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东师大张华教授讲座整理

 阅读与探究 2019-08-27

 张华,男,1968年1月26日生,山东省莱芜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 IAACS)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课程研究: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会刊》(Transnational Curriculum Inqui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编委;《全球教育展望》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等。所承担的主要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堂教学重建研究;东西方课程哲学的比较与会通研究。

张华教授讲在课前的话:

一、教师要在工作中自学成长。

1、Reading the world。阅读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教师一定让工作富有了理智的内涵,工作多久就会成长多久。教师的第一本书是自己的工作实践,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到一个自己的工作目标方向,持续一段时间的思考。找到方向,不管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向走。

2、Reading the word。搜集一些书籍和资料,形成阅读的习惯。读一些有难度的书,把阅读文字与阅读工作结合起来,让工作既是一个反思的对象,又结合理论进行指导,就会有一个大幅提高的过程。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思考教育问题、思考学生的需要、思考教师的发展要求。与1922年的课程改革,追求教育民主化的尝试。杜威来华讲学,1949年进入了教育集权专制,导致了教育的大幅度退后。2000年后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巨大契机。

二、当前教育最迫切的任务:

1、真正的实现分权。把被剥夺了的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力还给学校、教师、学生。

2、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虽然课堂教学形式开始改变,但是教学的实质没有改变。应该由专制课堂走向民主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性质,要在课堂上创造知识。只要是把预定目标固定下来,把教学方式固定下来,就扼杀了教学的创造性。让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到创造知识。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和领导者。利用校本化课程,把备课作为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课程开发的能力.

             让教学变成研究

                    --重建课堂教学的方向

一、张华教授的判断依据:

18世纪西方的“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末之前,教学以传授外部学科知识为使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教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或根本转型:教学的本质是合作探究--通过探究学科知识和日常成活而产生教师和学生自己的思想。教学由“实体”范畴转变为“关系”范畴.教学是一种“关系”。

什么叫启蒙?卢梭的《爱弥儿》给了我们启示--所谓启蒙是指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公开利用理性的过程。

教学的第一个性质是民主。民国时期的新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陶行知的《论教学合一》中阐述:教学是一种关系,民主的教学肯定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没有谁主谁次。教师是称作教师的学生,学生是称作教师的学生。

教学的第二个性质是:探究和创造。教学就等同于合作探究与创造,教学就等同于民主,就是追求民主的过程。合作很重要。民主的互动本质

二、张华教授总的看法:

1、当前各种流行的观点和模式,把课堂教学变成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2、这些做法的再一个特点是,不仅课程和教学改革热火朝天,而且学生的考试成绩姐姐攀升,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社会制约性,又彰显了学生学习的时代特点--期待主动参与、让学生变得有趣。

三、各种教学观点及分析:

(一)观点一:“先学后教”或“学案导学”

1、依然把教和学割裂开来,并存在“线性思维”的倾向。

斯滕豪斯,让教学保持适当的神秘感。

2、有时候教学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惊奇感”,未必先学;一节课中飞舞着几张试卷会使师生异常紧张,而且加重学校复印室的负担。

3、既然教学时一种“关系”范畴,那教和学就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同时发生。“”

(二)观点二:“少教多学”

1、依然把教学当做一个“东西”来看的倾向,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或相反。

2、不必整齐划一的规定“讲的时间”或“学的时间”;也不必根据“知识点”的数量来判定教学的“少”或“多”。

3、要不断追求教学的“关系性”和“丰富性”。

(三)观点三:“当堂训练”

1、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倾向。

2、因为学生不是上完一节课就结束了,因此不必追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储蓄式教育过程:“Banking Education”素质教育是提出教育的问题。记忆的本质是思维,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由此在解决问题中留下来的东西就是知识的记忆。

(四)观点四:“以学定教”

一种较好的提法,体现了关系性。

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和创造性的作用。

(五)观点五:“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表演者”

1、这是课堂教学的电影和电视隐喻,依然寻在严重的操纵性和表演痕迹。可能有违教学的真实性诉求。

2、让教室充满家园般的自由氛围和实验室般的探究氛围。

四、小结

无论何种做法或模式,都不要简单化与统一化。要发展每一个教师教学风格的独特性,以及学校文化的多样性。面任何成功的做法或者名的学校,大家不要成为追星族去追求时尚,也不要是自己成为连锁店的店员,而要将之作为大家共同研究的案例、探索的资源,以产生自己的风格和学校文化为目的。

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一)钱学森之问”是个真问题:

1、1901-2007,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三大科技类奖总数: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美国:204人,占比例:43.5%。

1968-2000,诺贝尔经济学奖总数46人,分属于12个国家,其中——美国:30人,占比例:65%

1936-2000,菲尔兹数学奖总数 43人获奖,分属于9个国家。其中——美国:16人 ,占比例:37%

2、两个鲜明的对比:

美国学生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世界上位列差等,但其创造力举世领先。

中国学生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世界上遥遥领先,但其创造力却非常薄弱。

(二)“钱学森之问”又是一个表面问题

少数“杰出人才”非但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旨在培养“杰出人才”的“精英主义”体制而设计、急功近利的措施方法反而限制着“杰出人才”的成长。

每一个个体和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的教育根源

教育为功利主义绑架,泯灭内在价值,丧失生活乐趣

研究过程与教育过程的断裂:教育意味着研究的终结,知识变成了“传输物”

(三)对“钱学森之问”的一个解决方案

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权力,才能首先回复全民的即大众主义的创造性,进而从中产生少数杰出人才。

六、为什么把教学变成研究?

(一)探究教学:民主化时代的教学哲学。发达国家对儿童的关爱是无法想象的,非常尊重儿童。

1、美国数学课的启示:90-25=

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变成一个情境,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学生探究。长此以往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中国小学,为什么学生的手和嘴为什么最容易成为受禁锢的身体器官?

(二)若干启示:

1. 西方教育总体上是自由的,因为它已经历过彻底的启蒙。西方教育当然有问题,但总体上属于“启蒙后”的问题。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时代(Post- era)。

2. 我国教育总体上是不自由的,因为我国教育从未完成启蒙大业。我国教育的问题,总体上属于“启蒙前”的问题。

3. “启蒙后”的国家(如美国、欧洲诸国、日本)往往做出向“启蒙前”的国家(如我国)借鉴的姿态。后者又往往以此为借口拒绝“启蒙”。

尽管课程改革在风雨中走过八年,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客观言之,我国课堂教学未发生根本改变,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依然不容乐观,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三)我国教育的危机:

把学生当作整齐划一的产品来加工,这种教学在将学生的身心加工成“标准件”的同时,还制造了“工厂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信息、技能、规范的容器来对待,这种教学在将学生制造成待价而沽的商品的同时,还制造了“储蓄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带有“原罪”的人来提防、控制、管理,这种教学在将学生变成奴性人格的同时,还制造了“监禁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以奖励做诱因、以惩罚做威胁来训练的对象,这种教学在泯灭人性、将学生日益“动物化”的同时,还制造了“动物园教育学”。

我国课堂教学正深陷上述四类教育学之中。“产品”、“容器”、“囚徒”、甚至“动物”,是其未言明的学生隐喻。

(四)几点期待:

让学生室外多一点运动,把身体保住;室内多一点探究,把脑子保住。

广大教师、家长和全社会,别光顾着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还要考虑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

七、“学校学科”的本质

   (一)杜威的两大贡献:将“学科知识”“心理化”;将“学科知识”“社会化”“生活化”

1)Transformation 学科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2)学科知识起源与生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科知识”“社会化”“生活化”

2、舒尔曼(Lee Shulman)的贡献:“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学科教学知识”“最终将课程从教科书和各类教材中提升出来,使课程获得一种独立的存在”。这种“独立的存在”的本质是:教师不是学科专家的依附者,而是拥有独立人格和专业自主权的存在。

学科教师和学科专家有根本区别。学科教师具备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安生立命之本。学科教师是带领儿童探究学科知识的人,不是探究学科知识的人。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与创造者。

3、威廉·派纳(William F. Pinar):“概念重建之后的课程开发”。教学处于“第三空间”。“学校学科”就“不只是学术学科的衍生物——‘糟糕的拷贝’,恰恰相反,它是观念的蒙太奇(多种观念的综合),它能使教师将其在自己的教室里引领的会话复杂化。” 

(二)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学校学科”具有内在价值。

1)“学校学科”是由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教师的经验与知识、社会与生活环境、相应“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等要素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其核心问题是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之关系。

2)“学校学科”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3)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指向学生的个性解放、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社会的民主化。

4)从内容上讲,不仅关于“学科知识”与社会及生活互动的内容对“学校学科”是适当的,而且关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学科知识”的故事理应纳入“学校学科”的范围之中。 

第二,“学校学科”具有探究性。

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

知识、经验的本质特性是“行动”(action)与“反思”(reflection)的整合,即“探究”(inquiry)。无论是知识的最初产生,还是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均需通过探究而进行。当人们在已经产生的知识中逃避危险、寻求安逸的时候,知识就与探究分离,沦为传递、接受、占有的对象,这不仅会反过来限制人的理智的探究能力的发展,还会最终使知识本身僵化、腐蚀与死亡。

 “学科知识”与“学校学科”的区别不在于有无探究或探究的程度、比例有别,而在于探究的主体和意义存在差异。

八、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一个国际趋势

将儿童研究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教师即儿童研究者。

1、Jean Piaget (1896-1980) 皮亚杰:临床访谈法

2、Barbel Inheld (1913-1997)批判性探究

3、Eleanor Duckworth:《精彩观念的诞生》

达克沃斯发人深省地问道:“所有儿童在其一、二年级都有惊人的智力进步。为什么许多儿童的智力发展随后就慢下来了呢?在儿童的童年时代晚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智慧(resourcefulness)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继续拥有自己精彩观念的人如此之少?”她认为这是由于成人的忽略或偏见、社会的习俗或禁忌“阻止孩子们探索他们自己的观念,并使他们觉着他们没有自己的重要观念,仅有愚蠢的或罪恶的想法。”

她认为每一个人的自己的观念是其智力的核心:“我把智力发展的本质理解为精彩观念的诞生,而这一点在压倒的程度上依赖于拥有精彩观念的机会。” 纵观达克沃斯的全部研究,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帮助学生产生、遵循和发展自己的观念。

教学就是倾听你的学生,并让他们告诉你他们的方法。创造情境,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

达克沃斯将“临床访谈”发展为一种使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论。她谦逊地把自己的方法称为“拓展性临床访谈(extended clinical interviewing)”。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去倾听学习者,并让我们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她不再把教学理解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恰恰相反,教学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这种教学就是提供让学生诞生精彩观念的机会。

这意味着:

第一,教师愿意接受学生的观念,即使学生的观念是“错误的”,教师首先关切的是“他为什么这样想”,而不是基于教师自己的立场或教科书的标准而漠视、排斥或谴责学生。

第二,教师要创设暗示着精彩观念的情境。要意识到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观念。当情境创设出来的时候,学生“会为理智问题所吸引。这些问题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

第三,在情境中,当学生为理智问题所吸引的时候,要通过会话(教师与学生的会话、学生彼此间的会话)让学生日益深入地“投入现象”。所谓“投入现象”,即是与所学习的主题直接接触,而不是通过别人对该主题的观点而间接接触。

第四,在学生日益深入地“投入现象”时,倾听学生解释。因为“大多数学习都发生在阐释之中”,教师为什么要垄断明晰自己观点的机会呢?而且,当学生解释的时候,不仅解释来自他们自己,连问题也来自他们自己。学生开始学会依靠他们自己:他们是裁判,自己来判断所认知和相信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会学会许多东西。慢慢地,学生会意识到,噢,原来知识是人主动建构出来的,包括“我的建构”。

“儿童研究”与教学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

其实,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学的本质是倾听和对话。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

任何社会,只有当成人学会了欣赏儿童思想的力量并促进其发展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健康、文明和有前途的。反之,当成人把儿童的经验和思想当作被“学科知识”所替代的对象或掌握“学科知识”的媒介,就是在以学习“学科知识”为借口向儿童施加压迫,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专制等级社会的残余。每一个文明的现代人都应意识到:是儿童创造了成人。只有当成人学会欣赏儿童思想的力量并乐意为之提供帮助的时候,他或她才是真正意义的成人。让我们将这种“欣赏”和“帮助”从一间间教室、一个个家庭做起。

   ——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11期。

“教学研究”的意蕴

教师一以贯之的“儿童研究”

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与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做研究。

任何时候,只要教学与研究分离、割裂,它就必然变成灌输、进而异化心灵,不仅异化学生的心灵而且导致教师的自我异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