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沛昌老先生的《论语今读》之感受 《论语今读》这本书开头就介绍了论语这本儒学'圣书'的由来。也为这本书辟谣解释了这本书真实的意思。 在第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解释就有很多种,但孔子所说的只有一个。
有很多人都曲解这句话意思为"学是学周礼,学而时习之,是经常演习周礼,使之达到纯熟地步,岂不喜悦吗?"这种解释其实是矮化了孔子的形象。还有过去私塾老先生这样解释"读书要时常温习,岂不很高兴吗?"这只是从字面上的意思解释,不能深得其内涵,如果照这样说得话那就不是'不亦说乎'了,而是'不亦苦乎'!但孔子绝对不会提倡这样的读书方法,要是孔子真这样认为的话他就不配当圣人了!总之孔子认为学习的宗旨,不外乎就是三点,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要走正道,要做个有理想人格.有道德修养.仁民爱民.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敬业乐群,不谋私利。做学问,要打好基础,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计进攻,不务虚名。要'博搜精掇,一以贯之',并形成自己见解。 在论语里通体不见一个'苦'字,相反劈头就出现了'说''乐'字样,说明孔子代表的儒学思想崇尚的就是乐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