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气功功法,不管是动功,静功。还是动静相兼的功法,虽然功法各异练法各有不同,起式和收式也不一样。但是仍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调心,调身,调息。都遵循着人体内气产生,运行,归元。这样一条循经运行的自然规律。 有些练功者常常忽视起式的重要作用人还没有站稳,就拉开架势,或者人根本没有入静,就开始练功了。这样非但无益,反而坏事,欲速则不达,因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自我调节系统,并且可以运用心理活动的过程来影响自己的生理过程,通过自我精神意念,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也就是能够运用意识的作用,控制和调节体内能量的积累,运行,转化,释放,使体内各个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之间的活动更加协调和有序化。所以我认为起式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它导引气血运行。神不定则气不稳,脉不和则血不畅,掌握好起式,首先要做到松静自然,具有恬淡虚无,进入物我两忘的空无境界。在练功之前要有意识的进入角色,虚空心胸,凝神定意,排除杂念,以一念代万念。仿佛将自己置身一个苍松环抱,翠竹成林,祥云皑皑,云雾纷纷的古刹之中,整个人体就好像在云中缥缈。怡然自得的练功。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不拘于对起式的过于局限,如强调意念,姿势,呼吸的统一,若是要求过多,反而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按照先式子,后呼吸,再意念,的顺序。从头到脚,由表入里的综合导引。最后步入深化的有序阶段,不管采用以意导气,还是以形导气,都要把握住意,气形,各个环节的要求。导气则令和,导行责令柔。在姿势上要求中正,形体上要求轻揉,圆和。在呼吸上要求深,匀,细,长,无论是重练意,还是重练气。或是重练型的功法,都应该按照起式的要求,不能马虎,意到方可气随,形则相伴。你只要起之有法,自然会出现一定良性条件反射。继而对整个练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常说起起式如同春耕播种,练功如同管理,收功如同秋收。春耕播种的好,练功管理的好,秋天才有收获。简单的讲,收功就是导气归元,心不外弛。一定要做到气归丹田。作为一套完整的气功功法,收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练功收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做静功收功时,首先心情平静,引气归丹田,然后轻轻的活动一下,后缓缓地散步,做些整理活动就可以了。做动工的时候要求心态缓缓地平和下来,要凝神静养三到五分钟,动静相间的功法,一般是将手擦热以后。再用手掌干洗面部和头部,和肾部。做多次的收功动作,这一环节决不能省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