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老鄧子 2019-09-03

话说,阁子为了做好《十分钟奇趣对联说》这个节目,也是豁出老命鸟。

继组建“对联说节目组”(成员有:金锐、何愁、莫七、小康、清墨、李抱真)之后,又成立了“对联说学术团”。在向各联坛大佬们发出邀请时,节目组代表如此诚挚地表白自己:

我们正在制作每周一期的“十分钟奇趣对联说”视频节目,我们致力于通过这样一个纯公益、接地气的节目,做一些对联的系统化“科普”工作,让越来越多不怎么了解对联的人,以更为轻松的方式接触对联,从更为正确的角度认识对联,进而用更为纯粹的心态喜欢上对联。而尤为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多吸引一些年轻血液,最终也是希望对对联的传承有那么一点点助益。

但是,仅凭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年轻的群体,我们可能难以完美胜任这项工作。我们固然有精力、有热情、有恒心去做这件事,但我们可能因为学识的欠缺而捉襟见肘,也可能因为见识的不足而顾此失彼,以致我们输出的成果沦于浅薄、偏狭。因此,我们希望能收集更多美妙的观点和宝贵的意见,并融入我们的节目当中,以打造一个真正精品的、经得起推敲的对联节目。

于是乎,在一众大佬的热情鼓舞与鼎力支持下,“对联说学术团”顺利组团。当前加盟巨师有:

时习之、景长春、中山书隐、无字、寂寞西风、鸠竹、轻雪、木樨、莫非、老吴、陆天泓、一脉花香、谢青堂、大龄神童、毛竹、抱犊散仙、尚佐文、王家安、顽石斋……

(节目组以莫大的热情继续欢迎并拥抱更多巨师加入~)

自学术团成立以来,诸巨陆续进行了数次友好、愉快且高质的交流探讨。大体形式是:节目组基于即将涉及的节目内容,或在与对联有关的阅读、创作中遇到的疑问,委派一个主(dao)持(cha)人(mei)在学术团群中抛出问题,然后大佬们便开始各抒己见、互相切磋、高瞻远瞩、雄辩阔论、热火朝天、鸡飞狗跳……于此过程中,碰撞出诸多深刻的讨论与闪耀的观点。

节目组不敢藏私,特将诸巨对话整理成如下篇章,以顺应“共享”之时代潮流。

下面进入本期话题:对联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读者们若是对本期话题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或不吐不快的吐槽,也不妨在留言区发表出你的观点嗷~~

话题导入中——

@所有人 诸巨们,今日份提问:对联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何愁

目前的话,我们把对联语言分为白话、口语、诗、词、曲、骈文、散文啥的

何愁

认真讨论中——

清墨

不加老干是不完整的

中山书隐

基本上也就这几种吧,典雅文言(清联)、浅近文言(民国联)、诗词语言(当代联)、白话文(老干联)

白话文倒也不尽然是老干的

何愁

中山书隐

是,纯白话有极好的。括号里是主要代表

我们要找每一种语言风格里最具代表性或最好的联。比如青堂这副:

25岁自题兼给妈妈

遥思二十五年前,我母痛何极!忍又忍,挨又挨,犹自默诵观音,求一个平安宝宝;

谁料九千余日后,是儿顽不肖。家无家,业无业,剩今独守黑暗,哭几声亲爱妈妈。

何愁

木樨

我记得上巳里有个不错的词联

清明&上巳节(小康)

青草池塘,牵衣菱角,绿杨门户,入幕烟光,小桥独立当时,飞鸿偕画舫同游,啼鴂与渔歌相应; 

不言久坐,挑落灯花,欲诉还休,埋藏尘迹,红萼无人为主,惟风能补其漠漠,并雨能助以潸潸。

小康快跑

我模仿淙淙的。原作是:

扬州古意

弦唱微醺,牵衣菱角,汎舟随敛,入幕烟光,螺杯潦倒曾看,蝶云戏逐于湖滨,鱼米相谈于巷尾;

蹄轮南下,三幸隋炀,斗柄西斜,数窥胡马,舃履流零难计,蒿草扑裾以秋泪,萍蓬吹梦以尘埃。

谢青堂

老干体特指干巴空洞的歌颂,而非具体使用什么语言。诗的语言,可能写出老干体;白话语言,一样可能写出老干体

也是有的,口号语,别算一种风格

何愁

中山书隐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乐意处是甚么来由。

这个是浅近文言

中山书隐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余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这个是典雅文言

书隐你举的这几个,感觉像古白话诶?

何愁

中山书隐

白话更加口语化

白话跟口语是不是还得分开。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我为难。

口语感觉应该是这种,跟聊天说话似的

何愁

中山书隐

这就是典型的民国风格

白话还是可以很雅的,口语联多半比较俗。白话联经典的例如这个:

挽迈克尔·杰克逊(无字)

梦回故里,掸落忧伤,我记得,我和蓝调;我记得,小溪和我的童年,山野和我的夙愿

站在镜前,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黑人!我知道,大地是我的听众,天堂是我的舞台

何愁

无字

诗词曲赋几种语言风格都有,诗词风不说了很明显,曲风多半文半白多俚语,赋风多见长联,老长老长那种。网络早期追求个性搞怪的也出现过网络用语风格的联,多用当时流行的网络词汇

无字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个是曲味

这咋能是曲味。。曲风格的联其实挺少的好像

何愁

中山书隐

@无字 这个是当时的白话。曲的特征很多用鼎足对。可以去掉曲这个风格,和浅近文言区别不太明显。

无字

文言有不同,你刚才说的当时的白话就挺对,在今天看来就是半文半白 @中山书隐

李篁仙赠柳箫女史

种柳自成春,挂起长条短条,化作离绪别绪,绾住郎心妾心,千三百里东风,总难解恨;

吹箫人似玉,听残前曲后曲,想到此生他生,忘却今夕何夕,二十四桥明月,都要销魂。

这个应该算曲了

何愁

谢青堂

何淡如似乎有个联也是曲味

新相识,旧相识,青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末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这个我搁在押韵那一期讲过。那一期还有个类似的,似乎也可算曲的风格:

阳多匪,阴多鬼,我亦尘埃同靡靡,其呼我为马牛乎,唯唯;

醉里哦,梦里歌,尔胡冠带独峨峨,行将尔做牺牲矣,呵呵

何愁

无字

对,这个最明显,显然不纯是当时的白话文,有散曲味道

轻雪

要归于哪种风格,首先要对那种风格特征有个大概的定义,才好区分吧

其实很难有鲜明的定义,各种语言风格除了特征特别明显的,大多是凭借长期的一种文体积淀产生的感觉

何愁

谢青堂

如果按照经、诗、词、曲、白话等来分,特征可以归类一下

中山书隐

先秦古奥,唐宋典雅

毛竹

诗词语言在联里界限比较模糊,区别主要在于句式。另外词都很多句式用到联里其实很别扭

中山书隐

其实所谓诗词曲赋等都是句式,语言风格受句式的影响

谢青堂

骈散这个,感觉很多长联是混合的,很少有全骈句的联

先来讨论下大概的定义范畴。在我看来,口语的话,主要是偏对话的那种语言,脱口而出的。诗,语言风格一般比较凝炼、有劲儿。词的语言,缠绵婉约,有词的那种体气。

何愁

毛竹

语言一部分是句式,一部分是语言,一部分是固定搭配。

中山书隐

@何愁 不能这样理解,口语是没有跳跃的直白如话的风格,不一定是对话,主要指当代的口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经归人浅近文言的风格了

肯定每种语言之间都有它跟别的语言交界的模糊地带,但是我觉得它应该还是有它核心特点的,或者说那种味道

何愁

毛竹

诗经、汉魏四言、乐府、唐诗,都是诗。但语言一直在变化,变的是语言环境,而不只是句子形式,这个是重点。

中山书隐

可以借鉴大学里古代汉语课程中对汉语风格的分类。现在就是以当下为坐标来划分

金锐

一般说诗的语言,就专指唐诗吧。词就是那种曲里拐弯的。曲就是拐弯之后还有点浪的。

絮雪扑帘栊,花气酒香,杨柳旗亭春擫笛

曲尘生浦溆,衫歌袖舞,烟波画舫晚鸣榔

这个联,我觉得语言风格就比较难说,就单句来说,像诗也像词

何愁

中山书隐

这个是典雅文言

文言,我找的代表是这个:

禄山、庆绪,悍然其无君父,当年即弃孤城,效忠乱贼,曾邀富贵之几时;

今狐、尹奇,不幸而有子孙,今日试登双庙,下拜先生,将置祖宗于何地。

何愁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散文语言。

何愁

金锐

文言应该是雅言,经书里的那种。安禄山那个肯定是白话。不应该叫文言,应该叫散文。

中山书隐

文言不一定是散文,诗词也是文言——雅文

金锐

或者不分那么细,就是如诗、如词、如曲、如文、如赋、如口语、如新诗就是了。

毛竹

@何愁 这么分有问题。你的散文其实和句式无关,只是用语没有文言古朴,但句式可能和文言一毛一样

中山书隐

问题是很多联都是律散结合的。我们只能通过雅正,通俗来划分风格,诗词曲等体裁很难说。

轻雪

分粗一点好,有的界限太模糊了

毛竹

我觉得按句式分,不如按语言环境来区分,语言发展其实就是朝着越来越白话的方向发展,文言到诗到词到曲到大白话,越来越白。

毛竹

所以同样的句式可能是诗,也可能是曲,可能是文言,也可能是白话

分语言风格的话,我只会选每种语言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几个联的。事实上大多数对联的语言是复合式的,难以说只是哪种风格

何愁

小康快跑

名冠诸侯,自古贤未有及公子者;

仁而下士,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小康快跑

子亦来见我乎;

余得请于帝也?

这两个蛮文言的了嘛,跟词啊曲啊肯定有鲜明差异,只是跟古代散文可能重合度更高

何愁

结论形成中——

中山书隐

我觉得语言风格,就是雅正文言,浅近文言,通俗白话三种,越细越难说

毛竹

附议

金锐

附议

但得考虑传播。。我之所以这么划分,因为大多数人对白话、口语、诗、词这些是有概念的。。。

何愁

轻雪

诗词体、古文体、白话体

毛竹

诗词可以归到浅近文言。诗经可以算雅正,曲以后可以算大白话

中山书隐

@毛竹 诗词看具体风格。李杜当然是雅正的,寒山拾得属于浅近的

金锐

@毛竹 从语言风格上可以这么分,但是从体气上,这两者又是一致的。

其实两个概念我们混到一起了,一个是语言风格,雅言、浅近、白话这种。另一个是文体特征,就是我们说的体气,如诗、如词、如曲、如白话散文、如新诗。同样是七言诗的“体气”,其语言风格有可能是典雅文言,有可能是浅近文言,甚至有可能是白话散文、新诗。

“体气”,关键词

何愁

中山书隐

对,把文体和风格区别开

轻雪

古文体和白话体,大体可以划分以文行联的联,再加上古诗词风格,新诗风格的

谢青堂

@中山书隐 雅正文言和浅近文言经常是夹杂的吧,在中长联里

中山书隐

看主流,我们举例只举代表性的,不分析模糊地段,两种风格之间必然有交融的

不是老说什么以诗入词、以文入诗嘛,就他们那种文体中,同样会有语言体气的交战。以诗入词,比如苏轼。以文入诗,比如韩愈。

何愁

金锐

笼统的分成三部分:散句、律句、白话。

散句主要是散文,偶尔有骈赋的感觉在里面。

律句以诗为主,同时有词、曲的风格。

白话就是大白话,夹杂一些新诗风格。

金锐

没可能分得太细,只能找典型体气中的典型案例。体气不仅有语言风格,还有句式搭配、押韵不押韵,合不合格律等,综合考量。

中山书隐

@金锐 这样就很好,我们只需举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不纠结特殊情况

轻雪

这样好,太细让人迷糊

金锐

修道堂

书不负人,已看采藻采芹,廿六士同登泮水;

道若大路,从此希贤希圣。十三经即是康庄。

像这个就是散句的风格,只不过古文的味道不是特别纯正。

那就是,白话一大类,诗、词、曲一大类,骈、散一大类。

何愁

无字

我有个建议,粗分细讲,把模糊区域特殊情况予以说明

金锐

散句入联:散文、骈文

律句入联:诗、词、曲

白话入联:白话、新诗

中山书隐

三大段多小节,各举代表性例子,兼及模糊特例

娱乐插播中——

曲景双

曲,本身也有很严谨的调式。

中山书隐

曲总谈曲

金锐

青堂杀青

曲景双

书隐背书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