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其实是曹操和杨修同时看到孝女曹娥墓碑上的八个字引发的“相差三十里”的典故。聪明的杨修早就猜测出八字的意思,而曹操思索了30里路才想明白。所以说论急智和小聪明曹操略逊一筹,但是曹操雄才大略终成北方枭雄。 其实这个小故事曾经在杨修被杀的时候,人们在总结杨修恃才傲物的时候的一条内容。杨修聪明不知收敛反而到处卖弄。最后终于因随曹操征伐汉中的时候,妄加揣测鸡肋的号令而酿成杀身大祸。把小命弄丢了。 曹娥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孝女。其父曹盱在端午节江边祭祀的时候失足掉入水中,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4岁的曹娥就在江边嚎啕大哭。过了十七天没有见到父亲的曹娥投江自尽。后来传说五天后,曹娥和父亲的尸体双双漂上水面。汉朝以孝顺立天下,所以给曹娥修铸了墓碑。 一天曹操和杨修经过曹娥墓,看到墓碑上有八个字“黄娟、幼妇、外孙、齑臼”。曹操当下不解其意,就问杨修说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杨修说我知道。曹操心想我也能猜出来,于是给杨修说你先别说容我想想。于是一边走一边想,当足足走出三十里路的时候曹操恍然大悟。曹操很得意,问杨修说你来解释解释着八个字的意思看看和我想得一样吗? 杨修还是很聪明的,就是情商稍微低点。立刻解释说““黄娟”即有色的丝织品,意为“绝”,幼妇指少女,意为“秒”,外孙即女儿的孩子,意为“好”,齑臼即装五辛的器具,意为“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没错和我想的一样。我走出三十里才想出来,看来我的才能不如你啊。 晋·裴启《语林》:“曹公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谓德祖(杨修):“卿知之?”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辞’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有智无智隔卅里’,此之谓也。”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同样说明曹操的两方面的良好习惯。第一、有事自己客观思索,不会被别人的一件轻易所左右。第二、一定程度上承认自己的不足,心胸宽广才能海纳百川成就大事。 |
|
来自: Zhanjh1936 > 《读些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