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

 皓哥儿 2019-08-16

本文首发小十点

多多妈最近特别焦虑,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女儿在语言发育方面好像特别慢。

别人家的小孩别说短词已经一个个往外爆了,甚至有些孩子的长句都已经说得很好。

反观多多,22个月了,还只会说一个字,很多字不会说,而词的表达更是几乎没有。

她急得在群里向各位宝妈求助。

不少妈妈安慰她,自己的孩子也差不多,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不必焦虑。

还有宝妈以“贵人语迟”来安慰多多妈:“这是好事,顺其自然,慢慢来,孩子总有一天会语言大爆发的。 ”

确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发育特点,语言发展快慢,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

只要孩子有健康的听觉器官以及良好的发音器官。

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因孩子语言表达没有同龄小伙伴多而焦虑。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贵人语迟”的说法,就顺其自然,不加干预。

因为,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抚养人的积极引导。

要想孩子“能说会道”,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让孩子多听、多说、多训练是关键。

蒙台梭利指出:

儿童的语言敏感期是在出生后2个月到8岁,可分为三阶段:

语言准备阶段、语言爆发阶段和语言综合应用发展阶段。

语言准备阶段可以说从出生就开始了。

孩子一边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边对接收的语言信息进行理解,不断进行语言信息的积累储备,并尝试发音模仿。

经过孩子对语言、语义、语法等的理解和掌握后,孩子会开始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

大概在17-24个月的时候,孩子就能用词汇和简单句子来表达了。

这个时候会有一个语言的爆发期,孩子语言能力飞速发展。

到了孩子4岁左右,孩子就已经能很好地综合应用语言来表达了。

而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语言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由的工具。

孩子的语言,来自同伴,来自大人,来自周围的生活。

我们除了要多与孩子交流,多读绘本、多讲故事,创造好的语言坏境。

还要在孩子学习语言表达时进行有意的积极引导,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要想孩子从沉默寡言变成能说会道的“小话痨”,我们具体可以这么做:

①积极回应,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表达

当孩子尝试咿咿呀呀的发音时;

当孩子喜欢无事呼叫大人,或指物说词时;

当孩子总是饶有兴致地重复他人话语的时候;

当孩子喜欢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或自言自语时;

当孩子喜欢模仿大人打电话时……

我们的关注与积极回应,会让孩子有更多说话的意愿,并努力改进自己的话语体系。

当然,这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表述。

像孙俪女儿“你”、“我”、“她”不分的情况还是很多见的。

这时,我们不能去嘲笑,而是应该耐心地鼓励和纠正孩子的表达。

这样,孩子在不断的尝试和纠错中,会更好更快地学会准确表达。

②正常表达,并有意识去扩展孩子的话

孩子小的时候,由于语言能力和发音习惯的影响,喜欢用叠词来表达。

如饭饭、抱抱、水水等,很多爸爸妈妈或是因为亲切,或是为了孩子能听懂,会顺着孩子的儿语去与孩子交流。

其实,这样做只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

我们只需用正常的话语系统去与孩子交流,并有意识地去扩展孩子的话。

孩子在不断的交流与学习模仿中,词汇量与句法能力就会大大增加。

③“明知故问”,给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

孩子的简单叠词表达,我们连猜带蒙基本是能理解的。

但是,我们这个时候需要隐藏这一点。

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也一样。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语言体系研究可以足够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他有时就会变得“不思进取”。

表达从词到句的转变,对孩子来说,难度是很大的。

我们有意“懂装不懂”,去为难一下孩子。

反而会激励孩子想办法去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需求。

当然,这里如何掌握这个度,具体孩子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跳一跳够得到”,扩展和重复语言是非常好的方式。

④创造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语境和孩子交流的兴奋点

当孩子急于表达自己感兴趣或者兴奋的内容时,往往会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实现关键性的突破。

我家孩子在1岁零11个月的时候,说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句子。

那一天,孩子和外婆出门玩耍,回来就很激动地说:“狗宝宝,爷爷好多,米米,要一个。”

原来是小区里一邻居家出生了好多狗宝宝,儿子喜欢,邻居爷爷就答应送他一个。

这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句子。

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他特别特别想表达要一只狗狗养的愿望。

于是,他终于冲破了简单词汇表达的障碍,走向了简单句式表达。

这个节点的突破,给孩子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大大提升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此后,他好像发现新大陆般,开始频频使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开始快速进入语言发展的新阶段。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

孩子的语言输出,从大量反复场景的对应建立到形成语言的条件反射,再到孩子最终无意识的输出。

语言成为潜意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大量的积累。

可能在某一阶段他会经历一段很长的停滞期。

这其实是他还没找到联通或者说转变的那个点。

我们多点耐心,多点鼓励,多点引导。

孩子一定会从静默、模仿,走向语言的内化和创造。 

-作者-

遇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教育研究者,愿你我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主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