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言职回答了问题:如何管理员工,让员工有责任心? 题主描述的情况:员工收入高,但不遵守公司制度,各行其是,没有责任心,老员工多并难以管理,不忍心罚他们,问新员工好不好管理。 说实话,从题主的描述来看,你管理不好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你根本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甚至都称不上管理。员工拿着过万的工资,最低的也5000,工作却没有责任心;不遵守规则制度,你竟然“不忍心”罚他们;老员工不服从管理,你还在体谅他们找工作不容易;对于年轻员工,你在问是不是好管理?你呀你,真不知是如何走上这管理岗位的。在公司利益面前,你对不积极工作、不服从管理员工的心慈手软合适吗?事实证明,员工的责任心可不是仅仅有高工资就能自发自生的。
题主单位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我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一下: 第一,高收入却换不来员工的珍惜和责任心?管理者有无能之嫌。公司给员工发超过万元、最低都有5000元的工资,这个水平的工资待遇除了一线城市,在其它地方应该算不错的收入了,可员工依然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意听管理者的铛铛,竟然各行其是,似乎并不买公司的账。是不是存在员工认为分配不公的问题?从员工的收入,说明公司效益挺好,这种情况下,往往有员工认为公司发了大财,对自己的所得感到不成比例。从题主的描述看,好像员工普遍存在你说的问题,所以我才有这种猜测。 但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员工各行其是、没有责任心的借口。有问题通过正当渠道沟通解决,但不能以消极怠工相要挟,更不能各行其是影响工作。这是管理者一定要灌输给员工的理念,是职场人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第二,管理太随心所欲,做不到照章管理,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员工各行其是、工作没有责任心、老员工不服从管理等等,管理者好像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在管理者不懂管理。对于这些乱象,管理者竟然以“找工作不容易”为由,不忍心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理这些人,结果造成了一个跟着一个学,越来越多的人在各行其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责任心,以致到了难以管理的地步。这是以小仁失去了大爱,因个人失去了大家,这不叫仁,也算不得爱,这是严重失察失职。 不能有效管理,以所谓的“仁爱”代替管理,是管理者鼠目寸光的表现。作为企业,无论公司规模大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即使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但也必须懂得管理先行的企业经营之道。没有管理,就没有企业。 第三,没有形成自身企业文化,导致员工没有向心力,公司没有凝聚力。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灵魂。有人说:企业就是挣钱的,文化不文化的没什么用。此话大错特错!中外哪个成功的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点你可以去网上恶补一下,这里不再赘述。它们的文化就是企业的品牌,是赖以团结维护员工的粘合剂,是员工引以为傲的明信片。 让员工自觉自愿认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让员工认识到与公司的荣辱与共,让员工了解自身收入在同行业的水平,让员工感受到工作岗位的紧迫感和来自外界的威胁,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让员工感受自身奉献带来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这些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了员工对公司的融入感、亲近感,慢慢形了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公司自身的文化,并融入在工作中,责任感油然而生。
第一,管理不能盘子喝水一漫子来,要抓关键点上的关键人,要分清主次、理清头绪,做到几个到位:制度要到位、执行要到位、培训要到位、宣传教育要到位。第二,要用好“刀把子”。公司自己发工资,工资就是“刀”,这把刀就是员工的命门,“刀把子”掌握在管理者手里,工资多少,不是看他干没干,而是看他干得好不好。拿着“金饭碗”不知道珍惜的员工,就打掉他的饭碗,不然,公司这口锅迟早会被熬干,大家的饭碗也就都砸了。与其最后大家都没了饭碗,不如现在硬下心来,果断砸了拿自己手中的饭碗无所谓拿公司无所谓者的饭碗。第三,管理者对不守规矩的员工的宽容,对没有工作责任心的员工的仁慈,其实是对其他员工的极大不公,好员工替不好好工作的员工多干活、多操心,却和他们待遇等等都一样,这大大损害了好员工的利益,将严重伤害遵纪守法任劳任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要找到关键点。所谓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针对题主公司的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拿起制度的“武器”,杀一儆百。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法外开恩。从现在开始,先下一道”安民告示”:无论男女老幼,即日起,一律按制度执行。 第二,拿出管理者的权威,敲山震虎。对安排的工作,无论是会议上安排的,还是单独安排的,一律有备忘录,不执行的靠边站,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也要靠边站。要拿出这样的气势:即使暂时停工停产,我也不用你!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第三,逐步培养表现较好的年轻人,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逐步树立正气。年轻人都是要求进步的,要选拔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加大培养力度,提供合适的平台,给以更多的锻炼,并形成青年人培训培养机制,形成相对完备的人才梯队,搞良性竞争,树立起清风正气。 第四,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实行一段时间的“末尾淘汰制”。由于题主公司管理涣散比较严重,建议现在开始,实行一段时间的“末尾淘汰制”。不要下不去手,再不动真的用硬的,公司可能面临的后果应该可想而知了。为了员工的利益,为了公司的生存,必须拿出刮骨疗伤的狠心。 第五,逐步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感恩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