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后每天用它煮水喝,清热生津,赶走失眠、秋燥,健康入秋~

 为什么73 2019-08-23

处暑意为“出暑”,表示暑天的结束,过了这个节气后,算是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入秋后有哪些要注意的养生要点?我们常听到的“春捂秋冻”、“贴秋膘”等养生方式到底正确么?今天小厨就给大家送上这份初秋养生指南,助您和家人平稳度秋。


初秋时节,防燥防热
虽然现在已经入秋,但您应该可以感觉到,天气并不是那么凉快,此时很容易出现秋老虎的情况,气温回升到35℃以上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秋燥开始明显,一方面体内还有夏热之余气,也就是燥和温热结合起来入侵人体,养生既要注意清热,又要注意生津润燥

燥热症的症状

喉咙干痛、鼻干唇燥、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心烦口渴、胸满胁痛、失眠等
针对这个问题,专家推荐了一款桑叶梨皮饮来帮助调理。

点击视频查看专家详解△

配方:梨皮一个(雪花梨皮切厚一点即可),霜桑叶10克,鲜白茅根30克,鲜芦根30克,鲜生地6克
制作方法:以上为一人一天的量,材料洗净后加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后代茶饮,水量根据个人饮水量来定


方解:霜桑叶清热润肺,生地、茅根、芦根清热生津,养阴润燥,梨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
适合人群:这款食疗方有很好的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适合出现了受到燥热邪入侵症状的人群服用
警惕三个常见误区
1
春捂秋冻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增强人的抵抗力。另外现在刚入秋,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但是,“秋冻”也要注意两件事。第一,秋冻指的是初秋,也就是白露(9月8日)前的这段时间,等到了中秋、深秋时节就不能再冻了;第二,秋冻并非人人适用,以下几类人群现在就应该注意保暖增加衣物了。
不适合秋冻的人群:①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着凉的人;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关节疼痛、腿脚怕冷的人

2
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素问》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其实秋冬季不能只养阴,也要注意护阳,反之春夏在养阳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阴精的养护。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说阴阳要平衡。
具体的侧重点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在这个季节里,如果本身就阳气虚的人群,应该更注重养阳。而口干舌燥易上火、肥胖过度的人群,在养阳的同时要更注意养阴。
阳虚的人群在这个季节可以选择这款益气通脉饮来养护阳气。


药材:生黄芪10克、党参5克、当归5克、苏叶5克、陈皮5克、甘草5克
功效:益气健脾、防寒通脉
禁忌人群:一般人群都可以服用,尤其适合体质偏虚寒的人,易上火的人群不适合
3
贴秋膘
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体消耗比较多,所以就有入秋后趁着天气凉爽胃口好,进食肥甘厚味的大鱼大肉来贴秋膘的习俗。


贴秋膘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贴秋膘主要适用于体质较虚弱、怕冷的人群,通过贴秋膘为冬天打下基础;其次,饮食的选择上也不能一味大鱼大肉,脾胃差的人虚不受补,进食肥甘厚味反而无法消化,增加肠胃负担,建议多选择山药、豆腐、熟莲藕等有助于健脾和胃平补之品
初秋几个“第一”要常吃
1
第一肉 —— 鸭肉

鸭肉的营养价值和鸡肉相仿,但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等作用,初秋食鸭肉,能很好的滋阴润燥

2
第一果 —— 葡萄

葡萄性平、味甘、酸,不仅开胃,还能益肝肾、补气血。人体在经历了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季后,体内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且内热重、身体困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在初秋季节,适当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毒素,消除内热。

3
第一菜 —— 莲藕
秋季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藕就是当令滋补佳品之一。莲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淤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人和产后的妇女也可以常吃。


4
第一粥 —— 山药莲子粥

山药和莲子都有健脾补气的功效,莲子还能安神,两者搭配食用可以在初秋时节帮助我们补足精气。


简单的食疗小方和推荐美食

便宜又好用, 人人可学会

您也不妨试试吧

好东西别私藏,发给朋友看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