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说心】心电图都有哪些窄QRS心动过速?(2)

 极品雪茄6 2019-08-30


今天继续介绍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以及几种临床少见的窄QRS心动过速。

前面介绍了几种临床常见的窄QRS波心动过速:极速窦速、房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2:1或1:1)或房颤以及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今天继续介绍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以及几种临床少见的窄QRS心动过速。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

激动在正常房室通道和旁道折返形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作时,激动沿正常房室通道前传,经旁道逆传,称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 AVRT)。在没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阻滞等背景下,O-AVRT呈窄QRS心动过速。

 

分析室上速心电图时,最好参考心动过速不发作时的心电图(见上图)。如果窄QRS心动过速不发作时表现为心室预激(显性旁道),对AVRT诊断有助。隐性旁道在室上速不发作时不表现心室预激。O-AVRT属于短RP-室上速,但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不同的是,RP-间期>90ms,而后者多<60ms。由于逆行P-波不与QRS波群重叠,因此在RR之间容易见到(见下图)。由于不同患者旁道心房侧的位置不同,P-波的极性也不尽一致。

 

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窄QRS心动过速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有学者认为它是属环绕窦房结周围组织/右心房界嵴的一种折返性房速。心动过速发作时“窦性P波”的形态无明显改变,导管射频治疗无需做窦房结改良。心动过速呈典型的折返性特征,比如突发突止,RR间期绝对规整等。心动过速在窦性心律加快时发作,或由房早诱发(下图)。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并不少见,但漏诊较多:常规体表心电图不容易捕获,或因记录不到头尾,误认为窦速;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如果不进行趋势分析,单从片段心电图较难发现心动过速的折返性特征,也容易误认为普通窦速。积极主动的提供心动过速发作或终止片段,将大大减少漏诊率。心率趋势图、直方图、Lorenz RR散点图和t-RR散点图都能有效地捕捉到心动过速的始末。

房室结双径路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少见但不罕见,患者有房室结双径路的解剖基础。心动过速发作时,室上性激动分别沿快、慢径路先后两次下传并除极心室,形成“1个P波,2个QRS波”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室律规律时,室率为房率的2倍。不出现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呈窄QRS心动过速,否则为宽QRS心动过速;旁道前传参与的1:2房室传导,由于显性心室预激的存在,也不属于窄QRS心动过速的范畴。

慢旁道介导的持续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见下图,引自李学斌教授)

 

患者有慢传导旁道的解剖基础,心动过速多呈反复无休止发作。心动过速发作时,室上性激动沿正常房室通道下传心室,沿慢旁道逆传心房。慢旁道心房侧多位于后间隔区,因此逆行P-波在下壁导联组(ⅡⅢaVF)清晰,心动过速的折返性特征明显。由于逆传速度慢,因此RP-间期>P-R间期。在没有束支阻滞、室内差传情况下呈窄QRS心动过速。临床上,PJRT需与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典型AVNRT、低位房速和连续逆传型希氏束自律性心动过速等情况鉴别。

不典型AVNRT(F-S AVNRT,S-S AVNRT)

 

前面已经讨论过,典型的AVNRT,激动折返是经慢径路前传、快径路逆传(也称S-F AVNRT)。不符合这种传导模式或不具备一快一慢两条径路解剖结构的,就是非典型AVNRT。比如,激动经快径路前传,慢径路逆传的,为快-慢型(F-S)AVNRT,而没有快径路解剖结构,激动在两条慢径路之间进行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为慢-慢型(S-S)AVNRT。上图为一阵连续R后有心房回波的窄QRS心动过速,RP->P-R间期,酷似慢旁道介导的PJRT,但心动过速不被房性早搏(星标处)所终止,证实其为一少见的S-S AVNRT。

自律交界性心动过速

 

系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强的快速型异位心律失常。频率快于60bpm、慢于100bpm的称为加速的交界区自身心律,>100bpm为交界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多具备自律性特点,自发或由早搏引发,临床并不少见。

窄QRS的高位室速

激动起源希浦系或周围阻滞的室速,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时间不超过120ms,但形态与窦性下传的明显不同,可有程度不同的继发性ST-T改变(见下图)。

 

希氏束自律性心动过速

也称先天性房室交界性无休止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为,窄QRS心动过速反复无休止发作,其前可见P波,形态多变,PR间期不等,间有房室脱节,RR间期不规整(见下图,引自郭继鸿教授新概念心电图)。

 

以室房逆传为主的希氏束自律性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呈短RP-型的窄QRS心动过速(见下图)与前面讨论过的短RP-型窄QRS心动过速(典型AVNRT或O-AVRT)不同的是,前者为自律性,后者为折返性。

希氏束自律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病例不多。可见于儿童先心病或先心病外科术后,成人病例似有逐渐增多趋势。

本文部分图例引自Chou's Electrocardiograph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8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