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华笔记·人生原则
你可能很熟悉弗洛伊德,很熟悉荣格,而我们今天要说的阿德勒,跟前两位大师活跃在同一个时代,且与他们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 他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全名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正是创立了“个体心理学”的鼻祖。 阿德勒的思想如今遍布全世界,早已成为一种常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阿德勒心理学就像一座金山,所有现代心理学研究和自我启发的著作,都会从中挖几勺营养。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做你喜欢的自己》的作者岸见一郎,也是专门从事阿德勒研究的日本心理咨询师。
接下来,我将分3个部分,来为大家详细讲讲《做你喜欢的自己》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一、阿德勒心理学对我们 有什么意义?
举个儿童教育的例子来谈就更好懂了。 换句话说,对于孩子想要引起大家注意的行为,你如果真的给予了特别的重视,那么孩子不仅不会停止这个行为,反而会变本加厉。 二、最理想的人际关系 是什么样子的? 究竟,我们要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才是最积极、理想和适当的,才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呢? 阿德勒把人际关系分成两种:一种是对等的横向关系,一种是等级分明的纵向关系。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1.横向的人际关系 横向关系里的各方是平等互助的,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只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向着目标前行,不存在谁优谁劣,只有先出发和后出发的区别。 既没有压迫和控制,也没有你高我低、你输我赢,大家都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以整体的进步为目标,共同合作着。 换句话说:所有人共同前进,这才叫“进化”。 以进化为目标的人,是向“前”走,而不是向“上”走。所有人都行走在宽广的道路上,所以谁走得靠前点,谁走得靠后点,都无所谓。 2.纵向的人际关系 再来看纵向关系。纵向关系认为人和人之间必然要竞争,必须以爬到顶层为目标。 因为向上的阶梯非常狭窄,以至于一个台阶没法同时站两个人,如果自己想要往上走,就必须压着后面的人。 这种情况下,就一定会有胜者和败者;从利益角度来说,有人加有人减,所以整体的和就成了零。 阿德勒劝导人们建立横向关系,他认为这个原则适用于一切人际交往,就连小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听到这儿,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哪敢批评孩子啊,从来都是赞美表扬为主。 但阿德勒同样会纠正你:说教和训斥固然行不通,一味表扬也同样不可靠。为什么呢? 表扬本质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因为表扬就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从高处俯视而做出的评价行为,被俯视的一方当然不会有多高兴。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被表扬的一刻,孩子也许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伙伴,但他真的会认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从而建立起稳固的自信吗?不会。 一旦遇到失败,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孩子就会有强烈的挫折感和孤立感,觉得自己没能力克服障碍。 好,那你也许会问: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到底怎么做才能给孩子增添勇气?别急,阿德勒会这样回答你: 有鼓励才有勇气,有价值就有信心。 父母最好的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适当行为上,并在孩子做出好行为的时候说出一句“谢谢”,来肯定他行为的价值。 甚至,父母还要表示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说,不要总给孩子设定过高的期待,一旦孩子无法达标就开始失望焦虑。 你要让孩子知道,他健康积极地活着,就是成功,就有意义,父母就为他感到欣喜。 这样做后,孩子的内心才会涌起真正的安全感,也会拥有高情商,懂得跟别人建立平等协作的双赢关系。 好,了解完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对等的横向关系后,接下来,我来继续讲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幸福是什么样的,该怎么样去实现幸福? 很多人对幸福的定义,就是把社会看成一座金字塔,自己必须登上塔尖,成为财富、名望、权力的大赢家。 但是阿德勒可不这么看,他认为:幸福是精神上的平衡和安宁。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获得幸福的条件是:接受自己、信赖他人,并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自我接受的意思是:认识到自己有瑕疵,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努力改变能够改变的,放下不能改变的,活出自己的特色。 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就算拿到的是一手烂牌,也必须接受不能换牌的事实,想办法打好它。 接受自己,用阿德勒的观点来说,就是八个字——敢于普通,甘于平凡——而不是一味追求和别人不一样。 在阿德勒看来:一个精神上健康平衡的人,既不会有自卑感,也不会有优越感。 那些自认必须比他人更优秀的人,都拥有“自己从根本上处于劣势”或“自己并不普通”的想法。 他们努力行事的动机,既不是热爱所做的事本身,也不是本着对人生负责的态度,而是出于内心的自卑,因为害怕输给别人,才非得证明自己很厉害。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阿德勒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卑情结只是一种用来逃避人生课题的借口。 这份“劣等感”让我们相信:正是有了某个或者没有某个原因,才让我们没办法做成某些事情。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假如你有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勇气,和做个平凡人的耐心,你就会发现,那些你所认为的劣势根本不会左右你的人生。 阿德勒回答说:人生的意义没有定义,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写出超级畅销书《与神对话》的心灵导师尼尔.唐纳.沃许,是阿德勒观点的拥护者,他也曾说过: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说它有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你人生的曾经和现在,都是由自己负责的。 种种心灵创伤,实际上压根就不存在。因为,让你痛苦的不是你的经历,而是你对自己经历的解释。 你的人生取决于每一个“当下”,搞砸你人生的是你自己,那么同样,搞好你的人生也必须靠自己。 你可以寻求帮助,但是要自己做选择,并自己为选择承担后果,负起全责。全都是你自己。 生命是连续的此时此刻,没有救世主会为你改变世界,只有你自己可以。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不会再去介意旁人的眼光,而是跟他人划清责任的边界: 既不期待谁来拯救自己,也不去胡乱干涉他人的人生、掺乎人家的事务;甚至,你不会再玻璃心,坐等别人的照顾和体贴。 因为,这是一种“无能者”心态,这种心态忽略了自己内在的力量,提不起勇气管理自己人生。 在这里,可不要把“为他人做贡献”与“为他人做牺牲”搞混。做贡献不等于无限度地取悦他人,不等于为了回应他人的要求,就放弃自己的人格和原则、践踏自己的感受,也不等于越权代办他人的事情。 做贡献,是要理解到:人是必须互相协助、共同生存的,要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好,以上就是今天为你分享的全部内容,下面做一个小结: 首先,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同时又和他人息息相关。同而且,人不是被原因推着生活,而是向着目标前进的。 想要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关注它想达成什么目的,并放在关系中去理解。 其次,要和他人建立彼此尊重的横向关系,放下得失输赢之心,以“进化”为目标,平等互助地共同向前走。 最后,你人生的曾经、现在和未来,都由自己负责。 放下对他人目光的担心,勇于普通、甘于平凡,承担起人生课题,做一个精神健康平衡的人。 一旦梳理好这些逻辑,有了正确的立足点之后,生活就会像“解连环锁”一样,许多人生问题都会随之迎刃而解。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想拥有美好人生,必须活在当下。阿德勒建议我们: 要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不要好高骛远,总想一下子搞个大新闻,先从手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一件件踏踏实实地做漂亮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贺学友老师的上一个“销售实战”系列课程全网热销超过10万份! 本次,他的新课《贺学友·阿里铁军销售管理21讲》在笔记侠正式上线! 你是否: 拜访客户无数,业绩却不显著? 你个人能力很强,但团队整体销售一般? 销售过程很努力,但结果总是不好? 作为进阶课的“销售管理21讲”,将带领你实现从Sales到销售团队管理者的跃迁: 6 个有目标的管,提高团队签单量 6 种有方法的理,让客户非你不可 4 个步骤,从过程管理到取得结果 50 个案例,解密阿里销冠真实案例,拿来就能用,立刻可参考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