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运河 沧州吴桥段 

 木香草堂 2019-08-26

 吴桥县位于河北东南部与山东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被誉为“没有吴桥不成班”的杂技界神话,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京杭大运河自山东德州进入河北沧州,首先便是到达吴桥。吴桥段的河道,最早开凿于三国时期,曹魏时称为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疏浚,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至今依然基本保持原状。吴桥段运河从西郊起南北向穿过县城,蜿蜒如蚯蚓,蜷缩成锯齿状,河道与麦田交叉在河堤边,河道干涸成水塘,如今早已失去运输和文化交流的功能,甚至也不是县城景观河流,犹如一个落拓的历史伟人。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据《吴桥县志》记载,关于吴桥杂技的文字记录出现在明朝万历年间,吴桥杂技的兴盛发展与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吴桥杂技艺人以运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发达,沿河流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给杂技艺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吴桥杂技艺人也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这条流动的通道,走向了北京、天津、济南、扬州、南京等地,形成了以吴桥人为主的艺人活动聚集区,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以及镇江的“鲶鱼套”等地。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过桥便是衡水)

吴桥杂技艺人沿大运河走出家乡,北上南下,进而远涉重洋,在国际上赢得声誉,“世界近代马戏之父”孙福有、精通六国语言的杂技明星史德俊、号称“东方卓别林”的赵凤歧等等,这些来自吴桥的名班、名门、名人,通过运河走向世界,留下精湛技艺与不朽传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吴桥i人出门根本不带盘缠,当地有句话说:“宁(宁津)吴二县,鸡毛变蛋,走京串卫不带盘缠。”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舞台和江湖。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历史上吴桥一带因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收成没有保证。为了生存,当地人只能外出卖艺,“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说明了杂技在吴桥的普及性。“不掏本儿,自制几件家把什儿。农闲走出庄稼地儿,走南闯北耍把戏儿。” 走出庄稼地,就完成了从农民到江湖艺人的身份转变。“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财主种有千顷地,老子玩耍不侍候。”一首杂技人行走江湖的锣歌,传唱千年,说的是吴桥的杂技艺人,沿着运河,南下北上讨生活的历史,听上去充满了江湖豪气和洒脱不羁。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

南运河 <wbr>沧州吴桥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