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文学之“元曲”

 梧桐树边羽 2019-08-27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

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词来说,发展简直就是一瞬间。

元曲代表作,大家肯定马上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要不就是《窦娥冤》。元曲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戏曲,《窦娥冤》,《汉宫秋》,《拜月亭》,《西厢记》……另外一类就是散曲:《天净沙》,《节节高》,《醉花阴》……

戏曲分为北曲南戏。北曲的大概形成于金时,发源于唐朝的“参军戏”,就类似于现在的小品。后来成立班子搭台,但是一大帮子人伴奏,一个人主唱。再到蒙古灭金,与南宋对峙了40多年,戏曲发展唱的角色增多,发展出各种特色来。因为都是讲述前朝的故事,所以上台的舞台出入口,咱们现在写的是“出将入相”,那时候写的是“鬼门关”,一上台,就不是人了,就是扮鬼了。现如今有些地方的关公戏,饰演关公的演员一勾脸儿,就不能说话了,你也不能和他说话,他已经不是人,是神了。这就是老习俗。

北曲发展得快,内容包罗万象,军事、政治、社会、公案、家庭、爱情、婚姻,唱什么的都有,南戏相对发展的晚一些,以爱情戏为主。北曲留下了700多本剧目,而南戏只有300来部。元朝灭了南宋之后,南北戏曲进行了大融合。

宋词发展高峰已过,走入末路,而没有科举,诗也无用,这种戏曲大兴的背景,让元初没有用武之地的汉人文人投身于曲,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可是创作一部戏文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像关汉卿写了一辈子的戏,也就六十多部,那平时偶尔的小情绪要如何抒发呢?就产生了散曲。散曲是单独创作的,并不是从戏曲里面取出一小节来的,但是散曲是遵从元曲的写作方法的。

我们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会不会有疑惑,这难道不是词么?散曲和词的不同在哪儿?

首先,音乐不同。虽然词的起源也是胡乐,但是曲是更新的金,蒙乐曲,在元朝不称曲,他们自称“乐府”或“新乐府”,不过对于今天咱们来说,是无法体会的,只能从词牌名和曲牌名上去区分。然后,韵脚不同了。元朝时期北方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和如今的话大体相通。散曲的押韵比诗词要宽松很多,比如平仄同押在诗词里面是大忌,而在曲里面是可以的。另外就是当曲的句式比较长的时候,几乎句句押韵,这就很像我们如今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了。在创作中,曲也不像格律诗词一样字数严格限定,只要你觉得需要,自行增补字词都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元曲的创作是更加宽松,更加接地气了。

元曲的特色也简单说下:第一个,白话,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对不?意思浅白,诗词讲究意在言外,曲呢,则是意外言也外,你含含蓄蓄的,老百姓听不懂,哪里会有赏钱?不但要浅白,最好还带点荤腥,就像二人转。第二个,讲故事,也就是说重叙述。戏文嘛,没有跌宕起伏谁看呢?第三个,泼辣。痛痛快快骂街,啥也不管不顾。

元朝汉人文人没有上位的机会,心里郁闷得很,自然爱在曲文里发泄,但是高层游牧民族没文化啊,你让他们听,搞复杂了他们听不懂,政治隐喻他根本就不敏感,而且他们并不计较文人的文字千秋。人家马背上得天下,根本没把文人放在眼里,认为是末技,儒生的地位和娼妓,乞丐差不多。他自然懒得和你计较,客观上造成了元时期的文化氛围相当宽松,产生了一大批针砭社会时弊,反映底层生活的好作品。就好像《窦娥冤》这种戏,后来的哪个时代敢写?

举一段大家都学过的关汉卿的《不服老》的做例子: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就是这个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