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德宗贞元末年,改为由太监直接办理,经常派几百人遍布各热闹街坊,叫作"白望"。他们不携带任何文书和凭证,看到所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还要货主送到宫内,并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这一弊政对城市商人和近郊农民造成深重苦难。韩愈为文加以揭露,反映了他同情人民疾苦的一面。本文所写卖柴农夫所受欺压,不过是千百件事例中的一例,农夫忍无可忍,不得已而起来反抗。最高统治者只是开除了这个宦官,同时赐绢给农夫,用小恩小惠的手段,来缓和平民的反抗情绪。 (1).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春秋 齐桓公 有宫中七市。其后 东汉 灵帝 、 南朝 齐 东昏侯 、 唐中宗 都曾在宫中设市。 (2). 唐德宗 贞元 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贞元 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未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按,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即为讽刺此事而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宫市"有点像今天的行政采购中心购买政府办公用品,但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今天的行政采购中心采取的是招标的形式,公开、公平、自由的竞争交易,供货商唯恐错过商机;"宫市"则是巧取豪夺,依仗权势盘剥掠夺百姓的财物,老百姓唯恐避之不及。也就是说,今天政府和人民的交易是遵循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来运作的,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无视"公开、公平、自由"的商业游戏规则,即使禁止"宫市"也是为了收拢民心,显示皇恩浩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夫的悲剧实际上是由封建集权制度造成的,权力一旦成为某些人的专利,就会变成他们鱼肉人民的刀子,流血的只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 《宫市》: 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湏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上初登,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译文: 按照惯例:宫中有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令有关官吏主持这件事,向市场上的卖东西的老百姓买所需要的东西,随时给出价款。贞元末年,皇上派宦官来主持这件事,这些宦官压低价格来买老百姓的物品,出的价远低于物品本身的价值。甚至于在贞元末年不出示公文证件,皇上直接设立"白望"(意即在市场上左右望,看中东西就拿,出价不高于本金)这个组织大约有几百人在长安的东西两市和繁华市区,看人所卖的东西,只称"宫市"(即皇宫所买),立即取物付款,究竟是真还是假难以分清,没有人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他们跟卖家论价的高低时,大概用百文钱可以买的东西,要价值几千文,还要索取进宫门时给看门人的钱和运入宫中的运费。有的百姓,把物品带到市场去卖,甚至有空手而归的。名称是"宫市",而实际上是强夺。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去城里卖,遇到自称"宫市"的宦官取走了木柴,才给了他几尺绢,又要索取给看门人的进门费,而且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得的绢给了这些宦官,他们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送到宫内。"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我用驴驼东西赚钱然后才能吃饭.如今把木柴给了你们,不要钱回家,你们还不肯,我只有死了!"于是就殴打宦官。街上的官吏抓到他,然后把他的事报给了朝廷,皇上上诏书开除了这位宦官,而且赐给了农民十匹绢,然而"宫市"这种做法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谏官和御史多次上奏折提意见,皇上不听从.顺宗皇帝刚刚即位,就禁止了"宫市"的做法.后来遇到大赦天下,又明令禁止这种行为。 ![]() ![]() ![]() ![]() ![]() 九月,己丑,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卢迈以疾罢为太子宾客。 冬,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入汝(开通刀沟,引入汝水),上遣中使谕止之,不从。命兵部郎中卢羣往诘之,少诚曰:“开此水,大利于人。”羣曰:“君令臣行,虽利,人臣敢专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从,何以使下吏从公之令乎!”少诚遽为之罢役。 十二月,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入朝。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白望(安排了好几百个四处张望,白白取人物品的人们,被称作“白望”。托也。)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每敕使出,虽沽浆、卖饼者皆撤业闭门。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罪恶的宫市,强买强卖,欺凌百姓。故有白居易诗歌:卖炭翁。) 德宗贞元十四年(戊寅、七九八年) 春,二月,乙亥,名申、光、蔡军曰彰义。 夏,闰五月,庚申,以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全义时屯长武城,诏帅其众赴镇。士卒以夏州碛卤,又盛夏,不乐徙居;辛酉,军乱,杀大将王栖岩等,全义踰城走。都虞侯高崇文诛首乱者,众然后定。崇文,幽州人也。丙子,以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降敕,令中使口宣授之。 秋,七月,壬申,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为右庶子,以工部侍郎郑余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统军。时禁军戍边,禀赐优厚,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行营,皆统于中尉,其军遂至十五万人。 京兆尹吴凑屡言宫市之弊。宦者言凑屡奏宫市,皆右金吾都知赵洽、田秀嵓之谋也;丙午,洽、秀嵓坐流天德军。 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頔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丁卯,杞王倕薨。 彰武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五十余里,置兵镇守。 太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坐言事,徙连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己巳,左迁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官往按之,他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 冬,十月,丁酉,通王谌薨。 庚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 明州镇将栗锽杀刺史卢云,诱山越作乱,攻陷浙东州县。 德宗贞元十五年(己卯、七九九年) 春,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二月,丁丑,宣武节度使董晋薨;(董晋,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乙酉,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长源性刻急,恃才傲物。判官孟叔度,轻佻淫纵,好慢侮将士,军中皆恶之。董晋薨,长源知留后,扬言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之发财以劳军,长源曰:“我岂河北贼,以钱买健儿求节钺邪!”故事,主帅薨,给军士布以制服,长源命给其直;叔度高盐直,下布直,人不过得盐三二斤。军中怨怒,长源亦不为之备。是日,军士作乱,杀长源、叔度,脔食之,立尽。监军俱文珍以宋州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得众心,密书召之;逸准引兵径入汴州,乱众乃定。(陆长源故意犯众怒丧命) 以常州刺史李锜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锜,国贞之子也。闲廐、宫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锜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庚辰,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锽于台州,斩之。 己丑,以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全谅。 三月,甲寅,吴少诚遣兵袭唐州,杀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掠百姓千余人而去。 戊午,昭义节度使王虔休薨;(王虔休(公元737-799年),字君佐,唐代汝州人。自幼勤奋好学,为人讲信义、重言诺,颇得乡邻赞誉。长大后,强健崇武,精通诸般兵器,持弱济困,远近闻名。)戊辰,以河阳、怀州节度使李元淳为昭义节度使。 夏,四月,癸未,以安州刺史伊慎为安、黄等州节度使。 癸巳,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薨。 南诏异牟寻遣使与韦皋约共击吐蕃,皋以兵粮未集,请俟他年。 山南西道都虞候严砺谄事严震,震病,使知留后,遗表荐之。秋,七月,乙巳,以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八月,陈许节度使曲环薨。乙未,吴少诚遣兵掠临颍,陈州刺史上官涗shuì知陈洲留后,遣大将王令忠将兵三千救之,皆为少诚所虏。丙午,以涗为陈许节度使,少诚遂围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涗欲弃城走,营田副使刘昌裔止之曰:“城中兵足以办贼,但闭城勿与战,不过数日,贼气自衰,吾以全制其弊,蔑不克矣。”少诚昼夜急攻,昌裔募勇士千人凿城出击少诚,大破之,城由是全。昌裔,兖州人也。少诚又寇西华,陈许大将孟元阳拒却之。陈许都知兵马使安国宁与上官涗不叶,谋翻城应少诚;刘昌裔以计斩之。召其麾下,人给二缣jiān;伏兵要巷,见持缣者悉斩之,无得脱者。 庚戌,宣武节度使刘全谅薨。军中思刘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马使匡城韩弘为留后。弘将兵,识其材鄙勇怯,指顾必堪其事。 丙辰,诏削夺吴少诚官爵,令诸道进兵讨之。 辛酉,以韩弘为宣武节度使。先是,少诚与刘全谅约共攻陈许,以陈州归宣武。使者数辈犹在馆,弘悉驱出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于许下。少诚由是失势。 冬,十月,己丑,邕王謜薨。太子之子也,上爱而子之,及薨,谥曰文敬太子。 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安黄节度使伊慎、知寿州事王宗与上官涗、韩弘进击吴少诚,屡破之。十一月,壬子,于頔奏拔吴房、朗山。 十二月,辛未,中书令、咸宁王浑瑊薨于河中。(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本名日进 ,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唐朝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浑瑊早年累官中郎将,后成为郭子仪部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故后世称其为"浑咸宁"。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瑊性谦谨,虽位穷将相,无自矜大之色;每贡物必躬自阅视,受赐如在上前,由是为上所亲爱。上还自兴元,虽一州一镇有兵者,皆务姑息。瑊每奏事,不过,辄私喜曰:“上不疑我。”故能以功名终。 六州党项自永泰以来居于石州,永安镇将阿史那思暕侵渔不已,党项部落悉逃奔河西。 诸军讨吴少诚者旣无统帅,每出兵,人自规利,进退不壹。乙未,诸军自溃于小溵水,委弃器械、资粮,皆为少诚所有。于是始议置招讨使。 吐蕃众五万分击南诏及巂州,异牟寻与韦皋各发兵御之;吐蕃无功而还。 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八〇〇年) 春,正月,恒冀、易定、陈许、河阳四军与吴少诚战,皆不利而退。夏绥节度使韩全义本出神策军,中尉窦文场爱厚之,荐于上,使统诸军讨吴少诚。二月,乙酉,以全义为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十七道兵皆受全义节度。 宣武军自刘玄佐薨,凡五作乱,士卒益骄纵,轻其主帅。韩弘视事数月,皆知其主名;有郎将刘锷,常为唱首。三月,弘陈兵牙门,召锷及其党三百人,数之以“数预于乱,自以为功”,悉斩之,血流丹道。自是至弘入朝二十一年,士卒无一人敢讙呼于城郭者。 义成监军薛盈珍为上所宠信,欲夺节度使姚南仲军政,南仲不从,由是有隙。盈珍谮其幕僚马总,贬泉州别驾。福建观察使柳冕谋害总以媚盈珍,遣幕僚宝鼎薛戎摄泉州事,使按致总罪,戎为辩析其无辜;冕怒,召戎,囚之,使守卒恣为侵辱。如此弥月,徐诱之使诬总,戎终不从;总由是获免。冕,芳之子也。 盈珍屡毁南仲于上,上疑之。盈珍乃遣小吏程务盈乘驿诬奏南仲罪。牙将曹文洽亦奏事长安,知之,晨夜兼行,追及务盈于长乐驿,与之同宿,中夜,杀之,沈盈珍表于厕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且首专杀之罪,亦作状白南仲,遂自杀。明旦,门不启,驿吏排之入,得表、状于文洽尸旁。上闻而异之,征盈珍入朝;南仲恐盈珍谗之益深,亦请入朝。夏,四月,丙子,南仲至京师,待罪于金吾;诏释之,召见。上问:“盈珍扰卿邪?”对曰:“盈珍不扰臣,但乱陛下法耳。且天下如盈珍辈,何可胜数!虽使羊、杜复生,亦不能行恺悌之政(也不能施行和谐简易的政务),成攻取之功也。”上默然,竟不罪盈珍,仍使掌机密。(昏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