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秋时节,简单4招,给身体来个“大扫除”,为秋冬进补打下基础

 营养师雪姐姐 2019-08-28

伏天已过,凉爽的秋季来临。

在初秋时节,虽然白天依然比较热,但是空气开始变得干燥,需警惕“秋燥”伤人。

秋冬时节,是人体进补的好时节,然而,想要进补,首先要排毒,给身体做个“大扫除”。
排出体内的毒素,开始进补,才会更好的吸收,助力人体健康,安度秋冬。

初秋时节,简单4招,给身体来个“大扫除”,为秋冬进补打下基础

妙招一:多饮茶,润肺又排毒

初秋时节,多喝点茶饮,不但可润肺,对抗秋燥。
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体排毒,助力秋冬健康,延年益寿。

01:白鼓丁薏仁茶,排湿毒
材料:玉米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白鼓丁、芡实、山楂、淡竹叶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碾碎,做成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白鼓丁,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症,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湿健脾、祛风胜湿,利肠胃,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后,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湿效果更突出。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可健脾,有助于祛湿。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几种搭配在一起,去除体内湿气,效果尤佳,不妨试试。

02:奶汁草根茶,排肝毒
夏秋时节,奶汁草,俗称婆婆丁,随处可见,简单易得,是常用的中草药。

中医认为,奶汁草,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奶汁草,还有“尿床草”之称,利尿通淋,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用奶汁草的根茎,泡水代茶饮,可排肝毒,助力人体健康。

03:玉米须茶,排肾毒

玉米须,十分常见,经常被人们多扔掉。

但是,玉米须,也是一味中草药,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

经常用其泡水喝,可改善肾炎水肿,促进肾脏排毒,保护人体健康。

妙招二:常按揉,给五脏排毒

01:揉“腋窝”,给心脏“大扫除”

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主要穴道,能够祛除心火、郁毒,可给心脏“大扫除”。

位置:位于腋动脉搏动处。

做法: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10圈交换一次,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再换另一侧,一般需要3~5分钟。

02:推“大腿”,给肝脏“大扫除”

肝脏通过,化学解毒、分泌排毒、蓄积减毒,还有吞噬病菌,这四种方式,给人体进行“解毒”。

所以,保证肝经通畅,可强健肝脏,有助于肝脏排毒。

通肝经,重在一个推字。

做法:坐下,先把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03:敲“带脉”,给脾胃“大扫除”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带脉,在两侧腰部正中,是身体中很重要的一条经络。

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有利于身体排毒。

方法:平躺在床上,用双手轻捶自己的腰部(叉腰的位置)两侧5分钟。

04:叩“肺俞”,给肺部“大扫除”

肺,气之主,司呼吸,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经常口肺俞穴,可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

位置: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做法: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05:按“足心”,给肾脏“大扫除”

脚窝,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按揉脚窝,有助于强肾,促进肾脏排毒。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做法:用拇指按揉,或者拍打,皆可。

妙招三:多拍打,舒经活络

经常怕打经络,可舒经活络,促进全身排毒。

01:拍打手臂内侧,疏通肺经、心经、心包经。

两臂抬起置于胸前,手心朝前,先用右手手心拍左手、左胳膊,然后再换左手手心拍右手、右胳膊。

拍打时,可用手掌,也可用拳头,从腋窝开始,一直拍到手,注意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连起来。

02:拍打大腿,可疏通肝胆、膀胱经。

拍打手法,最好从大腿外侧开始,从上到下,往足部位拍打,一直到小脚趾的位置。

然后,再拍打大腿内侧。

拍打手法,最好从足踝内侧开始,从下往上,逐渐拍打到大腿根部!

妙招4:刮三大穴位

人体身上有很多不同的穴位,有些穴位,能够帮助我们排毒,可以用硬币刮这些穴位。

01:刮大肠俞穴

位置: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02:刮小肠俞穴

位置: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一骶后孔齐平。

03:刮天枢穴

位置: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能促进消化,增强肠道蠕动,和体内废物排泄的速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