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内热的一些分类和思考

 为什么73 2019-09-02

对于医生而言,不应该有派别之分,然而所遇病情所治方药,慢慢会形成某种特色,比如我,医道尚浅,所见病情,观察到并不是人家扶阳学派所说的十人八阳虚,反倒是内热的多。

简要分析一下。
有人素来气大热深,一派阳盛之象。《黄帝内经》云: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意思是说,过度的热会是人体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行为失常,心态失去平衡,反应过激,长期内热会首先伤肺伤肾伤脑伤及五脏,各种结节增生,百病蜂起。
少火是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对壮火的病态而言。
内热大概分体温增高和体温不高两类。
体温增高的主要是绝对内热高温,发烧中暑,常见原因,环境高温,天时暑热和冬季暖气致人燥热。
体温不高的内热,这个最常见。 
1

饮食因素

 

内经云:食气入胃,长气于阳。

吃啊吃!

饮酒进食,增加体内热量,肯定会内热,太多了就是火。

这个在育儿方面尤其要注意,很多爱感冒体质差的孩子,不是因为营养不够,而是营养过度食,积在胃肠,酝酿发热。

感冒发烧,人体在聚全身之力与病战斗,进食大补,反倒消耗气血去消化食物,好心办坏事。
2

情志因素


压力导致精神处于战斗状态,肾上腺素长期处于高水平,也会内热。
《庄子》人间世这篇提到“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就是很好的例子。
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有梁启超故居,故居有一间房子取名“饮冰室”,即是来源于此,忧国忧民,内热煎熬。
人生在世,要想发财抓权,本来只需厚德载物,但是呢?
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当今很多人须发早白,跟社会大环境有关系,适当调整人生期望,别把身体压垮。
3

劳热

一是壮人过度劳累

朋友三十五生孩子,发朋友圈说,累了就休息叫累,累了也挺着叫熬,这个熬字,传神,把高龄产妇身心俱疲画出来了。
很多为家庭生计苦苦支撑的老爷们,何尝不也是在熬!熬则生热。

二是仲景说的虚人小劳即有热

虚人往往特点是瘦,太聪明而体力差,用脑过度而抑制对饮食的亲和力,吃一点就饱,俗话说心宽体胖是有道理的。

反过来说,虚而体丰,吃中药针刺减肥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这种胖是身体多水,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体重就下来了。
真正的肥胖,很难靠药来减,只能靠让大脑兴奋,高速运转,增加消耗,抑制食欲,达到减重目的。

三是性活动,导致精亏热浮,体温不高但是自觉燥热

多发生在体弱男女身上。医生面对病人这种情况,有恐吓派,有放纵派,我觉得都比较走极端。

禁欲内热,误用人参:徐灵胎医案记载“商人汪令闻,十年不御内,忽气喘头汗,彻夜不眠,先生曰:此阳亢,服参过多之故。命与妇人一交而愈。“
饮酒少量活血量大伤血:《妇人大全良方》(女子)醉酒入房则内气竭绝伤于肝,使月水衰少不来,所以而者,肝藏血,劳伤过度,血气枯竭于内也。
阴阳调和:《冯氏锦囊秘录》若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未至合男,亦不调。

四是年老精亏之虚热

 老年人脏腑气亏,精血不足,往往会出现大便干燥的热象,血虚又导致心火上浮,心脏不适,失眠。 
结语

谨熟阴阳,勿与众谋。

要问中医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阴阳平衡。
平衡之时,不见阴不闻阳,人体最舒服自在,是一种空的状态,但凡失衡,人才会感觉寒或热出现病态,养生求之阴阳,治病亦求之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苟能知晓阴阳平衡,得养生焉!
韩文坛提前预祝各位同好,中秋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