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济水与鸿沟交汇处的思考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19-08-18

在我国古代,“水”和“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河流。“水”一般指的是自然形成的河流,如河水、淮水、江水与济水;而“沟”则一般指人工开凿的水道,如鸿沟、邗沟、邪沟等等。来到古都大梁除了探访天然形成的济水之外,还需要在这里找一下人工开凿的鸿沟,因为这两条河流间是存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虽说从魏惠王时建都的大梁到今日河南的开封,城市的中轴线一直没有变动过,然而它周边的河流却是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变化。鸿沟开凿之时,华北地区并未像今天这样干旱缺水,而是水源极为丰富的。对此,史念海先生在《论济水与鸿沟》一文中有深入的分析:“鸿沟的开凿是当地劳动人民大众巧妙地利用济、汝、淮、泗四条大川之间的自然地形的结果。这四条大川之间是一望无垠的广漠平原,是能够尽量引水开渠的。还应该提出的是这个地区有不少的湖泊,本来还有很多的自然水道,都为开凿鸿沟系统诸水具备了自然条件。譬如说,荥泽和其东的圃田泽,以及今河南虞城县的孟渚泽;又如濉水所经过的白羊陂(今河南杞县东北)和逢洪陂(今河南商丘县南)沙水所经过的阳都陂(今河南鹿邑南),都是比较大一点的湖泊。梁惠成王&&时劳动人民引河水入甫田(即圃田泽),接着又开了一条大沟,有甫田中再把水引出来,这就是一宗具体的利用。尤其象涡水这样一条水道,当时是鸿沟系统中一条重要水道后来鸿沟断流之后,一直还是流着,现在仍然是安徽北部一条大川。如果当时不是一条自然水道,而为当时劳动人民有意引它和鸿沟联系到一起,那是不可想象的。”''

济水与鸿沟两条河流,与大梁城也是有着不解之缘。“汲水、涣水以及鲁沟水诸水本来应该都是自然的水道。汲水源流最长,故为鸿沟最上一段河道所利用。至于濉、涣诸水就不一定都能和汲水一样。而且不能都恰恰导源于大梁城的附近。由于后来这里的平原频繁遭受黄河泛滥,泥沙堆积,当时地形早已有所改易,已难细认这几条自然水道导源所在。不过其发源地并非集中在一地,却是应该肯定的。既然如此,这几条自然水道都和鸿沟主流连在一起,肯定是人为的结果。这样的施工不一定就在梁惠王时,至少也是魏国尚有一定国力时的事。显然可见,这样的连系促成了以大梁为中心的水道网,也促成大梁城的发展。”((

由这些分析可以想见,战国时期的大梁是中原地区水路的集中与辐散地。当时的劳动人民完成这项水利工程,是非常之伟大的。然而当时魏国的国都遗迹,早已深埋于地下。今天的我们在地图上努力地搜寻开封古时遗留下来的古迹,只见到开封城南的禹王台与繁塔。于是在开封考察的第二日,我们便把目的地定在了这里。

禹王台公园里的牡丹

进入禹王台公园之后,我们首先见到的是一片鲜花的海洋。这里有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四座以鲜花和树木为主题的园林。我们一个个花园依次进行了参观,在参观完这些之后,我们见到了一座牌坊。这座牌坊为木制的,为四檐三楼悬空式,青瓦重檐五斗拱,正中门楣上,题有"古吹台"三个大字,它是公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物之一。在这座牌坊的后面,便是禹王台公园得名的这座土台。禹王台建于相传春秋时,称此台为"吹台"。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台上建禹王庙,改称为禹王台。此后,明、清两代对台上的建筑物曾多次修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台现高4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

台上有禹王庙、三贤祠和水德祠三座建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禹王庙。禹王庙修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占地面积约1830余平方米 ,因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修建禹王庙。大殿内在明朝时所塑的禹王像,已不存在,殿内的禹王像是1982年重塑,高1.6米,双手执圭,身穿龙袍,魁伟端庄。东西墙上是砖雕壁画,东边是一副大禹治水图,西边是大禹行赏和乐耕图,反映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大殿北壁镶嵌有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赏摹刻的峋嵝碑,文字奇古,字体怪异,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大殿西廊山上,有两幅河南农林实验总场留下的石刻。

三贤祠位于大殿东边,占地面积约300余平方米 ,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 ,是为纪念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此台相会,饮酒赋诗,留下了《梁园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建。明代著名诗人李梦阳和何景明在开封活动时间较长,明嘉靖四年(1525年),为了增祀明代李梦阳和何景明两位诗人,曾将三贤祠改称五贤祠。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祠堂时,其匾额上仍是题"三贤祠"。

水德祠位于大殿西边,占地面积约653平方米 ,是明朝为纪念中国历代治水有功的人而建。历代对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有贡献的人,在水德祠内部奉祀有牌位,祠建初期原祀有29人,后逐渐增加到38人,其中有战国的2位、汉代7位、元代8位、明代7位、清代7位。

开封禹王台

禹王台周围有回廓环绕,壁上镶嵌有大量的石刻题记。在禹王庙正殿后面,有座御碑亭,占地面积约33平方米 ,亭中碑高1.85米、宽1.05米,御碑最上面刻有二龙戏珠,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

京国探遗迹,苔碑率隐埋。

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

胜日停銮跸,凌晨踄吹台。

传宗思颉旷,作赋羡邹牧。

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

寻廊揽郊郭,俯楯极崔巍。

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

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

石碑上面的草书笔走龙蛇,气韵生动,一气呵成,堪称佳作。

禹王台公园除了各种名胜古迹外,内外还有景亭、剧场、花园、葛花廊、广场、电动飞机、综合大型滑梯等娱乐设施。整个公园花木繁茂,层峦叠翠,布局精巧,环境幽雅。禹王台公园里,每年还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东京禹王庙大庙会活动。这项活动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延续至近代,已有千年的历史。1993年春,开封市政府应群众要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弘扬民俗传统文化,恢复了东京禹王大庙会。

根据史料记载,鸿沟运河是战国时期的魏惠王所修。但是在这片土地上,修建运河的历史更为久远,早在夏朝时期应当就已经开始。不知当年大禹治水之时,是否也曾经登上这方高台查看那时肆虐于原野之上的大洪水。如今的禹王台公园里,也有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河道,我们到来的时候里面长满了各种杂草。在丰水的时节里,这条水渠之中应当也是充盈着流水,灌溉着古都大梁周围的土地。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一向是善于治水、用水,使之为人类造福的。

参观完禹王台公园之后,我们去了与它毗邻的繁塔。说起这座塔来,它的来历可不简单,是开封从宋朝遗留至今的建筑。这里原来为开封城南的一座土质高台。五代后梁高祖朱温曾在台上阅武,所以曾有一个时期叫高台为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曾在台上兴建寺院,落成之日,恰巧是周世宗柴荣的生辰"天清节",为了作柴荣的功德院,便给寺取名天清寺。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将后周的末代皇帝周恭帝从皇宫赶出后,曾逃到天清寺避难住了一段时间。

北宋时期,天清寺的名声很大,与当时的相国寺、开宝寺、太平兴国寺并称为京都四大名寺。据北宋王瓘写的《北道刊误志》记载,宋开宝年间(968至975年),重修天清寺时,同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名为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称繁塔。繁塔的兴建与铁塔不同,铁塔是北宋政府出钱修建的,所以建得很快。繁塔是由当时的官僚倡导,从民间募集资金修建的,所以修建时间很长。现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镶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献过钱财和实物者的姓名和年月。石刻题记表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到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990年),还不断有人向建塔工程捐献钱物。根据塔内碑刻内容推测,繁塔大约筹建于开宝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990年)以后。从筹建到竣工前后经历了20多年。繁塔是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塔高九层,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塔。元末天清寺毁于兵火,九层繁塔因雷击遭到部分损毁。

明洪武十六年(1384年),僧人胜安在天清寺南前楼废址上兴建佛殿,因寺前有国相门,故取名国相寺。洪武十九年(1386年)又在天清寺原址上复建新寺,仍复原名天清寺。同时,僧人胜安、圆真等在寺西北白云阁废址上建寺,名为白云寺,国相寺、天清寺、白云寺在繁台上南北排列。明朝末年,黄河水淹开封,三寺淹毁,和尚散离。清朝初年,僧人桂山和尚带领门徒去山西五台山朝拜。途经开封时在繁塔门洞里居住数年,后来他依靠河南巡抚张自德的力量,在繁台上又重建一座寺院,名为国相寺,新寺规模宏大,大门向南,寺殿数进,内有钟鼓二楼,正殿之后为繁塔。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寺毁塔存。

抗日战争中,繁塔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如今塔身内还存有一颗日军的炸弹。1982年,繁塔开始大修,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使繁塔获得了新生。最后全塔仅替换佛砖374块、花边砖173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塔的真迹。

开封繁塔

繁塔下部三层,是一座六角形的楼阁式佛塔,最低一层每面宽13.10米,面积501.6平方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平顶上的七级小塔高约6.5米,约为下部一层的高度,下部三层大塔的高度约25米,从下面大塔低部到小塔的顶尖,总高为31.67米。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瓷砖,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市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跌坐其中,佛像姿态、衣着、表情各具特色,共108种,7000余尊。其中有端坐在单莲座或束腰莲座中之佛像:手执各种法器的佛像;骑着青狮的文殊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六臂或十二臂的观音菩萨,佛像表情细腻,生动逼真。塔基南北均有拱券门,皆能出入,但互不相通。从南门入,为六角形塔心室,原供佛香,顶部以小砖叠涩砌成藻井,有木梯可上达三层。从北门入,沿磴道也可上到三层。欲从第三层登上大塔平台,须出洞门,由外壁磴道盘旋而上,这就是所谓的"自内而上,自外而旋,登于其巅"的说法。

繁塔除了建筑艺术极其富有特色外,还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塔内现存碑刻200余方,以宋代为主,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其中更以宋代书法家洛阳人赵安仁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三经"分别存于塔内上下两层,南门内第一层东西两壁镶嵌刻经6方,东壁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西壁为《十善业道经要略》,第二层南洞内东西两壁上镶嵌着《大方广回觉多罗了义经》。以上均为楷书,有欧、柳书法之长。"三经"刻石四周均饰有莲瓣开花图案,技法精妙,线条顿挫婉转、劲利自然,毫无雕刻凿痕,如同模制一般,表现出宋人极高的雕刻技巧。

繁塔是中国佛塔从四角形向八角形过渡的类型,也是研究佛塔建筑发展、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宋代艺术家赋予了佛像丰富的感情,使人们观赏时觉得亲切而生动。佛像所穿袈裟线条流畅,对面部和手脚的刻画表现得丰满、细致、圆润。纵观繁塔内外壁佛像造型,技艺堪称卓绝娴熟。菩萨宝冠上的化佛造型虽然很小,但也毫发毕现、细致入微,充分展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的高超技艺。繁塔丰富多彩的佛像,对研究中原佛教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观完繁塔之后,此次的开封考察之行便告结束了。这次考察厘清了济水在这里的流向及其与鸿沟的交汇关系,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开封建有禹王台,上面有纪念大禹的雕塑与碑刻,那么当年大禹治水之时,有没有可能也曾站在这座高台之上,指挥当时的治水工程呢?

古代的开封属于上古九州中的豫州。《禹贡》在论及大禹在这里的活动时,写到:“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 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 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墨子在其《兼爱》中也提到:“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派,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东方漏之陆,防孟诸之泽,洒为九浍,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从地理上来看,开封距黄河、济水与荥泽的距离都不算远,它应当是当时治理水患的关键所在。当时的大禹登上这座高台查看周边地形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大禹知道今天的人们治理黄河的伟大工程,应当会感到欣慰。暴虐了几千年之久的黄河,如今总算是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同时也希望没有了水患之忧的开封城,可以重现战国、北宋时期的辉煌——在此次考察结束之时,我这样想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