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 | 基因检测辅助诊断罕见病——Waardenburg综合征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8-26
临床信息:男,6个月,临床拟诊:双侧先天性耳聋;家属提供信息:蓝眼珠,额发一边白,耳廓畸形,肌张力偏高,肠胃不好。

检测项目:送检基源155基因全面耳聋基因检测序

检出 1个匹配受检者临床表型的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EDNRB基因c.G553A:p.V185M纯合变异。
1. OMIM收录该基因变异关联疾病表型为:
2. ACMG致病性评级:

*已有文献报道在Waardenburg综合征IV型和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样本中检出该变异[1,2]

3. 遗传咨询建议
① 受检者父母均为杂合子携带者,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杂合子携带者一般不表现疾病病理表型。受检者父母若再生育,子代有25%的概率同时遗传到上述两个变异。建议生育前再行遗传咨询。

② 受检者将来婚育,其下一代有100%概率遗传到上述两个变异之一,为携带者。建议受检者将来配偶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4. 变异位点一代验证:

先证者:

结果显示该位点为纯合变异(EDNRB:NM_003991:exon2:c.G553A:p.V185M)

父亲:
结果显示该位点为杂合变异(EDNRB:NM_003991:exon2:c.G553A:p.V185M)
母亲:
结果显示该位点为杂合变异(EDNRB:NM_003991:exon2:c.G553A:p.V185M)

■ ■ ■ ■ ■ ■ ■
一、Waardenburg综合征

Waardenburg综合征(WS),又名瓦登伯革氏症,是一种遗传性听觉-色素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睛,头发和皮肤的色素紊乱。

最早由荷兰眼科医生Petrus Johannes Waardenburg于1951年描述,所描述的特征包括内眦赘皮侧向位移、虹膜异色症、额前白发和聋哑,由此命名。
Waardenburg综合征4型(WS4)也被称为Waardenburg-Shah综合征,是一种导致听力丧失,头发,皮肤和虹膜颜色变化以及先天性巨结肠症的遗传病,4型是最罕见的类型,到2016年只有超过50例报道,患病率小于1/100万。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家族性WS4病例表现出高表型变异性,推测嵌合体可以很好地参与一些特征的不完全外显,而其他的特征在这些家族的背景下主要被传递,导致表型变异。
二、WS的分类

根据内眦外移是否存在(I型)或不存在(II型),上肢缺陷是否存在(III型,Klein-Waardenburg综合征),是否与先天性巨结肠病相关(IV型,Waardenburg-Shah综合征),把Waardenburg综合征分为4型:

三、WS原因学

在大多数情况下,Waardenburg综合征I型(WS1)和II型(WS2)遗传为具有可变外显率和表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分性别,每胎均有1/2概率可患此症,偶有新发突变。一些Waardenburg综合征III型(WS3)和IV型(WS4)的病例似乎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不分性别,每胎均有1/4概率可患此症。

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神经嵴发育不良(神经嵴病)即胚胎时期神经脊衍生细胞无法正常移行分化所导致的结果。而黑色素细胞、听觉神经细胞及结肠神经结细胞均源自神经脊细胞。整个的分化移行过程颇为复杂,需要PAX3、MITF、EDN3、EDNRB及SOX 10等基因参与协同运作,因此任何一个基因有了缺陷,就使此症发生。
四、WS诊断

1992年,Waardenburg综合征协会提出了Waardenburg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五个主要的和五个次要的诊断标准,主要标准包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虹膜色素异常,头发色素减退,内眦外移和先前被诊断为该综合征的一级亲属。次要标准包括皮肤色素减退(皮肤白斑),眉中部发散扩展,鼻根宽阔,鼻翼发育不全,头发过早变灰(3岁前)。

个体有两个主要标准或一个主要加两个次要标准即可诊断为Waardenburg综合症(表2)。

注:Waardenburg index (WI);内眦外移(Dystopia canthorum)指两眼眼距较宽,但瞳孔间距离正常;

鉴别诊断:有许多疾病可能具有与WS中所见类似的某些特征。例如部分白化病和耳聋的家族性病例;家族性白癜风和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或Vogt-Koyanagi-Harada综合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