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隔离一直是财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资产隔离呢?我们经常会听到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的隔离,但是在法商思维下,难道只有这一个隔离的问题吗,其实资产隔离的概念远远比这个更宽泛。 一、资产隔离的基本概念 资产隔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资产隔离的本质和目标来说,资产隔离是对资产的重新布局。 如果用名词解释的方法来解读资产隔离?资产隔离是我们将自己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通过金融工具和法律工具的组合,进行有效梳理或分配,确保资产的权属清晰,风险可控,在风险到来,财富的数量不会发生巨额损失的财富管理工作。 所以,资产隔离概念的根本目标是为了防范风险,资产隔离的手段就是利用法律工具和金融工具进行组合。 二、资产隔离的种类和方法 资产隔离的种类有很多,资产之所以需要隔离,其实本质上是因为资产存在混同的情况,因为资产一旦发生混同,容易因为各种法律风险发生损失。 资产混同的情况很多见,例如,夫妻之间的财产就是混同的,所以离婚的时候财产要分割,就会发生损失;企业的资产和企业主的资产有可能也是混同的,一旦企业发生风险,那么企业主的家庭财产也会损失;父母的财产和子女的财产也是混同的,一旦父母去世,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也会因为税收的风险发生损失。 所以,资产为什么要隔离,就是因为有混同。那么到底资产隔离有多少类型的,既然资产隔离是要解决混同的问题,那么就是要分清权属,进行有效管理,大概包括如下几个类型: 第一种,婚姻资产隔离。婚姻关系大概包括三个时期:结婚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离婚的时候。婚前财产容易与婚后财产混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更容易混同,那么一旦离婚,这些财产的权属就是不清晰的,一旦分割,容易发生损失。 所以要把婚姻资产隔离的工作做好,主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 1、在婚前签署协议书,确定夫妻双方各自婚前的财产,确保不会混同; 2、可以在婚内签署夫妻婚内协议书,约定各自拥有的财产范围。 这个时候,婚姻资产的隔离工作就完成了,夫妻双方的财产权属就非常清晰了。 第二种,企业资产隔离。企业资产的隔离主要是让企业的财产归属于企业,个人的财产归属于个人。如果一旦发生混同,企业的风险一般比个人的风险要大,那么如果企业的财产和个人的财产完全不分,那么个人的财产就容易被企业的风险传染。要把个人的财产完全从企业中剥离处理,就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1、企业主从企业领取合理工资报酬,作为个人财产; 2、企业主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将属于个人的财产分离出来作为个人财产; 3、企业主避免为企业承担连带责任担保; 4、企业主与企业的资金往来应当做好借款和还款的书面文件。 这些工作都是达到一个目标:让企业的财产属于企业,个人的财产属于个人,一旦企业出现风险,企业主不用为此买单。 第三种,代际资产隔离。一代父母创造的财富一般希望由自己的子女来继承,但是往往在父母去世前,一代和二代的财产实际上也是混同的,一旦父母去世,要分离出子女的资产就要进行继承,税务,争产的纠纷就会让财富总量发生损失。要做好这种隔离,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1、父母与子女签署赠与协议,确定将部分资产通过赠与的方式生前就让子女拥有,作为子女名下的资产,可以规避未来的遗产税风险; 2、父母规划有效的遗嘱,确保在父母去世后部分资产可以按照生前意愿来分配,这样父母和子女的资产权属就更为清晰了。 三、资产隔离的金融工具 除了用法律的工具来解决资产隔离的需求,金融工具也可以实现资产的有效隔离,包括保险和信托。 首先,用合理设计年金保险的方式实现婚内财产的可控;用终身寿险的方式指定受益人来替代遗嘱、有效隔离债务,保险金的强人身属性可以让资产隔离变得更简单。 其次,可以将财产作为信托财产,进入信托管理,一旦进入信托财产,这些资产原本属于谁就已经不太重要了。 ![]()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