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公开课】关于急性心衰的诊治策略,都在这个精选合辑里了!

 王功信 2019-08-17

课程导读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大于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约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急性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突然发作或恶化,需要紧急医疗处置和住院治疗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其预后很差,据统计,急性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

本合辑所含课程对中国心衰最新指南、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

戳↑↑↑二维码、免费观看课程视频

◆ ◆ ◆  ◆ ◆

课程知识点

知识点1



急性心衰的诊治
(一)急性心衰的临床特点
1、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3、两者常常共存。
 
(二)急性心衰的常见诱因
1、肺栓塞;
2、心律失常;
3、ACS;
4、围生期心肌病;
5、心包填塞;
6、主动脉夹层;
7、感染;
8、高血压危象。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
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 ~20次/min;劳力型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查体:左心室增大、奔马律、P2亢进、双肺湿罗音、干鸣音。
2、急性肺水肿:
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 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低血压 外周灌注不良 中枢NS表现。


(四)急性心衰严重程度分级
1、Killip分级

 
2、Forrester法分级


3、临床症状分级

 
(五)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治疗目的:改善症状,保护器官,挽救生命。
2、治疗目标:纠正缺O2、维持BP和组织灌注、降低PCWP→减轻肺水肿、增加SV →改善动脉供血。
3、治疗原则:利尿、扩血管、强心、防治心律失常。

问题:急性心衰稳定后如何处理?
(扫码观看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知识点2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解读

(一)诊断与评估
1、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
院前急救阶段:
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呼吸及连续心电监测。
若SpO2 <90%,给予常规氧疗。呼吸窘迫者可给予无创通气。根据血压和/或淤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药和/或利尿剂。尽快转运至最近的大中型医院(具备心脏专科/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
急诊室阶段:
到达急诊室时,应及时启动查体、检查和治疗。应尽快明确循环呼吸是否稳定,必要时进行循环和/或呼吸支持。迅速识别出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情况,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尽早给予相应处理。
 
2、辅助检查
心电图、胸片和实验室检查:
均需急查心电图、胸片、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尿素氮(或尿素)、肌酐、电解质、血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D-二聚体。利钠肽有助于急性心衰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清中cTn水平可持续升高,为急性心衰的危险分层提供信息,怀疑并存感染的患者,可检测降钙素原水平指导抗生素治疗。
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衰患者,推荐立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不明或临床怀疑自既往检查以来可能有变化的患者,推荐在48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动脉血气:
明确酸碱状态和动脉CO2分压。
 
3、监测
无创监测:
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SpO2,监测出入量及每日体重,每日评估心衰症状和体征变化,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用药情况决定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监测频率。
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动脉内血压监测、肺动脉导管、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等,主要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二)治疗策略
1、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流程

 
2、急性右心衰竭治疗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