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个旁若无人、夸夸其谈的小伙子,毛姆只用一句话就让他闭了嘴。当时在场的丘吉尔第二天专门跑到毛姆房间里说:“咱们来个君子协定,以后我不说你,你也别说我哈。” 你看,毛姆就是这样一个人,睿智,目光如炬,甚至有些毒舌。他的说话之道,令以口才闻名于世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都甘拜下风。 这样有趣的毛姆,在很长的时间里却被定义为“二流作家”。 有段时间里,中国的评论者引用西方的主流观点,认为毛姆文坛地位不高、作品主题不深刻、编剧技巧不够精湛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外国文学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毛姆的小说恰好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毛姆的作品,并为毛姆精湛的小说技巧和游刃有余的气度所折服。 那么,一直不被人看好的毛姆,是怎么样变得越来越有趣又有梗的?通过阅读毛姆的个人写作回忆录,或许我们能略微窥探到一丝真谛。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录》这本书是毛姆多年写作经验的集合。 通过自己的实战经验,毛姆带给我们读者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更多的是,他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指导方法,让我们写作中、生活中都能有所获益。 1.为何成为作家?找不到不写作的原因“本书既非自传,亦非回忆录”。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毛姆对自己写作生活的回忆录。 在了解毛姆写作初衷原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毛姆对社会阶级的看法。 毛姆因为作家的身份,有很多机会和当时英国的贵族阶级接触和交往。而当他了解得越深入,他对贵族特权阶级反而越反感。 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即是毛姆对《面纱》中凯蒂的情夫唐生先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唐生位列当时香港最高领导人,可谓声名显赫,政通人和。而到了毛姆笔下,他却只是个头脑空空,虚荣又伪善的交际花似的人物。 “统治一个国家并不需要非凡的智慧”。 可以说,毛姆对贵族或者名人是不抱一丝好感度的。相反,他对普通小人物更感兴趣。 毛姆认为小人物不需要向外界设立一个理想的“人设”,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粗鄙奇葩之处。 这也和毛姆本身的经历有关:毛姆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表达,更爱观察身边的小人物,对形形色色的人抱有好奇心。这便是促使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之一。 说到如何成为一名作家,毛姆认为对他而言,写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甚至找不到不写作的原因。这点和村上春树的经历吻合,两人都是自然而然地开始写作,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单凭内心那股最原始的写作热情。 “但写作对我而言就和呼吸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本能;我不会停下来考虑自己写得好或不好。” 我们常说,写作需要有天赋。但很多时候,持续写作的热情比起天赋更为重要。仅仅有天赋却不动笔,再有天才也不能成事。 毛姆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写作的初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内在的那股创作激情。 2.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多看散文作品,了解世俗生活毛姆天生擅长用简练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写小说。但由于彼时文坛流行的是华丽繁复的文风,于是他特意带着纸笔去大英博物馆,刻意构思词句来描绘这些奇珍异宝。 然而,他却发现,对这种辞藻华丽文风的模仿,非常不利于他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无意义地去堆砌形容词,反而凸显出文章本身的乏味和无力。 于是,他开始研习名师大家的散文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此,他总结出优秀文章的三个要点:明晰、简洁和悦耳。 毛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甚至曾经试过不用一个形容词来写作,只为了更加确切明了地表达心中所想。 当然,一个优秀作家不仅需要写作技巧,更需要对世俗生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毛姆恰好两者皆有。 “我情愿一个作家很世俗,也不希望他矫揉造作;因为生活就是世俗的,作家追求的就是生活。” 他自幼丧失双亲,身材矮小,兼有口吃,不善于交际。比起在人群中夸夸其谈,他更擅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群。 成年后毛姆曾作为助产士帮助贫民窟的产妇分娩,这个特殊的工作经历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目睹了生老病死,感受到了人们是如何忍受贫穷和痛苦。 当这样的经历凝练成精简的文字跃然纸上时,就显得特别震撼人心。 因此,毛姆建议我们,文章的风格要注意简练,文章的内涵要深沉,包含着对世俗生活的敬意和最深刻的感受。 3.如何提高戏剧创作水平?紧扣要点,能删就删一战期间,毛姆开始大量戏剧创作。他总结出戏剧写作的要素是:紧扣要点,能删就删。 某种程度上讲,毛姆是个受欢迎的戏剧作家。这使得他实现了财务自由,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过自己理想的生活。 但随着有声电影的面世,观众日渐为有声有色的电影所着迷,越来越没有耐心去思考一幕戏剧背后的含义。 为此,他尝试着在戏剧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笑点。他发现观众沉迷在他的戏中,有时候却不能理解他戏剧的意思。 如今我们很多的电视剧也是如此,观众没有很多时间去理解长篇大论,去思索电视剧背后的深沉含义。我们的很多编剧也深谙此道:他们编辑下的故事,往往情节生动有趣,贴合现实,而没有过多说教式的理论,以此来减轻观众思考的压力。 4.如何提高故事创作能力?爱上自己创造的人物,然后迅速抛弃他们毛姆在开启创作生涯的时候,是从短篇小说下手的。他喜欢用一两万字构思一个精巧的故事,与自己创造的人物朝夕相处,然后迅速抛弃他们。 相比之下,村上春树不太喜欢短篇小说,认为写短篇小说会打乱写作的节奏。 在写作小说时,毛姆从莫泊桑的作品中获益良多。他深受莫泊桑写作风格的吸引:简洁明了,又富有戏剧性。 这种写作手法极大地锻炼了毛姆的思辨能力,毕竟要想通过简练的语言,来传达出一个意蕴深远的故事,需要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 而作为故事核心的人物,毛姆往往耗费心血去和自己心中的人物和谐相处,将人物的所情所感剖析吃透,用最能让人理解的言语去呈现出来。 这样的方法也很有毛姆的个人风格。 毛姆在他的写作回忆录里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其中有他自己验证过失败的,也有他乐在其中,并且奉为真理的。 提高写作能力的方式很多,怎么写,怎么有趣,怎么才能做到有梗,我们必须去不断地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我们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克服内心的障碍,在练习的同时,多看一些如村上春树的写作回忆录,毛姆的职业作家生活记录,理论加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文章作者简介:猫言读书,德语电商从业人员,澳洲whver。专注好书推荐,提供有用和有趣的内容。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