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瓷干货 | 搞定定窑,记住这几点!

 楚地吾桐 2019-09-03
定窑瓷器如何断代、看真伪?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  阎焰

在定窑瓷器的收藏中,断代和真伪,是朋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你知道下面三件定窑分别是什么时期的吗?
问题的答案,我们在文中一一揭晓。
定窑崛起
从考古发掘和遗址调查来看,定窑器物在晚唐五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定窑直接承袭了隋唐以来的白瓷,尤其是邢窑白瓷的体系,完成了整个在定州地区对邢窑白瓷的承续。
所以说在晚唐五代定窑崛起以后,很快导致整个邢窑的崩溃,等到定窑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邢窑白瓷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期的定窑白瓷,有相当一部分和邢窑瓷器是很接近的,所以也有邢定不分的问题。

邢定不分
「邢定不分」主要是指晚期邢窑和早期定窑的器物难以区分,因为这个阶段的邢窑和定窑器物从颜色、釉水,包括成形、纹样花饰来讲,两者叠合度非常高,这需要细致的排比才可以判定。
但是你要记住一点,就是早期的定窑器物比没落之前的邢窑要精致很多,实际上,这也是我们鉴别早期定窑和邢窑的一大现象。
假如说你发现一些特殊的,所谓的邢窑制品,它的颜色非常好,并且釉水非常白,成形度非常高,这一类实际上就要倾向于考虑,它是否是早期定窑的开始。

进入政府视野的北宋定窑
进入北宋以后,定窑成为华北窑业最大宗的产品之一,并且它的生产总量和规模非常大。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定窑器物进入北宋以后,出现了素色成型,包括我们现在看到静志寺地宫里,出土的一些早期定窑器物,并且那个是带有纪年的,其精美程度非常之高。
同时,在定窑器物上出现了「官」、「新官」等款识,这一类也是我们甄别定窑器物是被官府使用,或者是呈御使用的一个例证,最起码决定了它的官窑属性,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早期的定窑,在北宋之后是进入了政府视野的。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装饰纹样和技法
定窑白釉孩儿枕,宋,高18.3cm,长30cm,宽18.3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此之后的定窑出现了装饰化的图案,比如说刻花、划花、印花、模印、贴塑等等,这些到了北宋的中后期以后,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其中以贴塑和划花的时代更早一点,定窑大规模出现印花纹饰的时候,这个年代已经晚了,基本上都已经到了12世纪以后。尤其是进入金代序列,整个定窑的印花装饰在金代达到了最高点。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精美的印花定窑器物,基本上都是金代的定窑。
这些定窑器物也有以前把它作为北宋定窑或者作为南宋定窑的接续,实际上这是南北方的差异,因为当时的江淮以南是宋朝,但这个宋朝已经不再是960年建立的定都开封的宋朝了,他已经是南方的宋朝,所以也叫南宋。
这个时候华北地区的窑业已经通通在金国的行政管辖和控制下,所以那个时候生产的定窑和早期的北方定窑,尤其是北宋定窑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在我们看到,到了蒙元南下以后,定窑周边应该还有烧造,但这些风貌已经不像我们看的那么清晰了,这时的定窑,应该只是北方窑业的一种遗存。
所以说我们在鉴定定窑的时间排序上可以从它的颜色、图案装饰、造型来看
比如说这件莲瓣纹的盖罐,这种罐子就是标准的北宋定窑,并且有相当的一部分底下还刻有官字款。这一件没有刻「官」字款,但是在上海博物馆里面收藏有同类型的定窑,这一类是北宋的定窑。
这件三叶盘,是宋初的定窑,形制更漂亮,它底部还刻有官字款,这个时代更早,这个就是北宋早期初年的器物,大概应该在十世纪前后。
这一件带有「和仪位」刻款的定窑,就是典型的金代定窑,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南宋定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本里把它记录为金元之交,他写的是金到元12世纪末期到13世纪以后,并且这个已经是定窑在金代成熟期以后的器物,它的整个形式印花模印的状态非常好,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区分定窑转换的一大现象。
从颜色、造型、装饰图案和纹饰技法的使用,来判定定窑的年代序列,同时也可以拿这几个要点作为真伪的判断。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定窑的器形,理论上它不应该出现印花的,假定它出现印花,大家要真的考虑到这类器物的伪冒性。
器物和图案是一定锁定的,假如在北宋的器物上出现南宋的纹样,这个器物可以删掉,所以我们可以很精准的确认。
例如上面那件北宋时期的莲瓣纹小罐,假如它上面出现了大量的模印和其他的后期装饰,那它一定跟北宋没有关系,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赝品。所以说定窑的收藏相对复杂,但是大家能抓住它几条很主要的轴线,定窑的鉴定和收藏并没有那么大的难度。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宋金时代北方地区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窑场,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定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以烧造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黄釉瓷等。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
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图文转载至“口袋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