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中能守手不丢,守中善攻练家愁是什么意思?

 东耳果果 2019-09-03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运动员总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的。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散打技术,遇敌而不慌,与敌方突然袭击的一瞬间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和防反动作。在激烈的打斗中击中没有经过散打训练的人较为容易,同时也能防守对方的一些进攻,即使被对方击,抗击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准确、巧妙的防守,一则能保护自己,二则能为更好的进攻创造条件。拳经说:“攻中能守手不丢,守中善攻练家愁,严守只为攻必进,能攻才能好防守。”防守是积极主动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防守技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闪躲防守,即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或是位置的移动达到防守的目的;另一类是接触防守,即通过对肢体的拦截达到防守目的。两类防守技术有不同的特点闪躲防守能充分发挥四肢的攻击作用;接触防守有较大的保险性,与前者相比较容易做到。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运用不同的防守技术,或者根据个人的擅长,侧重掌握不同的防守方法。


防守技术总的要求是对对手的进攻时间、运行路线、攻击方法和部位都要反应敏捷,判断准确,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两类不同的防守方法,其技术要求是有区别的。

(一)闪躲性防守要求时机恰当、位移准确、整体协调时机恰当,是要求防守的时间与进攻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早不晚。闪躲过早对手则转移进攻,晚了则有被击中的可能,故要求练习者必须具备较好的反应能力。


位移准确,是指躲闪对方的进攻时,身体姿势的改变或距离的移动要有高度的准确性。初学者往往都会因闪躲幅度过大或距离移动过长而贻误战机


整体协调,是对身体协调性的要求,不论是前避后撤,还是左右躲闪,都必须注意整体性、一致性。如何下躲闪对方的直拳或摆拳,应由踝关节开始,膝、胯、腰、颈、头等关节都要同时弯曲收缩,协调如一才能收到好的防守效果;再如后闪,有的练习者只是一仰头,躯=f:和腿都不动,形成了躲闪不躲身、不撤腿的错误。


(二)接触性防守要求防守面大、动作幅度小、还原转换快防守面要大,在实战姿势中已谈到,实战过程中也要立足于防一片,不要防一点,尽力提高防守的成功率。例如左手拍挡对方的直拳时,大小臂的夹角要小,前臂近似垂直,使从头到腹都处在保护之下,对手的直拳高一点或低一点都能防守到。若把肘尖向外一翻,前臂呈水平,防守面就小多了,容易防守落空。再如以右格挡防守对手的左摆拳,肘尖应尽量下垂,五指伸开,躯干右侧也相应侧屈,从头至右肋防护一“片”。


动作幅度小,这是防守技术中不容易做到的,特别是缺乏实战经验的运动员,由于紧张与恐惧心理的影响,加之正确动作未定型,一遇对手尤其是强手的进攻,就手足无措,只想迎挡对手而出现动作幅度过大,结果影响了防守的准确性,导致对手转移进攻。防守动作幅度要小,应以防守的效果和是否有利于反击为标准,不能只因幅度小而失去防守和反击的作用。


还原转换快,是指防守后转为进攻的时间间隔要短。如防左转防右、防上转防下,或者由进攻转防守等的变换过程。动作间的转换如何才能做得快,这与动作幅度与结构有关,幅度大转换慢,结构不合理也影响转换速度。合理的攻防动作结构应该是:打上防下、打下防上、击左护右、击右护左。这些既便于攻防的转换,又能给对手一种攻之有法,防之严密的畏惧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