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堂丨雷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ndkdkd 2019-08-18

雷原,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用彤书院院长。

*本文系作者2017年4月22日于聚寿山书院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的报告(有删节)。

一谈到当下教育,虽众说纷纭,但众口一词,都认为教育出了问题,并且基本意见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真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认为。我判断首先不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而是教育思想出了问题。教育思想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文化选择方面出了问题。今天教育思想之失,在于以西方文化为祖师,放弃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体用一元”或“体用一如”。小到昆虫,大到日月星辰,皆是体用之和合。人亦不例外。以此原则来探查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再分析古代教育阶段,有可能就会得出今天正确的教育观。

人的德行和智慧都在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人具备万物的一切。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为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有教无类”一种理解是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还有一种理解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人人都能教化好,因为人人都有和天相通的那个性,人人都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教无类”的思想不仅儒家奉行,佛家也一样。佛认为没有愚笨到不可教化的人,也没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孔子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又提出“因材施教”。“因”是遵循、顺应,“材”就是人,“因材施教”就是顺着人进行教育。人是教育的主体,人自身具有一切,是心物一体的,有光明无限的“本心”,然而此“本心”受制于眼、耳、鼻、舌、身、意的限制。教育就是要把制约人道德与智慧的“眼、耳、鼻、舌、身、意”屏蔽住,使人复于本性,从而德智双全。

仁、智、勇是统一的。仁爱心有了,智慧就高了,同时勇气也就提升了。其实“勇”也可以理解为浩然正气。我们现在的教育把仁、智与知识分离,德育就是德育,智力就是智力,知识就是知识,而且大部分是知识性的教育。电脑上也可以储存知识,知识不是智慧。而且,现在很多知识是和道德相脱离的,知识越多,道德则越低。我们讲全面发展一定是仁、智、勇相统一。佛教也讲慈悲、智慧与信愿三者统一。仁近于慈悲,智近于智慧,勇近于信愿,有真诚的信愿自然会生起勇猛精进的实际行为,由信而愿,由愿而勇进。孔子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合而为一。这是我们古代的教育思想。   

概而言之,从传统文化层面上讲有两层一是我们的智慧德就行在我们的本性当中,不是外来的,是向内可以求的。《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就是当我们向外面学习越来越多的时候,反而伤害了我们的天性。《老子》还提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仍然强调要向内求,而非向外求。二是我们要把仁、智、勇统一起来,追求全面发展,并且在仁、智、勇三者中,仁是根本,仁是德,也是做人。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道德与学会做人。会做人了,自然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了,智慧自然显现,其大勇也随之而来。

(一)养蒙

既然人人皆是“体用一如”的,体在本心,体在仁爱,体在道德,并且体在天性中,所以保护人之“体”至关重要,而要保护人之体,幼童、少年之时对于人一生而言,如同树之根,根正则树正,根大则树茂。所以在古代教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叫“养蒙”。

古人认为养蒙教育一般在15岁之前。今天我们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在13岁之前记忆力最好,这与古人在15岁之前进行养蒙教育大致相同。养蒙是什么呢?养蒙就是养护我们的天性。前面讲了,智慧在我们的天性当中,我们如果把它摧残了,这个天性就被破坏了,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东西就没有了。所以,在15岁之前要养蒙。养蒙之法首先是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往,也就是玩,和大自然玩。玩什么呢?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在与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的交往中感受大自然的灵性,亲近自然中的生命和情感。

此外,在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之余,还要像唱歌一样,背诵一些国学经典,并且在此阶段不求理解。我们今天一听说死背硬记,就嗤之以鼻,岂不知对于一些经典的东西一定先要死背硬记、不求甚解。童蒙之时若硬性要求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会产生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扭曲孩子的天性。对所背诵的经典不理解,无需着急,所背诵的国学经典会像蓄水池一样存于我们大脑中,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会有相应的理解。因此养蒙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今天我们的早期教育不是养蒙,是开发。就像今天的工业文明一样,把开发自然的手段用在了开发孩子的大脑上面。这是在自毁核心竞争力。

(二)博学笃行

养蒙之后是博学笃行。博学笃行阶段一般在15岁之后。“博学”就是通过读更多的书,来理解小时候背诵的经典,通过一百句话来理解一句话。“笃行”呢?就是要实践。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做人实践。做人实践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学会孝悌之道,在学校学会与同学共处。人和人之间能共处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譬如在学校一个人住单间房子,这不利于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共处一定要住集体宿舍。

佛教里讲“四摄”,“四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学会共处,学会团结。“四摄”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即布施、爱语、利行与同事。

先说“布施”。别人有困难时,把我们的钱掏出来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别人消极的时候,我们用心来鼓励他,让他积极进取;别人胆子小的时候,我们鼓励他放大胆子,给他勇气,让他没有畏惧感。

“爱语”,“爱”就是爱人,“语”就是言语。要做到爱语,不仅要有仁爱心,要用善去对待别人,还要说话和蔼、好听。

“利行”就是我们讲的照顾别人,使人得惠,急人所急,不能让别人吃亏,把方便让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事”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学会与人同甘共苦。吃简单的饭菜,穿便宜的衣服,和别人打成一片。做到这一条不仅对学生很重要,对教师更重要。作为教师,如果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压力会很大。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恶衣恶食”就是不好的饭菜和不好的衣服。如果以吃不好的饭菜、穿不好的衣服为耻辱,那还怎么能“志于道”呢?“志于道”的人怎么对物质条件还有那么高的要求呢?孟子还说,作为一个常人,有恒产才有恒德。但是作为一个“志于道”的士是不能这样的。士即使没有恒产,也要有恒德。孔子还赞扬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意思是说子路穿着很破的衣服,但是与穿着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不觉得自卑。现在很多人穿得不如别人,吃得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卑,然后就开始动心思在物质方面去追求。物质方面追求得多了,精神追求就少了。所谓博学多行,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和同学共处、和家人共处。

笃行还有学会做事情的意思,做事情要领在于把握好“本末”,处理好轻重缓急。在笃行中消化所学,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心相融合,久而久之,浩然之气会越积越多,充满身心,智慧也会日益提升,最后找到一种“最高原则”,也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阶段叫“博而返约”。

(三)博而返约

我们现在读的书很多,开的课程也不少,但难以通达。学了很多,比如说我们学了一万句话,老师说你能不能把一万句话总结成一百句话,我们做到了;老师又说你能不能用十句话把一百句话再凝炼一下,我们也做到了;最后,老师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十句话凝炼出来。这个从一万句到一句话的过程就是《老子》讲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过程,也是由多而少、由博而约的过程。

孔子和子贡有个对话,孔子问子贡说:“你认为老师的学问大,就是背得多,记得多吗?”子贡说:“然也,老师就是记得多、背得多。”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这是说他找到了一个“一”,用这个“一”把所学统领起来,用这个“一”还能解决好将来要遇到的新问题,也能对一些新事物进行一个大致的、差不多的解释。

博尔返约,“约”是什么,就是简约。用一句简单的话,就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总结出来。古人还说“家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家里面的书藏了很多很多,但是那不是真东西,所有的书里面只有一句话是要领,如果你把那一句话学懂就够了。请大家注意,“真传一句话”,意思不是学懂一句话,而是将书中所学凝练为“一以贯之”的一句话。这句话你找到了、悟出来了,便是“博而返约”。

魏晋玄学讲“得意忘言”。“得意”就是得其“约”、得其“道”、得其“一以贯之”者,得其“不可言之常道”;“忘言”就是损之又损的过程。一旦“得意忘言”,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学问的真谛,所以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其道而得之于天性者。《大学》还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致知”就是找到最根本的道理,也就是找到最高的原则,达到“一以贯之”的境界。方法在于修心、修德,去掉身上的物欲,使光明之本心得以彰显。

(四)通专合一

博而返约之后,就到了通专合一的阶段。一旦达到博而返约就通了,通了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才能所在或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选择。在孔门中有四科,即政事、文学、道德、辞令。喜欢政治,就可以学政事科;喜欢教书,就可以学道德科;喜欢整理文献,就可以学文学科;喜好外事就可以学辞令科。

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专,没有通。学了什么专业就以这个专业的眼光看待一切,学习经济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学习政治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政治动物,学医的一看世上全是这种被解剖的东西,很可怕。所以古人说这个专一定要通,专要建在通的基础上。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可以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学科越多,假设就越多,一级假设就偏离了事物的本来,二级假设就偏离得更多。也就是说所研究的对象,由于假设,而与原本之物不同,成为无的放矢。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二种理解是学习应该是有度的学习,不能是无度的学习。不是说我们脑子里面装的东西越多智慧就越高,其实我们的大脑跟水杯差不多,杯壁要是越厚,杯子里面的空间就越小;杯壁越薄,里面的空间就越大。我们的大脑是由杯壁和杯子里的空间构成的。我们学的东西越多,如同杯壁越厚,里面的空间就越少,空间越少,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没空间思考了。就是说你学的东西太多了,储存占用的空间太多,给思考问题留下的余地小。这样不仅没有增长智慧,反而降低了智慧。

试想一下孔子读过的书,我估计孔子最多也就读过四五本书而已,《诗经》《左传》《尚书》《易经》等。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周公读的书比孔子读的还少,再往前追溯,大禹读的书更少,继续往前,黄帝和炎帝也许就没读过书。那没读过书,他们当时能把天下统一起来,这个智慧从何而来呢?从天性而来。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具备了一切智慧(当然,这种智慧需要启迪)。孟子讲了一个故事:在人类很早的时候,没有土葬,人死了就随便扔到野地里。一次一个人在野外发现一具尸体,被狐狸、豺狼叼着肉、吮着血,走近一看,原来是他父亲的尸体。在此情景下,乍然就产生了悲悯心,马上就想到了土葬。炎帝情况大概与此相同,当时炎帝看着天下人没衣服穿、没饭吃,乍然间也产生了仁爱心,于是发明了农耕。依此类推,当黄帝、炎帝看到各部落经常处于纷争战乱的情景时,自然产生了要统一天下的智慧。所以我们讲德行智慧在我们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

通专合一正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一二年级重在通识。通识的关键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所学能达至“一以贯之”,从而通达,形成自己基本的人生观、宇宙观与方法论,格物致知,找到终极的真理,从而“明体”。“明体”就是知“无”、知“全体”、知“道”、知“天人合一”、知“心物一体”等。明体的方法,一在读圣贤之言,即“四书五经”等经史子集;二在“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学思合一。三四年级重在潜行专业学习。对于专业学习仍然要“学而时习之”,用另外一句话讲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总而言之,学思行要合一。

(一)树立“内圣外庸”信仰

“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尧舜。比如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在出租车司机这个岗位上,即使尧舜到这儿开车,他们的车技与服务态度和我也差不多,我便是出租车司机岗位上的尧舜。我今天是个小学老师,即使尧舜今天也在这儿当小学老师,他们的教育水平,他们对孩子那种爱心程度,也和我差不多,我便是教师中的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是说我们要成为帝王的尧舜,而是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

在各自的岗位上,人人都能成为尧舜,这样,人人都可以在精神上达到最高境界。古人讲内圣外王,我把它修改一下,叫“内圣外庸”。“庸”就是平常。在平常的岗位上,我的道德发挥到极致,我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就是“内圣”。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是正确的人生信仰。

(二)树立“但求耕耘,莫问收获”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农民的思想就是我不管明年丰收与否,我必须把我作为农民的本分尽到,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尽我的努力,至于明年能不能风调雨顺那是天的事情。粮食的丰收一要靠勤劳,二要靠风调雨顺。勤劳是农民的本分,风调雨顺是天决定的,我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即勤劳就可以了。这个思想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曾国藩把这个思想变了一个说法,即“只求耕耘,莫问收获”。作为一个人来讲,他尽到自己的本分,就每天都快乐了。因为他不计较得失,他超越了得失。

(三)树立“无为而治”理念

“无为而治”基本的内容包括修己安人与组织建设。修己安人重在校长以身作则,正己正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温、良、恭、俭、让五德兼备的校长才可以作为我们的楷模。除了修己安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离不开组织文化,而就中国组织而言,一般都有一种“安和乐利”的文化。“安”就是安全、安心、安稳,“和”就有六和之义,“乐”就是快乐;“利”则是基本利益的保证。“安和乐利”离不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尽可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校长给教师留空间,教育管理部门给学校留空间。因为这些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自觉性很高的君子,你不去考虑他的问题,他自己也在考虑他的问题。即使他在家里做饭的时候,都在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尽可能减少管理,减少监督,让教师在自我反省中达到温、良、恭、俭、让,成为学生的榜样。

【责任编辑:马小芳】

【微信编辑:崔倩倩】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