刺激了潮汕夏布的生产。潮汕夏布生产地区主要是揭阳和丰顺,这里有独特的水质条件,能够生产高质量的夏布。特别是揭阳夏布畅销海内外,几乎成为潮汕夏布的代名词。
    揭阳夏布生产始于唐宋之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有渔湖、官溪(今仙桥、梅云)、汤坑(今属丰顺)、五经富等处。清末时全县有20多家麻苎业,供给夏布生产材料有40多家;“揪布排”行业为夏布加工、生产线;有10余家染漂业,漂染夏布;有10余家扯布业,专门将织成的夏布加工成匹;有10多家“碾石过蜡业”,专为夏布过蜡加工后供被抽纱之用;有30多人当夏布经纪,专做夏布交易时的介绍人。揭阳夏布的销售广,出口量大,至清末民初,更是盛极一时,出口额占潮汕的半数以上,远销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欧美等处。受揭阳的辐射,普宁的洪阳、泥沟、里湖、占陇等地的夏布生产在民国时期也盛极一时。
    2、潮汕抽纱。在近代潮汕传统行业,推陈出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其中最成功的是抽纱业。抽纱业是西方的手工业品,而潮汕抽纱则是在传统的潮绣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了美轮美奂的潮汕抽纱品,畅销于欧美及东南亚,成为潮汕地区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
    所谓抽纱,原是“分别在布帛四边、中央、骑缝,抽去纱线,制成花纹,思义顾名因号抽纱”。潮汕抽纱色调素雅、花纹富丽、布局严谨、式样丰富,是潮汕地区一带的传统手工艺品。选料多为优质亚麻布、加纱布、法丝布、竹丝布、玻璃纱等。其针法复杂多变,主要有十字绣花、挖旁布、贴布、抽丝、万里斯及勾针通花等。其中尤以勾针通花最具特色。这是以一种特制钢勾针绕引白纱线或色线织出的花边。潮汕抽纱品种达千种以上,有台布、手帕、枕袋、被套、垫布通花制品等八大类。潮汕抽纱的特点是按一定图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经纬线,以针线缝锁抽口,再加花纹刺绣。潮汕抽纱通过400多种巧妙的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以刺绣的垫凸和抽通为特点,又以多层镂通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色,巧妙运用多种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
    抽纱自从在潮汕地区兴起之后,依靠汕头半殖民地的性质,因而洋人相继在汕开办洋行,经营抽纱业。同时,一些留学英、美的潮汕教徒,归国之后,也集资做起抽纱生意,潮汕抽纱得以迅速发展。潮州垫绣的独特艺术和新颖风格,受到喜爱新奇的西方人士的欣赏,因而外商、华资纷纷在汕设置洋行及各种抽纱工厂,情况如雨后春笋。使潮汕抽纱在1912-1914年、1936-1941年出现二度兴旺局面。是时,“洋行”、“公司”在汕遍地林立,抽纱工人遍布崎碌地区,盛极一时。但是,正当潮汕抽纱兴旺发展之际,先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西方经济受到破坏,销路日衰而停滞下来。第二次全盛时,在华资与洋行的竞争中,大鱼吃小鱼,不少华资公司因资金不足而受到洋行的控制,抽纱工人收入微薄,不足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不少人不愿再干这“手皮钱银”工作。最后由于1941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海运航线被阻,货件无从出运,潮汕抽纱濒于中断。这便是民国时期潮汕抽纱二度兴衰的原因。历史车轮走到改革开放初期,潮汕抽纱业可谓全盛时期,1981年汕头抽纱公司的出口额达1.0351亿美元,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包括台布、枕袋、被套、手帕、沙发套、窗帘、杯盘垫巾等,抽纱投放产区分布汕头市区和其它八县一市的175个区、镇。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约104万女工从事抽纱工艺制造业,为历史上之最。遍布潮汕乡镇的家庭手工作坊数不胜数,领取抽纱工艺回家做,成为农村家庭主要收入之一。
    三、改革开放以来潮汕籍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纺织服装行业,潮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得以快速形成和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世界纺织服装产业重心转移到亚洲。处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潮汕地区(这里主要指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使一批潮汕籍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纺织服装行业。如1981年春,普宁籍旅港乡亲陈创源先生率先回家乡下架山镇和寮村开办“普美立毛制衣厂”,年生值几千万元,为村里解决3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在诸如此类的侨资企业带领下,服装业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家庭作坊式服装加工企业在城乡遍地开花,迅速发展起来。早期企业拥有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产业工人,为后期企业的衍生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先锋企业的知识通过地方社会网络快速传播,带动一批本地人设立家庭工厂,从事纺织服装的生产。1990年代初期生产企业大大增加并集聚,但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三来一补企业,以成衣加工为主,原材料和客户两头在外,地方生产网络没有形成。这些前期企业的数量增加,使面料、原材料的市场出现很大缺口;此外,随着产品多样化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面料的印染、成品的水洗和包装产生很大需求,因此,一批配套的原材料和配套的加工企业陆续出现,地方产业链不断完善,使产品能够在一地内部完成。1990年代是服装市场国内外两旺时期,国内服装行业刚刚起步,服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优势,西方国家的服装生产订单大量转移过来。到1990年代末期,潮汕地区形成多个纺织服装企业集群,主要有潮州的婚纱晩礼服集群,澄海的工艺毛衫集群,普宁、潮南的衬衣、T恤、内衣、睡衣、家居服集群。
    近年来,潮汕纺织服装生产仍以集群发展为主要特征,但各集群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加,表现为配套企业的跨集群发展、专业镇的出现和服务机构的细化和集聚。侨乡的优势在潮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无疑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比如中国无缝服装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浙江义乌、广东潮汕两大产业集群,虽然义乌集群的销售渠道规模整体上要大于广东潮汕集群地区,但广东潮汕地区传统侨乡优势赋予了其天然的销售渠道,拥有历史传承关系的客户稳定性要强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普宁国际服装城、普宁国际商品城、轻纺睡衣城等服装专业市场运作相当成功,近几年来服装产品大量出口于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区。
    正如饶宗颐主纂的《潮州志》指出的:“潮州经济之发展,以华侨力量为多,而有造于侨运之发扬,应推华侨汇寄信款之侨批业。潮州商业中之范围广大而有合于通商利济之旨者,则应推运销业,运输土产发展对外贸易,则属出口商之功。发展家庭手工业,辅助农村经济,抽纱业又与有力焉。”近百年来潮汕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华侨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华侨在侨居地艰苦创业,业有所成则表现出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积极回乡投资设厂,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为潮汕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华侨的积极支持下潮汕纺织服装业迅速发展壮大,成就斐然,解决了潮汕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纺织服装行业也成为繁荣潮汕经济社会的重要民生支柱产业。
(作者单位:普宁市委党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