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针对STEMI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和工作质量。STEMI 的病理生理过程决定其治疗具有时间的迫切性和相关性,是机会性极强、时间有决定性意义的抢救性治疗。目前 STEMI 的救治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及直接 PCI 治疗。 对于非 PCI 医院或者不能在 120 分钟内行 PCI 的,先静脉溶栓,尽早开通血流,挽救心肌,然后转诊至能 独立行 PCI 治疗的单位,在 2 小时至 24 小时内行冠脉造影术,必要时行介入手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在急诊介入手术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是否出现心力衰竭、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是否有血压不稳定,在手术过程中要以恢复心肌灌注为核心目标,因此微循环保护尤为重要。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方面的各种问题,好医术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傅向华教授,结合多年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经验全面解答。 15课时,338分钟,模块化,倾囊相授,让你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从术前溶栓、术中操作、术后管理有个系统全面的认知。目前视频版课程已在好医术APP平台完整上线。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新策略系列课程 已上线至好医术APP
一、 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病生理学特点 本节着重讲述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解剖与生理调节,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为溶栓治疗的方式及注意点打下基础。 (图片来源于课程截图▲)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傅向华教授强调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尽快实现再灌注是重点,强调了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各种溶栓药物的特点,并强调了早期肝素化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课程截图▲)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本节讲述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入径和意义,手术操作方法,高血栓负荷的处理及无复流的防治。 (图片来源于课程截图▲)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现状及病例分享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胸痛中心建设,傅向华教授在本节讲解了STEMI目前中国救治现状,中国的药物推荐,并结合4个实战病例充分讲解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心衰、肺栓塞等严重疾病的处理策略。 (图片来源于课程截图▲) 讲 师 简 介: 傅向华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卫计委心血管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卫计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介入心脏病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首批专家会员(FCSC)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 欧洲心脏病学会院士(FESC) 美国心脏协会资深会员(PAHA) 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资深会员 美国Columbia大学Presbyterian医学中心(TCT主办医院)客座教授 亚太心脏病学会委员(FCAPSC)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杂志》等杂志编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